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回寝室的路上,四人都有点兴奋。
尤其林菁菁和苏倩欣。
在饭桌上安静的像装饰一样的两个姑娘,这会儿叽叽喳喳跟贝汐问起了两位学长的情况。
林涵见贝汐没有说出在追陆子竞的事,就安静地在心里哼着歌,听她们聊天。
刚到寝室,林涵放下东西正想上厕所,她妈妈掐着点打来了电话。
“涵涵,你国庆回来吗?”
林涵第一次出远门,不知道假期一票难求,没有提前订票。
“不回来了,”林涵抿了抿嘴,“刚开学没几天。”
“在学校感觉怎么样,和同学相处......”
“下午给你卡里打了生活费,收到了吗?”
“国庆不回来,就出去逛逛,你们那里不是有旅游景区......”
听着妈妈嘱咐了一堆,林涵低下头,脚尖颠着地,眼圈渐红。
她家在乡镇上,从小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三十五公里外的市中心。
而江城离家一千五百多公里。
林涵抬头看着清冷的月亮,果然是入秋了。
九月三十号下午,寝室空了一半。
林菁菁和苏倩欣的家就在江城隔壁,假期影响不大,车票随买随有。
她俩上午上完课,直接打车去了客运站。
贝汐是江城人,晚上回家赶上饭点就行。
“要不去我家?”
贝汐手里缠着数据线,从上铺探出头。
“我爸妈假期都不在,阿姨每天来做两顿饭,平时就我一个人。”
贝汐越说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寝室四个人,感情都不错。
但贝汐最喜欢林涵。
她说不出为什么,大概是合了眼缘。
“白天,我带你逛江城。”
一时间,贝汐连行程都规划好了:“晚上,我们和学长打游戏。”
“你觉得怎么样,涵涵?”
林涵想象了一下,行程安排她没问题,就是住宿有困难。
她是个不喜欢去别人家,也不欢迎别人来她家的奇怪的人。
“汐汐,我们假期有志愿者活动,”林涵看着贝汐,眼睛一眨也不眨,“下次去,真的!”
贝汐静静回看,直到林涵脸红透了,才好心地转开视线。
“你可答应了啊,下次一定去!”
“好。”
下次就......下次再说吧。
林涵参加的志愿者协会,在国庆节确实有活动。
但林涵没报名。
从小学到现在,她参加过不少志愿者活动。
像是在博物馆给人指路,捡沙滩垃圾,去敬老院送水果牛奶后大扫除,这些她都熟悉。
但这次的志愿活动,是上街募捐。
每募捐得一百元,就由扶贫基金会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买一套学习用品,包括书包、文具盒、铅笔等等。
活动很有意义。
林涵之前被吓退了。
但如今......
一颗苹果:学姐,国庆募捐活动还可以报名吗?
陈聪学姐文学院:当然可以。
对话框上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
陈聪学姐文学院:之前的培训你没参加,明天就跟着我们说吧。
林涵“谢谢学姐”四个字还没打完。
陈聪学姐文学院:记得穿运动鞋哦,活动是一整天的,午饭我们只能自己在外面解决了。
一颗苹果:谢谢学姐。
如果大家知道是给山区孩子募捐,应该......不难吧。
第二天,早上八点。
志愿者们分批打车,前往各个募捐地。
林涵跟着的这队,分配到的是南京路上的一个中高端小区。
他们下了车,在小区附近的邮局借了张折叠桌。
几人穿上志愿者背心,跟着保安大叔的安排,把桌子放在了警卫亭右边的空地上。
他们有专门的手册,印着扶贫基金会的logo,上面还有山区孩子露着大白牙的纯真照片。
有人路过,志愿者就拿着册子上前介绍说明。
对方愿意募捐,就引导过来简单做个登记,再现金或手机扫码支付。
小区不是闹市,人流不多。
“这是真的吗?”
“你们是哪个学校的?”
“江城大学啊,哎呀,好学生,有出息。”
整个上午,只有五个人捐了钱。
倒是几个大妈,坐在门口花坛边,和他们唠嗑了不少时间。
“小姑娘真秀气。”
“小伙子,你身高多少啊?”
“小姑娘/小伙子哪里人?”
他们一队五个人。
除了林涵和一个男生,其余三人都在上午拉到了募捐者。
午饭吃的沙县,林涵没有胃口。
就像考试时,眼见同学一个个交卷走人,教室越来越空,她却仍旧没做出题目。
下午人气更低迷。
直到摆了快一个小时,才见到人。
林涵抵抗着睡意,有些恍惚。
见他们几个拿着手册一拥而上,默默坠在后面。
路人警惕地看了他们一眼。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向对方介绍。
那人也不知道听没听清,摆摆手,快步走进小区。
四点二十,他们准备收摊回学校。
下午募捐者又增加了两个。
但林涵和那个男生,仍然没为队里,找来捐助者。
虽然募捐活动,并不会给志愿者打分考评,但团队之间总有些竞争意味。
林涵为拖了团队后腿感到内疚。
陆子竞下来拿外卖。
他小姨人在香港,知道他假期住在这里后,工作间隙,还给他订了个晚饭。
小区禁止外卖入内,他需要去警卫亭旁的架子上拿。
微信里小姨问他,拿到外卖没。
他单手插兜,看了眼架子上的外卖,低头打字。
。:拿到了。
陆子竞放下手机时随意一瞥,看到林涵穿着橙色背心,正盯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