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沈隽刚到,所有人的目光就齐刷刷放到了他身上。
对此,沈隽十分淡定,“饭馆开了就是让百姓用餐的地方,谁想吃东西就来。”
“他们既然愿意来这里花钱消费,那是见谁的很重要吗?”
反正他也不会让对方得逞。
苏软软噗嗤一笑,“可以,不过……来吃饭的人这么多,你说要不要买下隔壁的铺面扩大一下面积?”
这不,沈婆子光是在前台收钱都忙不过来了。
沈隽摇摇头,“不用,这只是第一天,再加上你给的优惠多,无论是好奇还是便宜都会有人来。”
“但后面没有优惠,也知道店里菜的口味,来的人就会逐渐减少。”
而且扩充店铺之后,沈婆子就忙不过来了。
“还是清闲一些好。”
苏软软想了想,赞同地说:“那就按照你说的来办,饭馆开好,我也得想着把医馆办上才行。”
否则之后出事儿要看病,岂不是临水县的人都一窝蜂跑药铺去了?
说着,苏软软突然打了个喷嚏。
沈隽面露关心地看了过去,“着凉了?”
苏软软纳闷地说:“没有啊,我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踢被子,这你不是知道的吗。”
“而且也没觉得
哪不舒服。”
“就是莫名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总觉得……有哪里要出事儿。”
沈隽这才松了一口气,“出事的话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只要苏软软身体安好,那天大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苏软软捂着嘴偷笑,“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我真的有这么重要啊?”
沈隽俯下身子逐渐靠近。
眼看着他们鼻尖对着鼻尖,就要落下一吻的时候……
护卫突然跑了过来,大声说:“夫人,府衙门口有个人要见您,说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商讨!”
苏软软脸上一红,猛地将沈隽推开走了过去。
非常重要的事?
“来找我的人相貌如何,你以前见过吗?”
如今跟在身边的这些护卫全部都是早些年从景德镇带来的,都见过苏软软身边的人。
如果是认识的还好,要是不认识的……要谈的事情恐怕就非同一般了。
护卫摇摇头,“那人一身黑衣还带着面罩,一路过来十分引人注目,刚进城就有人来通知了。”
“可谁知道他竟然会直接跑来府衙!”
这要是个有什么罪行的,那不等于自投罗网吗?
所以他就立刻去通知夫人了。
黑衣人?
苏软软摸着
下巴陷入沉思,“好,我现在就跟你回去看看。”
两人往府衙的方向跑去。
沈隽神色幽怨地保持被推开的姿势,半晌后无奈地拍了拍衣裳上的褶皱,随即跟上他们的脚步。
府衙前,一众捕快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门口的黑衣人。
只要夫人或者知府赶到,说这人是坏东西,他们就马上将其拿下!
面对这些目光,苏三郎心中甚是无奈。
但在没有见到苏软软或者是沈隽之前,他总不能表明来意。
就这样,在双方都僵持不下的时候,苏软软终于带着护卫赶到了。
黑衣人一见到她就着急地上前,“妹妹!”
护卫立刻挡在她前面。
苏软软探出头仔细打量他,“你……你是我三……”
话音未落,黑衣人伸出手指放在唇上,示意她知道也不要说出来。
还真是三哥啊!
苏软软诧异地看着他这一身打扮,却也知道这不是问话的好地方。
她转头吩咐道:“没事儿了,都下去吧,这个人我认识,他之前就是帮我做事的。”
捕快们恍然大悟。
护卫将信将疑。
但他们还是都退下了。
就这样,苏软软带着他去新搬的家。
苏软软连忙去给他倒茶,
还去厨房端了些糕点过来,“三哥,你不是在大将军身边吗?”
“为什么会突然这个样子赶过来,而且……你看上去好像很久没有吃饭了。”
脸颊都瘦得凹了进去。
苏三郎苦笑几声,“发生了很多事情,北漠在山景城虎视眈眈,朝廷派人送粮草,可粮草有异样。”
“无奈之下,我只能离开山景城去筹集粮草。”
“我收到家中的来信,说妹夫去江南当了知县,便来找你们帮忙,但没想到刚来就听到他升任知府的好消息。”
他叹了口气,“只可惜三哥来得匆忙,不仅没带妹夫升任的贺喜之礼,反而还腆着脸来找你们帮忙。”
苏软软刚要开口,后面赶来的沈隽就笑着说:“三哥不必客气,你我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礼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哥的心意。”
苏三郎好笑地摇摇头,“我是武将,说不过你们文官。”
苏软软听了山景城的事,一股脑地把点心都往他面前送,生怕他吃不够。
“三哥,筹集粮草的事情你放心,交给我们来办就是了!”
他犹豫了几秒,看向沈隽。
沈隽只是目光宠溺地盯着苏软软,好像一切事情以她马首是瞻的模样。
苏三郎心下放松,又欣慰妹妹找到了一个好人家。
“山景城士兵众多,筹集到足够的粮草不是件小事儿,可如果要大幅度动作又容易被人发现,这做起来不简单。”
苏软软微微挑眉,“三哥,你还不知道吧,江南前阵子发了大水,很多百姓的庄稼都淹死了。”
闻言,沈隽顿时就明白了她的计划。
苏三郎不禁皱起眉头,“这对百姓来说可是一件大损失,马上就要秋收了,官服还要征粮征税,他们怎么交?”
“而且……为何你说起这件事还很高兴的样子。”
苏软软连忙正色道:“三哥,我绝对不是在落井下石,只是觉得发大水这是个很好的契机!”
“你看,庄稼被淹了损失的是钱,征粮从来都难不倒农户,更何况如今距离年底还早,他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当然是一年到头投入进去种庄稼的钱啊!
“那现在要是我用钱来买他们的粮食,让他们能有余钱去交税,你说百姓会不会答应?”
苏三郎眼睛一亮,“听你这么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可百姓这里同意了,那理由呢?
沈隽笑着接过话茬:“我是知府,软软近些天又开了间饭馆,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