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梅家,本是这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半岛数一数二的富豪之家。
梅雨沛的父亲梅退之老爷子从一个学徒做起,一步一步的经营与积累逐渐成立了沛丰钱庄,当时的青岛在德国人和日本人的争夺中,战略位置日益重要,梅退之周旋在德国人和日本人中间左右渔利最终使沛丰钱庄站稳了脚跟。
后来梅雨沛从德国汉堡大学学成归来之后,辅佐父亲将钱庄的生意稳定住之后,进一步以现代金融理念对沛丰钱庄进行改制,最终成立了沛丰银行,沛丰银行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投资各项城市建设,一时间梅家风头无两,显赫一时。
小时候的梅三妹住在德国租界的别墅中,出入都有专门的轿车接送,家里的佣人都不下十人。
那时的父亲梅雨沛西装笔挺,出入前呼后拥,总有处理不完的事务,但是从来不耽误他陪自己最爱的妻子和女儿。
那时的母亲阮文优雅知性,十指不沾阳春水,时刻都是那么恬淡和高贵。
现在的母亲躺在冰冷的太平间,直到死也再没有穿上她平时最喜爱的如意斋的手工旗袍。
现在的父亲落魄潦倒,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自信与潇洒。
现在的梅三妹孤苦无助,生活已经强迫她长大,她也在告诉自己“自己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了。”
生活就是这么现实,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此时往日那些围在父亲身边的朋友早都躲的远远的了,平日里那些上门求助的亲戚更加的避之不及。
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沛丰银行破产,梅家从富甲一方沦落到居住在贫民窟。
梅雨沛在经历了破产打击后开始疯狂的赌钱,直到把最后一点钱也输干净,到今时妻子也永远的离开了他,这双重的打击将这个曾经呼风唤雨的男人击倒了。
家里的重担压在了这个年仅十岁的女孩的身上,她没有时间悲伤,没有时间哭泣,她还要赚钱为她的父亲治病,她还要赚钱保证他们能够活下去。
青岛中山路,一座城市的繁华春梦,曾经独家归属一条街道和她缔造的长达百年商圈。这条街最早被人为地分割成两段:南段叫斐迭里街,北段叫山东街。规划这座城市的德国人认为,只有欧人区才配拥有德文街名,就像他们只愿意将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打造成青岛最佳商业街一样。
以往梅三妹每次出现在这条路上不是去亨宝商业大厦购物就是去爸爸的办公室。可是现在的梅三妹却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报纸在这卖报。
青岛可谓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所以青岛人的新闻观念很强,甚至不亚于北京和上海,所以梅三妹的报纸卖的还算很快,但是报纸的微薄收入仅能勉强支付自己和父亲的日常开销,父亲的病不能不治啊,所以胆大的三妹决定晚上再来卖烟。
方向有了,可是本钱没有啊,香烟可不像报纸那样成本低廉,甚至还可以代卖。
三妹数了数自己手里的零钱,想了想便坚决的走进了沛丰银行的大门,再次走进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梅三妹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从前自己来的时候是大小姐,今天自己再来之时竟和小乞丐无异。
时过境迁,人还是要服从现实,三妹整理了一下情绪便到前台说道“你好,我需要把这些零食换成整钱。”
前台的小姐一见到梅三妹本能的站起来道“大小姐,您怎么来了?”
原来沛丰银行被人收购之后为了保持运营的稳定,原来的大部分员工都没有辞退,所以这里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认得梅三妹的。
三妹一笑道“以后没有什么大小姐了,顾姐姐以后可以叫我三妹!我今天来是想看看我手里的钱贵行是否方便帮我换成整钱。”
现在的沛丰银行员工都听说了梅家最近的事,这个顾小姐人微力薄无法左右很多事,但是现在她见到三妹的情况决定帮她一把。
顾小姐接过零钱后笑着说道“三妹,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去给你换钱。”
不一会,顾小姐拿着一块大洋走了回来,递给了三妹道“大小姐您别嫌少,只能这么多了。”
三妹一看,心里一阵感动,三妹出生在金融世家,对钱可以说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她当然知道那点零钱根本远远不值一块大洋。
三妹看着手里的一块大洋感动的说道“顾姐姐,这一块大洋我会永远记得,你是我们家败落以来第一个帮助我的人。”
顾小姐也是眼含泪花的摆了摆手道“大小姐快别这么说,前面我母亲生病也是您偷偷的给了我您的零花钱,才让我们度过难关的,我也没有帮您的能力,这点小事实在不足挂齿。”
三妹走出银行后又回头看了一眼,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我梅三妹一定要亲手将我家里的祖业拿回来。”
三妹直接走进了一家姚记杂货铺,直接表明了来意,这家掌柜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穿一件灰色的长袍,戴着一副眼镜。
掌柜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三妹道“孩子你想卖烟?你可知道这不是一个稳当的营生?晚上的戏院舞厅门前可是龙蛇混杂之地啊。”
年幼的三妹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她迟疑了一下咬了咬嘴唇坚定的说道“大叔谢谢您的善意提醒,可是我现在干不了别的,我只能白天卖报,晚上卖点烟,我还要给父亲看病呢。”
老板叹了口气道“又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如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抛头露面呢?罢了罢了,你这一块大洋我收下了,我按照进价给你一些卖的好的烟,再送你一个烟匣子吧。”
三妹一阵感动的说道“谢谢大叔,我叫梅三妹,以后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初尝生活艰辛的三妹今天倒是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