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光棍这人十分勤快,他不仅干农活是一把好手,还在农闲期间自己种菜挑去街上卖,他又是一个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人,这几十年积攒下来不少钱。
周梅英接过李光棍递给她的一大叠厚厚的钞票,眼睛放光,心里乐开了花,口里却说:“你不过是交给我替你保管,我一分钱不能花,这钱还不是你的!”
李光棍诚恳地说道:“你是当家人。这钱给到你,就是你的了!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也不用知会我。以后我赚的钱一分一厘都会交到你手上。”
周梅英感动得哭了。
当夜,她对光棍李子健百般温存,说了许多贴心的情话。
她说她从来没有爱过高有德,心里只有李光棍一人,要不是顾及儿女脸面,哪怕高有德还活着,她也会同他离婚找李光棍过一辈子的。
李光棍心思简单,听了周梅英的海誓山盟,喜出望外,再无挂虑,从此一心一意和周梅英过日子,对杏花高全比亲生的还要亲。
周梅英有了钱,底气十足,便往高地院子周家媳妇家里来。
只见周家媳妇坐在屋檐下大门口,穿着一件大红的衣裳,翘着二郎腿,手里举着一部小收音机,嘴里哼着歌儿,一副十分满足的样子。
周梅英喊道:“妹妹一个人在家呢?”
周家媳妇见是周梅英,冷哼了一声,说:“没办法,我就是个享清福的命!瞧瞧我这身衣服,是我小芹刚寄回来的。”
周梅英笑道:“你真是衣服架子,穿啥子衣裳都好看!妹妹脸上一点皱纹没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个青头姑娘呢!”
周家媳妇最是听不得人家奉承,立马眉开眼笑,扭动肥硕的身躯,赶紧给周梅英让座。
一面说:“姐姐最近怎么不来说话。我怪想你的!”
周梅英笑道:“你如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我巴不得天天过来呢!就怕你嫌。”
又问:“你家小芹年纪不小了,也该说婆家了!”
周家媳妇叹了口气:“你说的何尝不是。只是我一提,她就拿话把我堵了回去。再说,这周围也没有配得上她的小伙。”
周梅英忙道:“怎么没有?我家高全就不错。”
周家媳妇说:“高全人是可以,高高大大,壮壮实实的。只是你家情况……”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周梅英忙说:“你有什么话尽快直说。我们姐妹俩还有啥子忌讳的!”
周家媳妇说:“你们刚埋了高有德,花了不少钱,听说还是你女婿姚老三贴的钱。如今拿什么来娶媳妇?”
周梅英笑道:“原来担心这个。你放心,我没那金刚钻也不会揽瓷器活。你知道我家子健这些年做菜生意,着实赚了不少钱。现在都交到我的手上。虽说比不上你们,在这长坝上也算数一数二的了。”
周家媳妇心里说道:“想不到这周干腿尖嘴猴腮,半分姿色没有,居然还能让李光棍对她死心塌地,把自己一辈子的身家都交给她了!可见人不可貌相。”
周干腿推了她一把:“妹妹想什么呢?”
周家媳妇只得说:“好倒是好,只是要先问小芹。”
周梅英嗔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的婚事还得父母给拿主意。只要你点了头,她还能不同意?”
说着站起来:“就这么说定了!礼金多少你尽管说,我绝不还价!我有空再来。”
不等周家媳妇搭话,自己先走了。
那日午后,和风暖阳,水清叶绿。
明月挑了一担水去坡上浇菜,看见马老婆子从街上回来,怀里抱着一个包袱,似乎是个婴儿,急急忙忙往家里赶。
明月心想这老巫婆不会又要害人吧。想起红霞,未免一阵伤感。
马老婆子回到屋里,坐在椅子上喘了一会子气,又叫吴凤莲过去。
吴凤莲正在厨房煮猪食,走了过来,问:“妈,你老人家喊我有啥事?我这正烧火呢!”
一眼看见她怀里的包袱,想问又不敢问。
马老婆子小心翼翼揭开包袱。
凤莲望去,原来是一个活生生的婴儿,闭着眼睛正呼呼大睡。
吴凤莲说:“妈,这是谁家的孩子,你抱了来?”
马老婆子说:“什么谁家!这孩子以后就是我马家的根了!”
吴凤莲一头雾水。
马老婆子说:“你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谁知道还能不能生。我一把年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难道让我眼睁睁看着马家无后进棺材么?我死也不甘心!”
又说:“这个男娃娃是个孤儿。他老子在他没生下来的时候出车祸被车撞死了。他妈把他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丢下他跟人跑了。他一个至亲没有,只得一个隔壁堂叔,不想养活,要送人。”
“因为是个儿子,不知道多少家人去抢。好在我老婆子消息灵通,抢先一步,又给了他堂叔三千块钱,才把他抱回来。为了这个家,我的棺材本都没有了。”
又把婴儿递给凤莲,说:“小心抱着,别摔了。以后他就是你亲儿子,我的亲孙子!”
吴凤莲抱过孩子,细看那男婴,粉面朱唇,圆圆的脸蛋,生得十分爱人,却又十分瘦小,估计体重还不到四斤,大概是营养不良。
凤莲心里着实喜欢,突然想到送人的小女儿,只怕命运比他好不到哪里去,泪水涌了出来,越发怜爱这个孤儿。
马老婆子说:“你先不要到处嚷嚷,今晚我让先伟送你和孩子回娘家,一个月后再回来。别人问起,就说这个孩子是亲生的,7个月的早产儿。”
凤莲连忙答应了。
那日美君过来娘家,大家说起国庆转业的事。
美君说:“听说隔壁村同国庆一起参军的张天明申请留部队了。不知道国庆有没跟妈说他的事。”
张玉华答道:“他自从跟彩云订亲后,我们就很少收到他的来信了。就算有,也是几句话说完了事。并没有说起他转业的事。”
美君说:“彩云是个心里藏事的姑娘,不好去问她。”
明月说:“我猜国庆不会留部队。”
大家忙问为何。
明月笑道:“依彩云姐的心思,她必不许国庆留在部队。国庆和她感情那么好,肯定听她的。”
美君说:“她有什么心思?国庆留部队,以后工作包分配,吃上商品粮,彩云脸上岂不更有光彩?她难道不喜欢?”
明月说:“姐姐想想,国庆一表人才,如果做了城里人,是不是有很多城里女孩喜欢他?彩云姐怕的就是这个。她怕国庆一留部队就把她给甩了。你们看吧,国庆一准转业回来。否则他俩铁定分手。”
明月猜的不错。
朱彩云正是存了这个心思,又听说张天明一留部队,就叫他家里把农村说的那门亲事给退了,所以在国庆问他意见的时候,她回信说:“她不会干涉他的选择。但如果他要留部队,那就分手,长痛不如短痛。”
国庆当然不想分手,于是不顾部队领导的苦心劝留,执意要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