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都市 > 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 第451章 多地派人学习和来年工作的安排

沪市有人来四九城看?夫妻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想明白了很多事情的来源,原来出处在这!

最近的四九城可以说是很热闹,一机部的匡老爷子前几天才找过侯楚,说东北那边工业局的同志会过来考察廉价自行车的事情。

就连杨厂长,也提过一嘴,说华北也有几个机械厂的同志过来研究拖拉机总装厂的事情。

现在又多了沪市的人,估计凑二十桌麻将都可以了。

一句话概括,就是各种各样的人会过来考察学习,到时候肯定会在一起喝喝茶,讨论讨论工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这事已经有预兆了,前几天匡老爷子上门的时候,已经向侯楚发过了工业茶会话邀请函,虽只是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可含金量十足,是来年工作重要的风向标。

一旁的何雨水,见侯楚夫妻脸上惊疑不定,还以为做错了什么事情,试探道:

“楚哥,嫂子,我琢磨应该是好事吧,怎么您二位的神情这么严肃?”

“噢,小何,别紧张,不是严肃,在想事情呢,”侯楚赶紧安慰了一下,“引起大家的思考,特别是在工业上的思考,这肯定是好事,我要表扬你一下,说不定你以后要上工业史的呢。”

“哪有这么夸张,”何雨水脸微微发红,谦虚了起来,“我都不意思了。”

侯楚摆摆手,回道:“我可没夸张,大家一起喝喝茶,讨论讨论工业上的事情,只要统一了看法,基本可以确定工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

等新的一年,就会按照这个确定好的技术路线去走,

如果执行效果好的话,就接着推广和执行,如果不好,就及时踩刹车,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工作都是这样做的。”

何雨水还是第一次这么系统的听到工作方式方面的总结,她思考片刻,发现的确如此,很多事情似乎都是这样做的。

只是想到侯楚的夸奖,她的脸越发红了,懦懦道:“我其实就写了几篇科普文章,主要是描写为主,应该没这么大威力吧?”

俞璐璐搭上了话茬,她抓住何雨水的手,缓缓说道:“真的别谦虚,报纸上的文章,往往能透露非常多信息,也能看出工业技术上的风向,几十年前,还有人看着报纸做生意,炒股票的呢。”

“股票?那个是什么东西?”可能意识到有点偏了题,何雨水赶忙补充道,“其实我到现在还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到底看中了我什么?”

“哈哈,先不要想这么多,”侯楚也没解释股票的意思,转头就给何雨水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讲起了报纸和风向的重要性,就像是之前在大学时候上课一样。

-----------------

三小时后,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何雨水早就给夫妻俩送回了95号四合院,两个孩子也哄睡着了。

侯楚夫妻直到此时,才有了私下相处的时间,因为天气冷,此时正互相依偎着取暖,说着小话。

从刚才和何雨水的沟通来看,这个傻傻的小姑娘应该是被一种未知的力量带着走了。

只是这个人没有恶意,就想借这个大学生的文章,在沪市工业界引发一个关于技术路线,特别是一个新思路的讨论,估摸着是想吹入一点新血液,新方法。

这严格来说,肯定是好事,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在新开设企业中,通过公平的考试录用职工,这就是一种崭新的思路:

用岗位公开,考试教材、笔试、面试公开和招录公示等维持考试的尽可能公平,这些东西,后世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经验了。

侯楚把后世的经验搬运到现在后,也有人意识到这个方式的好处,并且孜孜不倦的研究了起来,甚至愿意为此造势。

果然,这世界不乏聪明人在的啊!

俞璐璐其实会比身边侯楚更加感慨,因为这家伙前几天给她说过个金句,意思是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三步就是疯子了。

按照丈夫的观念,天才不一定在世俗的事情上聪明,他们只是走的稍微快了一点,如果不能被其他人接受,很容易被群起而攻之的。

如果想要工业上的技术主张快速实现,就需要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是思考事情。

这段话,说实话非常绕,俞璐璐也是想了很久才明白。

只是想明白后,忍不住就有了点感动,这家伙,总是在挂念着家里的老婆孩子。

“楚哥儿,过完年,就要去羊城忙了是吗?”

