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历史 > 人在三国写日记,貂蝉绷不住了 > 第21章 张让的新一轮脑补

皇宫,张让住处。

“子扬,是什么风把你吹来我这里?”

“张常侍,我为崔州平而来,他想为刘备活动一下职务,你怎么看?”

开门见山,刘晔没有遮遮掩掩,直接说明来意。

语气不卑不亢,并不在意张让的位高权重。

“刘备?”

张让无语,还以为这个不怎么碰面的皇室子弟会说什么,结果扯到刘备那个泥腿子身上。

活动职务就活动呗,崔州平好歹也是手下大将,但规矩不能坏,得出钱。

至于刘备以前不交钱杠过他们十常侍,也没那么重要,今天要不是提起,都快把这个名字忘了。

话说,就这事为什么跑来一个皇室子弟说情?

带着疑惑,张让面无波澜,意有所指地问道:“崔州平为何要帮刘备?”

“噢,事情是这样的……”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嘀嘀咕咕,刘晔将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相告,不篡改,不夸大。

最后还感叹了一句,“州平这种一心为了大汉朝的不多见。”

“刘备多少得罪过几位常侍,州平愿意冒此风险担下责任,我自问做不到。”

刘晔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写满佩服。

闻言,张让皱皱眉头,来回踱步,思考其中的含义。

从叙述判断,崔州平确实想罩着刘备,这事发生在接任执金吾后,里面的东西就多了。

之前通过交流,看得出崔州平很有自知之明,应该清楚自身能力平庸,他张让只是觉得可靠才给职务给兵马。

那么对方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会做一些准备,比如把刘备收归麾下。

不可否认,刘备的统兵能力不差,貌似还有两个打手级别的结拜兄弟,这就更好了。

目前刘备处于落魄状态,崔州平拉一把,能卖个人情,差使刘备做事不难。

崔州平能差使刘备,等于他张让能差使,或许在对付何进那伙人的时候有点作用。

陛下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要为身后事做打算了。

所以,崔州平收拢刘备恰到好处。

思绪转了一圈,张让挤出几丝笑容,轻声道:“子扬,你说得对。”

“换作老夫处于崔州平的位置,也不敢包揽此事。”

“放心,既然崔州平要保刘备,我就卖他一个人情,不收钱。”

张让想明白了,能让皇室子弟跑一趟,多数还是钱,就刘备那个穷酸样,若能拿得出钱,也不会得罪他们。

目的达成,刘晔有些欣喜,没想到老太监真上道。

两人又谈了几句客套话,刘晔告辞。

看着离开的背影,张让拍拍手,一道黑影窜了出来。

“去几个人,盯住崔州平和刘备,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是。”

黑影出门。

“不行,执金乌事关皇宫门户,我还是亲自去看看。”

鸿都门学。

崔钧在伏寿爱的宣言后,自然没溜走,被吃瓜群众们拦在当场。

陆陆续续,凑热闹的二代们越来越多。

在董琳的刻意引导下,讨伐风波盯上了崔钧。

“崔州平,你何德何能让伏寿倾心,我记得你武不行,文普通,该有些自知之明啊。”

一名路人甲率先开炮,二代圈子不大不小,要故意挑点错处来,并没有什么难度。

有了第一个开头,接二连三有人抛出问题,更有叫嚣者让崔钧主动拒绝,理由就是不配。

空地中央,崔钧摸摸下巴,感觉不说几句是压不住了。

随即眼神一凝,沉声道:“各位,我很感谢伏寿小姐的倾心,为此呢,我还是要为自己辩护几句。”

“我们来谈谈如何才能配得上伏寿。”

这番开场白,令一群吃瓜群众一愣,纷纷露出好奇之色。

原本你一言我一句,把崔钧说得小半日不吭声,还以为也就这样了,结果起了变化,甚好甚好。

鸿都门学里基本都是二代,家里关系错综复杂,平时可没这种级别的热闹瞧。

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崔钧负手朗声道:“我知道,在你们的观念里,个人学识排第一位。”

“但我的理解,首先要知道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男子。”

“不喜欢的话,哪怕再优秀,对别人也是一种打扰。”

说着,崔钧抽出佩剑,来到一座假山旁,唰唰刻下几个大字。

忠君爱国!

急赶慢赶,张让挤在人群更远处,一眼看到了刻字。

老实人呐,为自己辩护的同时,不忘宣扬忠君爱国。

难怪想要罩着刘备,理由又多了一条。

还没来得及多喘气,张让就想走人,后续太丢人。

崔钧开启侃侃而谈模式。

“当今陛下就是所有人效忠的对象。”

“我知道,私底下很多人看不起宦官,但他们也有为国为民的存在,比如……”

扫了一圈,崔钧脸不红气不喘,道:“比如张让,张侯爷。”

“买卖官爵一事由他经受操办,你们只看到要钱又狠又多,但有没有想过背后的原因?”

“王朝府库里没钱了,你们可曾知晓?”

“大汉将士吃不好穿不暖,你们可曾知晓?”

“各地多少灾民需要救济,你们可曾知晓?”

三个可曾知晓问出去,令在场的二代一阵寂静,一部分人思索起其中的问题。

见暂时唬住众人,崔钧就没钱背后的故事说了一通,半真半假。

暗暗点出,王朝缺钱缺到要买卖官爵,都是别有用心之人在捣鬼,他们想造反,如同黄巾那样。

大帽子先扣上,陛下买卖官爵,张让实际操作,是在和这些有心人抗争,实属无奈之举。

这一过程,把张让塑造成冲锋在前,专业背黑锅的形象。

崔钧清楚在场肯定有张让眼线,刚刚好。

“所以,要想配得上伏寿,最重要就是忠君爱国。”

“我能成为执金吾,说明陛下对我的信任。”

“我崔钧,是个忠君爱国之人。”

说到这里,崔钧观察起周围的反应。

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先丢出,谁都不敢说忠君爱国四个字的不是。

至于那些认为张让误国误民的,敢在公开场合说?

他崔钧不怕被贴上张让一党的标签,没几个月董卓进京,都要变天,必须在这之前捞足资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