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速办婚事
梁家四位壮汉抬修齐立惠回到涪州时,已过半月,罗玉兰望眼欲穿了。罗玉兰喜不自禁:“哟,孙女,你长胖了,我还默到你要瘦呢。”“梁家亲戚多,今天这家吃,明天那家请。腊肉新罢,突然高举信封,“看不看信?”“哪来的?婆婆,”“你们猜。”“是不是梁伯伯?”立惠看下婆婆神色,冲口而出。婆婆哈哈大笑。立惠跳起来,抢过婆婆手里的信,交给修齐:“快看快看。”修齐一阵慌乱,打抖的手好久才取出信纸。“孙女,梁婆婆晓不晓得她儿子……?”“不晓得,我们没讲。”修齐看罢信,长叹口气:“苍天,早得婆孙心酸良久。罗玉兰打破默然,问:“孙女,梁婆婆喜欢你么?”“喜欢晕了。回城来,非要我们坐滑杆,不坐就哭。只是,看我们没睡一床,老人家有点不欢喜。”“那你们就睡一起,让她欢喜嘛。”“婆婆!你乱说,我不喊婆婆万岁了。”“婆婆没乱说,趁我没死,想抱重孙。”“婆婆又乱说,你活万岁,还怕抱不到重孙?”“哈哈哈哈!”婆孙抱在一起,笑成一团,出了眼泪。“孙女啊,半个月没见你,好想你哟。”“我也是,婆婆。”立惠说,趁修齐去厕所,再道,“婆婆,修齐这趟回去,本想卖点田产,那晓得梁伯伯早就卖了,修齐没敢开口,出国他又犹豫不定了。”“梁婆婆要不要修齐出国?”“梁婆婆对他说,只要你想去,就是你爸爸不答应,你也去,婆婆为你作主。”“借钱?”“梁婆婆说了,你爸爸不给钱,再卖田土,卖光也要去。”“听听,孙女,梁婆婆比我们朱家硬得多。你喊修齐莫东想西想了!”此刻,修英站在东睡屋门口,喊:“立惠你过:“妈,你想到哪里去了?”修英反而不急了,道:“我晓得,你跟我年青那些年一样,想睡得很。想睡就睡嘛,我又没说不该睡,早睡早抱孙子。”“妈——,”立惠脸红了,“生,早点过门,成了亲由你们,想睡就睡个够,你要有本事,三天三夜莫下床。”“妈,你越说越难听,我们要等过了门成了亲,再睡一起。”“好久成亲?”“等他留学回来再成亲。”“傻女子,那要等好多年?年纪轻轻的,你等得住吗?还有,他要是在外国,见了摩登洋女人,变了心,我们朱家冤枉给了钱不说,你还空等几年?把各人耽搁了。”“他不是那种人。”
“嘿,”
修英冷冷一笑,“陈世美多得很。我给你爸爸讲,他走之前,把亲事办了,免得牵心挂肠。”
立惠没再说话,看来动心了。
修英自那次报案未成反遭骂后,规矩老实了,不想再反对女儿婚事,也想抱外孙。两天后,立惠又给修英喊去:“我给你爸爸说了,他说,新式婚姻了,由你。女儿,办了吧,免得为你们操心,我也想清闲几天了。”“我给修齐说了,他先不答应,经不住我软硬兼施,他也答应了。”“看看,我说你想睡嘛,还不认账。”修英笑罢女儿,说,“马上就办。”“我跟婆婆说一下。”“跟她说啥子?又不是她嫁人。”“妈,你又乱说。我的事情全靠婆婆。”罗玉兰爱孙女如命,自然要为她多方考虑,说:“孙女,朱家只有你一个女娃出嫁了,我们还是要办得像样点,莫给人说闲话。”“那,婆婆你说,我们现刻办不办?”“办!赓即办!要不然,我一闭眼,吃不到孙女喜酒了。”“婆婆又乱说,婆婆万寿无疆!”朱家动手筹备婚事。立惠没有坐等花骄,完全一副新女性姿态,亲自动手。不过,在她看来,婚礼在朱家,来客仅有朱家一方,新房就是她的东睡屋,婚后修齐出了国,她依然住朱家,用不着过门,实为自办喜酒,自拉自唱,理应从简。那些诸如陪嫁、哭嫁、送聘礼、迎亲、坐花轿、进门,拜堂、闹洞房之类,完全可免。