侯楚把俞璐璐紧紧的搂在怀里:“估计是二月底吧,到时候会去羊城准备广交会和建分厂的事情,毕竟压力容器,枸缘酸,还有红星可乐,红星特饮都需要找计划外的购买订单,

期间还会去赣省一趟,更进一下脐橙的事情,噢,就是我们上次去度假时候,想出来的那个柑橘科作物,

估计再回来,就是四五月了,就怕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不在身边,担心你会难过。”

“没什么难过不难过的,大丈夫还是以事业为重,而且四九城还有我娘,也有李婶在呢,她们经验都很丰富!会照顾好我的!”

“我总是觉得愧疚........”

“愧啥,一家人,”俞璐璐抓过侯楚的头,让他依偎在自己身上,转移话题道:“这个什么柑橘科作物的,估计要个七八年才会能大规模种植吧?”

侯楚也没多想,他抽出手,用手指头算了算,发现真还如此。

种苗大概要3年才能长大稳定结果,期间还要评估是否容易成果,结果量怎么样,容不容易生病害之类的。

确定可以的话,才会申报科研成果,写报告建议大规模引种。

通过技术验收后,还会再经历四年左右的引种,扩种,等真正大规模推广开,估计要个七八年。

如果让赣南闲置的两百万亩山地都种上,估计要个十年以上。

虽然花的时间有点久,但是肯定是划算的,毕竟后世的大规模种植是在85年之后的事情了。

如果能提前十几年把这件事做好,这意味着无数的果农会受益,而且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拿到先机。

比如出口去港岛和东南亚,赚外汇,这就是个很好的主意!

要知道,按照后世的产量预估,194万亩果田每年出产180万吨脐橙,这可是个非常巨大的量!

侯楚想了想,问道:“媳妇,怎么突然说到柑橘科作物的事情,你不是对这个不怎么感兴趣吗?”

“感兴趣啊,怎么不感兴趣,”俞璐璐指了指桌上的一块布料,“我想要你好好工作,让更多的普通人多吃点饭,多穿点衣,不再因为点五斗米而折腰,你还记得下午袁月的小心翼翼吗?”

侯楚顺势看去,这是大女儿的十几个同学凑的布料,说是给一个家里比较困难的同学做一件过冬的衣服。

他马上就听出了俞璐璐话里的意思,袁月昔日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在为了生活,为了几个孩子,也开始努力的打零工,缝补衣服,小心翼翼的说话和做事。

甚至有点‘卑微’的面对每一个来小店的客人,下午她说的很多话,其实都把自己摆在了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句句话都是为客人考虑的态度。

举个例子,现在去外面吃饭,去消费啥的,都是自己倒水自己上菜呢,谈不上谁服务谁,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是工人,都是一样的!

“媳妇,我明白了,你放心,新的一年,我有计划!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嗯,我相信你,不过你要给我亲一口先,我怕后面几个月见不到你,”俞璐璐看着丈夫,不知道怎么,就感觉晕乎乎的,有点喘不上气,也不知道是不是本能,她直接嘟起嘴,用力的亲了过去。

“我去,你来真的?晚上刷了牙没就这样亲过来..........”

“废话,我告诉你啊侯楚,你可要老实点,你忘了上上周缴械投降的样子吗?”

侯楚想了想,顿时感觉有点不妙,摆了个笑脸:“得,您是爷,我怕了您不成吗,今天放过我怎么样?口粮可是很精贵的东西啊。”

“不成,”俞璐璐脸色变得红润,随即摆了一个大姐姐的表情,“放心,我会温柔点的.......”

