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摊开来,实事求是的讲,这可一直都是侯楚的作风,遮着掩着,最后给人知道了,反而落得个不磊落的境地。
他没有详细说,而是等娄晓娥吃完饭,回四合院休息后,才给几个闺女说起了娄家的事情。
其实总体概括来说,就是一段不幸福的婚姻。
娄时迁,为了女儿娄晓娥的未来走的更顺畅一点,特意找了个家庭出身好的对象:放映员许大茂。
可没想到教育程度的不同,还有观念的不同,会在诸多处事的问题上,带来巨大的分歧。
许大茂在家庭中,实际上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因为娄晓娥的娘家太过于强势了,没有办法,家里找不到‘威风’,就只能下去乡下找,结果就是借着下乡放电影的机会,经常沾花惹草啥的。
他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不能生育。
至于娄晓娥,也是如此。
实际上她是不怎么看得起许大茂的,更是没有什么感情在,奈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加上当时都是凑合着过的心理,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还好经过侯楚的‘指点’,娄晓娥和许大茂离婚,娄家搬去港岛做生意,借着四九城的人脉,经营点生意,就是娄晓娥的这个‘报答’,怎么看都有点过分了。
几个孩子知道父母和‘娄阿姨’的事情后,除了惋惜,更多的就是心疼了。
被强行拼凑的婚姻,嫁给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人,过着凑合过的生活,几个涉世未深的孩子都是难以想象的。
尤其是侯喜乐,她今年都20了,按照现在市面上的惯例,基本上都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但她父母却是很开明,意思是对象这玩意,自己找,鼓励自由恋爱,不管是去大学,还是看看周围同学朋友啥的,有合适的对象,就试着处处,不行就吹了。
还说当年老妈也是‘大龄闺女’出身,直到23岁的时候,才嫁给了父亲侯楚,意思是不要有心理压力。
这些话可不仅仅是对老大侯喜宝说的,老二,老三也是同个理。
不知道是不是惺惺相惜,后续的几天,俞璐璐还带着三个孩子,专门去95号四合院看望了娄晓娥。
大家都很聪明的没有说孩子的事情,只是当成好闺蜜一样相处。
可以说是把娄晓娥感动的够呛,港岛再好,其实也不怎么热闹,有侯灵灵这个活宝插科打诨,很快自身患得患失的落寞感少了很多。
甚至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好像成为了侯家的‘一份子’。
娄晓娥的事情很快就告一段落,后续嘛,无非就是作秀环节。
娄家很神通广大,从港岛找了个和侯楚有五六分像的演员,据说也姓侯,人也可靠。
这人到四九城后,直接就做了一场很大的‘秀’,夫妻一副琴瑟和鸣的样子,出去闲逛,拍照片,只是到了私下,还是分床睡的‘假夫妻’。
反正就是给大家看的意思,堵住大家的嘴,让大家知道,娄晓娥当年去港岛之后,再婚了,爱人是个港岛本地人,姓侯,高高瘦瘦的,还有了个孩子叫做侯清。
为了感谢之前四九城老街坊‘侯楚’的指点,还特意让这个孩子认侯楚做了干爹,两家就这样结成了表亲,也开始了走动,据说关系很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慢慢淡忘了这件事,因为从马后炮的视角来看,侯楚的指点,的确让娄家躲开了点大麻烦,就连生意,都生发了不少。
这种恩情,不把人一家接南方享福,都有点说不过去,现在就认个表亲,甚至都有碎嘴子的人,在背地里说娄家薄情寡恩呢。
当然,这些碎嘴子的人,都不敢明着面说。
毕竟看娄家的意思,又要回四九城久居了,人家现在可不得了,是定了性的爱国华侨,专门帮大企业采买些当时我们没有的技术和设备!
-----------------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娄家的事情大家也就好奇了一个礼拜,马上就忘在了脑后,最多隐隐记得,娄晓娥的那个港岛的爱人,衣着考究,出手大方而已。
而之后,大家的视线,全部给接下来的高考放榜,还有知青回城等一系列事情吸引住了。
这才是关乎大家未来的重要事情!
放榜其实叫做确认录取结果,大概是发个录取通知书,里面有材料,让录取的新生转移户口,粮食关系,还会详细的介绍怎么去学校,哪里有接新站之类的。
就是今年有点奇怪,没有像前之前的高考一样,给考生邮寄《未录取通知书》(图示)
这事肯定不关侯楚的事,因为他不支持,也不反对这事。
邮寄《未录取通知书》,的确能让考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录取情况如何,不用再花大量的功夫四处打听。
可今年有接近五百万考生,据说录取率在5%左右,若是都发放未录取通知书,会带来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来现在的意思就是尽量开源节流。
在大家的讨论下,还是决定改改,不再邮寄未录取通知书,而是在四月份录取工作完成后,只寄出录取通知书。
存在异议的话,考生们也可以去当地的办事大厅,也就是行政服务大厅大厅查询,窗口的工作人员会帮忙函调录取结果。
这些通知书,快的半个月,慢的一两个月就到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而侯楚家,也不例外,老大侯喜乐,今年落榜了,还好家里鼓励了一番希望她过几个月再接再厉考第二次。
至于老二侯喜宝,则是被四九城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录取。
虽然家里希望孩子读工科,最好是学微电子,学机电一体化啥的,可孩子想读就让她读吧,侯楚夫妻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见。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侯楚安慰了老大,然后带着一家人去老莫餐厅狠狠的吃了一顿。
只是平静很快就给个举报打破,随着录取通知书的陆续下发,东城很多人发现附近第二扎钢公司的子弟,有非常多的孩子被录取,而且是异于常人的多。
说是两百个孩子,有接近一百个读了本科,至于专本科升学率加在一起,有好事的算了下,加一起已经超过55%了。
这可把周围的街坊邻居羡慕的不轻,毕竟读了大学,哪怕是大学专科,一出来就有工作,而且还是干部。
可羡慕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嫉妒了,猜测这么高升学率,背后肯定有猫腻,这些人也不管事情到底怎么样,反正就一股脑的去反应这事,意思是这背后不简单!
