既然决定留下来,那就认认真真地过每一天。
我给自己订了新的学习计划。我很清楚自己的短板所在,那么就要多关注数学和物理。初二上学期的物理依我看我还可以对付,大多是概念性质的,八十五分上下总是可以保住,不同起点的人定的目标不能一样。像我不能一开始就指望自己和理科大神比肩,我不求最宏大的目标,我只想达成最可能实现的那个目标。数学只要每次能保持115刚才发生120之间一个普通的高中是没问题的。我了解妈妈,只要是我能考上,无论哪所学校她都 会让我去念的。我妈妈的素质比一般的村里人要高出很多。
刷题,然后自己竞答案,找出错错误当中还能看得懂的题去请教成绩好的同学,别问我为什么不直接去问老师,我们那的老师下了课有的还要回去照顾生病 的老婆和喂猪。而且老师的视角会觉得我问得知识点太简单了,一次讲不通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再问了。我同桌的数理化要比我好点,向她请教过几次,可是她讲得太啰嗦,简直就是在给我解题,毫无思路和逻辑。我又把目光盯到各科的课代表身上,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课代表,必定是有两把刷子的。我手里边有好几盘英语口语的磁带,有了它们我顺利和数学课代表达成协议。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是下课时间大家都能看到一个津津有味地讲,一个津津有味地听。
“其实满分150,如果能考到110左右,你的基础是可以的”一道大题讲完后课代表戏谑地看着我“你,是有什么大动作要搞?”
“搞你头啊!”我没好气怼了回去。
“也是,态度是一回事,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他痴痴地笑起来,接着转身就跑,等我一本书扔过去他早已没影了。
他说的没错,我拜师有一段日子了,可是那些大题不是英语单词,你生搬硬套是没用的,不懂原由,下次考试换个问法我就不会了,最后我总结出一个规律,通常试卷上最后三道大题都会有两到三问,以前我是题没审完就放弃,现在经过一番思考,起码能做起来第一个小问题,这样累计下来也有六七分的样子,还有就是送分的那些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我一个也不能错,这阵子净顾啃骨头了,对这些根本的知识忽略了。还有选择题,弄来弄去就那些知识点,我还是决定增加刷题量。
每天早晨我会提前四十分钟起床。小学的时候,基本是烧的大锅灶,得是弟弟在灶下面烧火,我在灶上忙。上了初中以后家里用上煤气了,劳动力大大被减轻了。以前是弟弟起床做炒饭之类的,我吃腻了,于是一边在灶上煮着稀饭,一边在旁边椅子上做着计算题。二十分钟一张纸写完后再对照答案检查。有错的话,第二天就多写一页,大约是和现在的计算能手差不多,可那时候没有复印的机器,想重复写条件不允许,我会利用前一天晚上加组作业写起来后拿白纸再抄一遍空题。如果连着三天都 对,我也会停下来,背背语文和英语。都 说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开始做几天也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下去,直到达到自己事先的要求。确实如此,中途好几次想放弃,还好只是想想,因为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想想自己和萍萍之间的理想,咬牙坚持。
妈妈也给了我很大支持,嘴上说着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料,现在高中难考,转头又买来多办一些鱼虾还有我爱吃的大肘子来改善伙食。用现在的话说,她是嘴硬心软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