-----------------

次日,侯楚破天荒的迟到了,就连俞璐璐都是如此,九点多清醒后,着急忙慌的穿了衣服,洗漱一番就去单位了。

还好两个孩子昨天就结课,放寒假了,要不然肯定安排不过来时间。

好消息是现在还没打卡机,也没有人记侯楚的打卡,毕竟他可是以勤勉著称,昔日里吃住在厂里攻关也不是一次两次。

而且他带着很大一摊项目,厂里其他职工也没多想,以为去兄弟工厂帮忙了。

只是侯楚计划今天在厂里加加班,至少检查一遍年底安全生产问题,把迟到的部分翻倍补回来,算是自我的一种‘惩罚’了。

事实上,侯楚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大的问题,小问题甚至也没看到多少,就连昔日里不怎么受欢迎,大家嫌麻烦的消防沙箱、防静电手环,口罩防护品之类的,全部一丝不苟的执行。

举个例子,工装,一线生产工人平时肯定是有点脏的,比如顽固污渍啥的,厂里也不会特地要求洗的非常干净,能看得过去就行。

宽严结合嘛,结果今天各个穿的新衣服一样,洗的干干净净。

他只是随便逛了逛,回到办公室后,侯楚就找到了秘书小庄,询问了一下这种异常的原因。

原来,昨天下午侯楚请假的时候,一机部就发了通知,说是有人来考察学习,而且是很厉害的工厂过来学习。

昨天下午侯楚请假,上午似乎有事没来,所以全厂职工中,暂时就他不知道,正想办法通知呢,没想到人家就已经先问了。

学习就学习呗,各地单位来红星压力容器厂学习的可不少,他也没放在心上,送走秘书后,他就开始了工作模式:打电话。

他先是给计算所的季昌民致电,死皮赖脸的要了点工业计算机产能,计划用在即将起步的压力容器厂羊城分厂上。

既然要上,分厂就要上先进的生产线,看看能不能用海量的民间商用订单,促进计算机的发展。

才挂断电话,侯楚的办公室就给人敲响了,他疑惑的把人迎进来,发现是隔壁轧钢厂的杨厂长,还有文五,两人都穿的很正式,表情也有种奇怪的严肃。

“来,先坐,”侯楚请两人坐下,“怎么?打扮这么俊,就像是结婚一样,有谁要来考察还是学习?”

“还不知道,”接话的是杨厂长,“但是应该挺厉害的,我刚才在窗户上看了眼,门口的路上已经很久没车过了。”

“没车过就没车过呗,”侯楚倒是没大惊小怪,“四九城就这么点汽车,没车子过也........”

只是他说着说着,就说不出话来了,此时的侯楚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也整了整自己的衣领。

“老杨,您说实话,是不是推广工业计算机的事情?”

杨厂长看了侯楚一眼,回道:“应该是的,最近沪市和东北、四九城的报纸都大概报道了计算机在工业上的运用。”

文五也有点疑惑:“您消息很灵通啊,我怎么不知道?”

“道听途说,还没被证实呢,”杨厂长哈哈一笑,“现在计算所在中关村那边建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生产工厂,据说设计产能不错,

结果就是,我们也能生产自己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了,而且是以一种相对廉价的方式。”

侯楚点点头,接上了杨厂长的话茬:“所以有人想要按照我们摸索好的思路,把工业计算机融入到工业生产上去,

用商用的购买订单,去补贴计算机的研发,最后形成一个好的,良性的循环对不对?”

“是的,小侯说的没错,这是个已经证实过的方案,”杨厂长的神情挺振奋的,“先会过来我们这里看看,然后去廉价自行车厂,噢,现在不能说廉价自行车了,要叫城市自行车。”

几人都哈哈一笑,倒是侯楚,他鸡贼点,调侃道:“不过人家是来压力容器厂吧,和你轧钢厂有什么关系?”

杨厂长老脸一红:“你们厂是轧钢厂分离出来的嘛,咱们还算是一家人!而且人家还想看看预想中的拖拉机总装产线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