何况,她和修齐交往已久,要不是压住自己,守点家规,早成修齐妻子了,旁人也早认为他们是夫妻了,现今办婚礼无非做给人看,既如此,何必大动精力?不过,立惠觉得还是应该和家人商量。这天,依然晚饭桌上,与往日不同的,全家到齐,喜气盈然。立惠首先开口:“爸爸,梁家没人来,莫做那么多婚礼仪式了,我们去天主教堂,找牧师证个婚,完了。”经理看着女儿,笑而不答,何况,他哪有时间管婚礼繁琐事宜?只觉得女儿开明解放,全没老习俗老规矩,朱门家风,开始变啦,当然,变一变,跟上大势,未尝不可。“是不是吃了酒拜了堂,马上入洞房?”修英问。“差不多吧。”立惠以为妈说真心话,迅速回答,“闹洞房也免了。”“你硬是等不得了?”修英说。尽管尖酸刻薄,满桌皆笑。“妈,你又乱说,”立惠脸不红,“我是说少用点钱,留给修齐出国。而今物价飞涨,一天一个价,以后用钱的地方多得很。还有,你们还要我哭嫁,我哭得出来?”“你就那么舍得我们?没养过你?”修英问,“哎呀,妈——,”立治玩笑道:“妹妹,你不办,以后哥哥就不好办喜酒了。”“哥哥,我们这回不同。你娶亲当然要办啦。”()?()罗玉兰说:“我在乡头见过,男女两家一个院子,只隔个墙,两家都办喜酒,左边抬出门,转一圈,抬进右边门。一个院坝,东边十几桌,西边十几桌,各吃各的,不得走错。送礼迎亲,抬花骄过门,一样不少,热闹得很。孙女,一辈子坐一回花轿,你坐!”()?()
“对嘛对嘛。”修英这次拥护婆婆,继续发挥,“修娟招小黄伙计上门,生个儿子还是姓李,修齐也当上门女婿就好了,生个儿子姓朱。”
1蒋立周1提醒您《朱门》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111.の.の1()?()罗玉兰道:“你光想好事!梁家答应不?别个梁婆婆只有一个孙子。”()?()
修齐一直低头吃饭,不参言,仿佛与他无关。
“孙女,这回婆婆作主。喜酒要办,礼仪还要。不像你姐姐那么热闹,要得。我们也不学洋人,教堂一进就完了。”罗玉兰恳切地说。既然婆婆这般,立惠不再坚持。她一闲,便找沉默多日的修齐说笑。这晚睡觉前,她用手捅捅修齐腋窝,问:“修齐,你就要当丈夫了,哪么天天锁起眉毛?”“我实在愧对你们朱家,我娶妻子,全由你们一家包揽。”“是你命好,选到我这个太太了。过门那天,你要以假当真,莫败了喜庆,婆婆很喜欢我们的婚礼。”“完全听你的。”修齐取下眼镜,揩下眼睛。“出了国,只要你不给洋女人勾去,我就心满意足了。”立惠说罢,顺势倒在他怀里。修齐先一怔,接着,一把抱紧立惠。立惠喘不过气,过会,立惠仰起脸,望着修齐的一对圆鼻孔,说:“修齐,你出国之前,不想要个儿子?等你回:“想,就怕你一个人太辛苦。”“那,”立惠脸一红,羞于启口,过会,终于说出,“这几天,我身子正是时期,我们,”说着,立惠仰头猛亲修齐嘴巴,舌尖伸进对方嘴里。修齐这才明白过来,急忙咬住立惠发红的小嘴,使劲吸住。立惠抬手解开修齐衣扣。修齐顿时明白后面所为:“他们看见……”“我们就要同房了,他们不管了。”立惠说着,下床关严屋门,开始解自己上衣。本是天热穿少,很快露出高耸乳房和雪白肌肤,修齐一见,哪里按耐得住,拦腰抱住立惠,拨开蚊帐,双双倒在浓烈女香的松软床上,惊喜交集,干柴遇火,不在话下。依照婆婆安排,婚期选在八月初二。不过,采纳了立惠意见,从简。是日,天公作美。碧空湛蓝,太阳公公笑眯眯看着喜气洋洋的朱门。朱门内外,一派喜气。大门新联,墨浓纸鲜。上联:朱门加梁梁上栋梁;下联:同志开亲亲中至亲。横联,朱梁同庆。乃立琴之公公撰书。