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我有一首诗 > 第 14章 诗出

卫仲道脸色青紫像块猪肝,刚想发作便又忍了下来,心想诗会结束后报复张杨。

张杨看着吃瘪的卫仲道内心高兴心想一会有你打脸的时候。

在最后一会写出来一首诗。

很快众人皆登台吟诵自己创作的诗句。

卫仲道也上台吟诵,获得了大儒们几句尚可的评价。下了台就对着张杨耀武扬威的。似乎嘲讽张杨没有作诗水平。

孟德兄,你不上去吟诵一番?张杨询问道。

曹操摇了摇头,我写的诗实在难登大堂不好意思上去丢人现眼。

张杨摇头道孟德兄,你的文采我也是有所耳闻,怎可妄自菲薄呢?

在张杨的劝说下,曹操终于登上了高台。

待吟诵完毕,楼上大儒们,夸赞连连。毕竟曹操的文学造诣可谓深厚。

曹操从台上走下来也是红光满面,他一个官宦之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向世人证明他的能力。

得到众多大儒的夸赞,曹操怎可不高兴?

稚叔兄,你不上去吗?

依孟德兄所言,那愚弟我也上去献丑了!

张杨起身看着四周并没有人同一时间上高台。

跳梁小丑卫仲道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讽刺张杨的机会。

一个贩足走夫也敢上来班门弄斧?

张杨轻蔑一笑,但转念一想自己要大气。还是说道:“卫公子所言极是,但我还未登台吟诵,你怎知我是粗鄙之语?”

卫仲道听了张杨似乎服软的话,饶有兴趣笑道:“阁下当真是有趣!”

张杨不再理会卫仲道。登上台,开始吟诵自己剽窃的诗句。对不起了,我张杨才是《出塞》的作者。心中暗暗说声抱歉。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城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首诗结束,全场寂静。死一样的静。卫仲道更是像吃了一坨大便一样。

很快楼上反应过来,掌声雷动。只见二楼围栏站了一群中年人,都在向下打量着张杨。

想要看看是何等的人物,做出此等佳作。

敢问公子姓甚名谁?

在下不才,并州张杨张稚叔!

呵呵 我还说我是并州飞将军吕布呢?一句话将全场目光吸引过去。正是长命百岁卫仲道!

蔡邕明显发火了,脸色铁青。但又不好直接斥责。大庭广众斥责饶是蔡邕也得掂量掂量卫家的份量。毕竟,刚刚已经打了卫仲道的脸。

这时同行的曹操反应过来。

“诸位大人,我与张大人同行,我岂能不认识怎么?”

“莫不是孟德兄交友不慎,被人骗了?”卫仲道嘲讽道。

打脸,赤裸裸的打脸,这就是在打曹操的脸面。

曹操脸色涨红,心中一股怒火油然而生。

张扬对着曹操抱拳行礼。眼见事态往不利的地方发展。

角落里袁绍猛地站起身,朗声道:“诸位大人,听我一言!这位确实就是大汉破匈奴中郎将上党太守,张杨张稚叔。我与他乃是好友我为他证明!”

闻听此言张杨向袁绍拱了拱手。

全场震惊,都听闻张杨大破匈奴,计谋无双。

没想到文采斐然。

张杨拔出身边的宝剑。

卢植惊呼一声,这是陛下的宝剑。当时赏赐给张将军了,确实是张杨张稚叔!

卢植的话语将全场气氛推到高潮!都听闻这位破匈奴中郎将武力高强计谋无双,但从未一见,今日得见自然激动不已。

蔡邕开口说道:“没想到中郎将不仅上马安邦,下马文采也是顶级的!要是邕有这么样的儿子怕是做梦都得笑醒。”

蔡邕一开口,让一众大儒感觉到了危机。蔡邕的话可见一斑。

第一,蔡邕确实没有儿子只有二女,一女名琰字昭姬,次女名贞还未取字。

第二,张杨文武双全,收做弟子那是无上荣光。

第三,这一番话赤裸裸的暗示,而且张杨父母早亡……女婿也是半个儿。最重要的就是蔡邕刚刚调任回京,并无倚靠。

几个大儒在上面吵得不可开交尚有一言不合就要打架之意。

一个声音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这诗真是的你自己所作?”卫仲道还不死心质疑道。

“呵呵,那依卫公子所言是说我在抄袭?”

倒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怕某些人提前准备蒙混过关。卫仲道虽然说的不带刺,但眼神里的锐利丝毫不减。

毕竟卫仲道是世家子弟,又有族人在朝为官,其他人倒也不好说什么。

卫仲道又开口说道:“不如我现场出一题目,张公子作答?

张杨当下同意,这种刷名声的事他巴不得多来几次。毕竟脑袋里装着后世唐诗宋词,不怕任何人挑战!

张杨在朝堂上做的诗还未大肆宣传,这些人并未知晓。

“请卫公子出题,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莫非你怕了?想要我放水?”

不是,你再三咄咄逼人 我希望我诗出之后,你对我不再针对!

格局打开了!

就算卫仲道不宣传,今日之事也会在雒阳一夜皆知。

卫仲道痛快的答应下来。张杨行礼让卫仲道出题。

“人生短暂,生命易逝”

这个题目也是汉代文学的主题之一。中规中矩。

张杨沉思片刻,转头看向曹操。孟德兄,对不起了!

张杨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卫仲道说道:“请吧,张公子!”

张杨朗声道:“这首诗我要赠予我的一位朋友他年纪四旬依旧努力奋斗,前半生虽怀才不遇,但我相信他一定能拨云见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敢问将军这诗你准备取什么名字?蔡邕问道。

《龟虽寿》

三个字一出曹操顿时坐不住了,抚掌叫好。总感觉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不见了。

全场轰动,掌声叫好声接连不断。

蔡邕更是跑下楼来,拉着张杨的手激动的看着张杨。

嘿嘿,岳父大人这是做甚。

心中想这么想,不过却不能这么说。

“蔡大人,我这诗怎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