这是第一次恢复高考,所以各个主管单位都非常重视,很快抽调了专案组过来调查,可调查来调查去,的确没发生什么问题。
哪怕是嫌疑最大的侯副厂长,人家也正常进行了规避,没有调入试卷的命题组和阅卷组不说,监考的事后,还专门去了一百多公里外的北河监考,要知道,俩省份可是不同的卷子啊!
而且这个差事人家明确说不想去,只是当时太缺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没办法,四九城教委还是把他抽调去了北河省监考。
只是查着查着,调查组也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原来厂里组织起了高考的补习班,管的很严格,像是管理厂内的保卫一样,六点起床,后续的学习、休息,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划。
说是被逼的‘头悬梁椎刺骨’都不为过。
而且家长对于严格管理,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甚至支持厂里用点‘手段’去教育孩子,让他们‘主动’去学习。
而且还针对孩子们的基础知识,编写了一份叫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教辅资料。
这种教辅资料没有非常精准的押题,但锻炼了考生的逻辑思维,稳牢了基础,虽然很难的题大多都没得分,可基础部分,基本都没丢分。
这也是今年的特有现象,哪怕比较早就公布了消息,可大部分考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薄弱的。
就像是四九城,400分的总分,能考个290分,就可以上非常不错的大学了,文科的本科线在270分左右。
如果能在基础知识上超越别人,就意味着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所以调查组调查了一番,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后,就及时在办事大厅公布了这件事的调查经过和结果。
明确说该规避的都进行了规避,不存在任何违规的现象,第二扎钢公司的子弟考的比较好,是因为厂里比较重视,从各地请了老教师回来带学生,还编写了专门的教材。
最后还忍不住说了几句公道话,大意是不要天天盯着别人,捕风捉影,三人成虎啥的...............要像第二轧钢公司一样,看住自家孩子,让他们努力学习考大学才是真的!
这个解释有理有据,直接堵住了大部分的嘴。
虽然还有人想杠,可大家不是傻子,哪里愿意再接着杠下去,他们可都看出了调查报告里最后几句话的警告意味!
这事吧,起来快,平息起来也快,很多也因此对第二轧钢公司的高考补习班感兴趣起来。
有些脑袋灵光的企业,马上就过来取经,学习经验,也有过来攀关系的,意思是遮遮掩掩想要买点《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回去,如果能支援点优秀的老师,那就更好了!
优秀的老师,侯楚肯定不会放的,按照规划,他打算建个小型的子弟高中,把厂里子弟的教育都抓起来。
只有孩子们的未来有了着落,公司里的工人们干活才有劲,才会支持接下来第二轧钢公司要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当然,在侯楚心里,就四个字:“政企分离”!
-----------------
这是十二月的一天,此时的四九城人已经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各地返城的知青,只是热闹之余,多了一丝杂乱,包括95号四合院也是如此。
阎家的三个孩子都回来了,还有贾家的棒梗,槐花,二大爷家的小儿子,也回来了。
人一多,还都是十七八,二十来岁的小伙闺女,自然容易乱哄哄的。
阎家的三个小的,醒悟的最快,还知道看看书,准备接下来的报考。
二大爷家的小儿子,更是明白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说是准备找街道申请个小修车摊,理发摊干干,不雇工的那种。
就是贾家的两个孩子,稍微闹腾了些,贾梗不是学习的料,第一次高考落榜了,回到四九城后,也不怎么愿意下决定去考个什么,而是琢磨起了走捷径。
他首先是找到了自己的母亲秦淮如,想要她帮忙物色一份工作,甚至还盯上了傻柱,据说这家伙认识人,还有不小的话语权。
只可惜傻柱的话已经不管用了,秦淮如上门就聊了几句,就给傻柱的现任老婆赶出去了。
意思是现在四九城的企业,或者单位进职工,都是要考试的,不通过考试,压根不可能,还骂秦淮如是想要她傻柱
何雨柱的现任老婆姓周,是他64年年底娶的,那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不打算和秦寡妇若即若离了。
在媒人的撮合下,何雨柱找了个年纪小几岁的农村媳妇,虽然是个寡妇,可性格不错,会持家,所以这些年小日子过的还不错。
秦淮如吃了闭门羹,带着棒梗,神色黯淡的回去了家里。
她家变化不大,得赖于小当去宿舍住,家里显得稍微宽敞了一点。
秦淮如才坐下,就叹了一口气:“棒梗,你来厂里接我的班算了,我今年也45了,按照法律,我还有5年退休,现在厂里改成了个什么第二轧钢公司的,效益还不错。”
贾梗早就等着这句话了,强忍内心的喜色,回道:“娘,我全听你的!”
“嗯,明天我就和厂办去办交接,”秦淮如思考了会,也下定了决心,“你要跟着我学一段时间,我会给你办个义务工学徒证,现在厂里对接班的考核的很严,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待遇会给的很低................”
只是秦淮如的话还没说完,却被从外面飞奔回来的槐花打断了:“娘,咱们厂,好像不让接班了!”
秦淮如心里感觉有点不妙,疑惑问道:“怎么了?”
“我听说,咱们厂里要搞公司化,干部不再有级别,职工也没办法接班,说是搞什么所有权和什么经营权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