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逸把凌老头等人,送到家中后,喝了口水,便赶车回家呀。
凌老头下车后“老婆子,你看个日子,我去地里一趟”。
赵老太“好,我选两个日子,咱们晚上吃饭时,在商量”。
凌老头,头也不回得往外走“行,晚上在说”。
赵老太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翠儿,你也回屋睡会吧,累了一天了”。
翠儿“娘,我不累了,我先把东西收拾好,归整归整”。
赵老太“好,可别弄得太累了,叫二娘和桂枝一起吧,我去翻翻黄历书”。
翠儿“知道了,娘,你去忙吧”。
“娘,要给舅舅,收拾一间屋子出来吗?”
刚跨出房门的二人,听见这话,瞳孔放大,震惊到不行了。
舅舅吗?哪里来的舅舅,娘不是孤女吗?
四只眼睛,看了看娘,又看向翠儿,那八卦的小眼神,藏都藏不住。
赵老太扫了儿媳妇儿两眼,一脸淡然的回屋去了。
三人目送着婆婆回屋后,桂枝先开口了。
“大嫂,咱娘什么时候,冒出来个弟弟呀”。
二娘“对呀,咱们嫁进门的这些个年,也没听娘提起过吖”。
翠儿整理着,买来的东西“这事呀,晚上就会知道了,你们就等着吧”。
两人听大嫂这么一说(得,这是等大家伙的到齐了,在说这事呢)。
倒是二娘比较精,看见买了这么多东西。
“嫂子,买这么多东西,可不便宜呢,准备做什么的”。
翠儿“给老四准备的,拜师宴要用,刚好明逸在,我和娘就去买了,方便些”。
桂枝“那倒是,一下子就到家门口了”。
二娘羡慕的说“要是咱家也能,有辆马车,就好了”。
桂枝是个实在人“马太金贵了,还是牛好,能拉车,能犁地的”。
“爹和大哥,就能松快得多”。
翠儿打断她俩的话“赶紧帮忙,还得做晚饭呢,时间可不早了”。
几人收拾了半炷香,收拾完了,又去厨房做晚饭。
一炷香后,饭菜做好了,下地干活的人,也陆续回来了。
大家洗好手,便坐下开始吃饭,见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赵老太开口了。
“我看了,十五和二十五,日子都不错”。
“要说那个日子好呢,十五的日子是最好的”。
“黄历上写的,宜搬家”。
“老头子,你说,选哪一天比较好呢”。
凌老头“十五的日子太近了,来得及准备吗?”
赵老太“咱家人手多,请的又都是自家的人,问题不大”。
凌老头“成,你安排吧”。
“老四,你明个一早,去镇上说一声”。
应辉“知道了,爹”。
桂枝憋不住了“娘,您说的宜搬家,是舅舅要搬来了吗?”
此话一出,整个屋子都安静了,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齐刷刷的看向娘(奶奶)。
唯有一起去的四人,十分淡定的,吃着碗里的饭菜。
赵老太“哦,这事呀,老四的老师,与我一见如故,便认了个弟弟”。
众人一听(原来是这样,认的呀,还以为是亲的呢)。
还是老三反应机灵“娘,你认了老四的老师,当弟弟”。
“那不就是,周举人吗?”
刹时之间,空气都寂静了,两分钟后,传来一阵狂笑的声音。
老五“哇哈哈哈…….,娘,您可真厉害,我居然有个举人舅舅”。
其余几个孩子,虽没有老五反应,那般大,但也是笑烂了脸的。
惹得赵老太,好一阵的无语,想拍死这个蠢儿子。
凌老头“行了,都收一收,对外人,不能说是认得,得说是亲的,省得麻烦,听见了吗?”
“还有,你们兄弟几个,十四去帮你舅,收拾东西,十五一大早的,就得去搬回来”。
几人齐齐应声“知道了,爹”。
凌老头“老四,你明天顺道,去你岳父家一趟,一是邀请,二是借用一下马车搬家”。
应辉“知道了,爹,我明天,一大早的就去”。
“行了,早点收拾好,休息吧”。
大家伙收拾一番后,回屋休息,第二天一早,应辉便去了镇上。
在周谨家,用过午饭后,便搭着牛车,回了家。
跟爹娘交代了一番,与老师的商量结果。
应辉“爹,老师说他会租一辆马车,加上岳父家的,够用了”。
“老师的行李不多,主要是书多,把我屋那个书桌,搬到老师屋去”。
“还得添个书架,老师好放书本”。
赵老太“老头子,你看,是找人做,还是你来”。
凌老头“我来吧,不然怕是来不及,叫老大回来帮忙,咱们先做个,将就用,后院还有不少木材”。
风风火火的一通折腾,日子也悄然来临。
父子二人赶在十五之前,将一个不算精致,但是很实用的书架,放到房间里。
十五一大早的,老三和老五便赶往镇上。
翠儿妯娌三人,头一天,便将大部分,需要泡发,处理的食材,准备好了。
为今日省下不少时间,翠儿掌勺,文生烧火,应流与桂枝,切肉切菜,二娘收拾桌椅。
大房与三房,也早早得来帮忙,洗碗洗菜,扫院子的,好不热闹。
老三把人接到家,推开门看见的,便是这副景象。
周瑾的心里,暧暧的,他有多少年,没有见过这般热闹,又温馨的场景了。
赵老太“啊瑾回来了,快到屋里歇会,饭菜一会便好,你先喝口水”。
周瑾“大姐,我不累,不用歇的,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不”。
赵老太“行,那你陪村长,族长聊会天”。
周瑾“好,姐夫也吗?”
赵老太“在呢,你进去吧”。
周瑾去陪人聊天去了,兄弟几人,把他的东西,全部送到左边的箱房中,待到事情结束后,在收拾归整。
半炷香后,翠儿“娘,坐好了,准备开饭”。
今日把所有的桌子,都摆在院子里,准备在院中吃饭。
都是自家的人,不用讲究什么,周瑾坐在主位,赵贤与凌宏在右则,村长和族长在右则。
应辉和大伯,三叔坐在一起,大房与三房的长子和应流,也坐在这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