除亲朋密友外,达官绅商街邻乡亲一概未请,仅在前天井和堂屋摆上八桌。当然,礼仪不少,该如何仍如何,只是,多为象征。早饭后,一队人马从朱门悄悄走出,沿油坊街向渡口东去,到得渡口折回。于是,变成过河的梁家迎亲队伍。走最前的四人敲锣打鼓吹唢呐,其后两人抬的大竹篮里,红绸盖着新衣绸缎糖酒银元,再后四人抬着花轿,梁修齐身着青色西装,系红领带,膀缠红花,脚登皮鞋,和伴郎走在花骄后面。进入街口,鼓乐大作。街邻拥出一看,才知真相,议论开?@?@??()?()”“听说男娃老汉是共党,躲了。过了门还在朱家,‘倒插门’。()?()”
“难怪得,好多人说朱家通匪,只有阴悄悄办酒了。()?()”
“朱家是民国功臣,就是通匪,政府也奈她不何。()?()”
“莫乱说。朱家心善,如果通匪,也是善匪,不是真匪。”锣鼓声里,谁听得清一句?随便说说罢了。迎亲队伍到得朱门,鼓锣更欢,鞭炮骤炸,花轿在巷门口徐徐放下。修齐在伴郎陪同下,朝门里三鞠躬后,方进朱门堂屋。接着,钟磬敲响,香烛点燃,修齐满脸肃穆,朝朱氏“天地君亲师”牌位三跪九叩,非常到位。末了,立琴作为伴娘扶着盖红帕的新娘出东睡屋,过巷道,慢慢走向花轿。本该哭爹喊娘,号啕大哭,红帕下的立惠直笑。一声“起骄”,鞭炮再炸。突然,修英放声大哭,拉住花轿。众人劝拉交加,她才松手。吹打声中,迎亲队伍朝渡口走去。花轿里,立惠时而掀开窗帘朝外偷看,时而随轿闪悠,一起一落。到得油坊街口,队伍右拐,踏上街后小路,经过一片菜地,再走一阵到得南门车站。看热闹的多了,围上几层,行进放慢。司机按响喇叭,以示祝贺。立惠突然揭开门帘,欲看究竟,不幸,恰与年轻看客打个照面,可她没转开眼,笑意致谢,年轻看客乐得直跳。出车站再右拐,过东街口再右弯,油坊街踩在脚下了。队伍转了一圈,足足四里,东去西回,重到朱门,徐徐放轿,鞭炮重响。伴娘扶立惠走出轿来,缓缓走进“婆家”,过门仪式完成,接着拜堂。修齐在“天地君亲师”神龛前,一招一式,认真细致,毫不苟且,立惠则不然,偷工减序,敷衍应付,边做边笑。后来入得东屋洞房,待人前脚出门,立惠立马扯去头帕,朝修齐伸舌头,做鬼脸,揩揩细汗,自个倒上开水,“咕咚”一阵,喝去半杯。立琴恰好进门,吓了一跳。如此应付,闹洞房只好免了。婚罢,小俩口过上实实在在的蜜月生活,只是没有她妈说的三天不下床,该吃则吃,想睡就睡。立惠面红肤润,饭量益多,精力有增,兴奋不减,终日陶醉幸福之中。修齐反倒更趋矜持稳重,少言少语,少出书屋。立惠逗他:“是我嫁给你,还是你嫁给我?”“彼此彼此。”“我们的儿子姓梁还姓朱?”“姓梁朱。”立惠笑得打滚,他却不笑,惟有他喊婆婆爸妈之声格外甜蜜,老人难遏喜悦。半月过去,已到秋季入学,朱家全力筹备学资。修英不再吝惜“袁大头”,拿出二十块银元和一把“关金券”:“我就这些,全给你了,莫忘了妈哟。”婆婆给他五十个“袁大头”,说:“婆婆老了,带不到阴间去。你哪年回来,就给婆婆坟上烧点纸,算是还给婆婆的钱。”修齐哽咽了:“婆婆,我早些回来。”经理爸爸自然打主力,给修齐一百块大洋和十张面额一千万的“金元券”,再给一封给刘嘉嫂嫂的信,请她关照修齐出洋。当年,大儿立本到重庆到上海读大学,他也没如此大手和细微。行前,修齐给乡下婆婆写了封信,报告两大喜事,把朱家大大赞美感激一番。立惠要看信,修齐给她,看罢情真意切之语,她激动得紧紧抱住丈夫,流下热泪。是啊,如此美满幸福,离不开她之顽强努力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