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为纲、市场为目,能够更好地保持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保持科技进步,保持财富创造效率的提高。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市场?管理就是规划、调整;市场就是商品交换的体系。规则要政府制定和调整,在规则之下,企业可以自由竞争,而不是连规则都由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生成。市场的体系越健全、越合理,财富生产和交换的效率就越高。其实全世界都在搞计划经济,奥巴马有奥巴马的计划,特朗普上台了又要推出特朗普的计划。奥巴马不批的输油管道建设,特朗普上台后马上开工建设。只要货币发行权在国家手里,就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市场经济,是劳动创造财富的自由和权力,而把劳动往哪些领域引导是管理。怎么规划,怎么激励,怎么调整,是由国家管理的。应以管理为纲,市场为目,纲举,则目张。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家庭,都应先有好的规划,再有好的执行和调整。正因为有时候计划会赶不上变化,所以要着眼当下,放眼未来。开车出门时,无法知道每一条路后续会不会堵车,只有根据路况及时调整才能既安全又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线和速度,这本身就是规则的一部分。
两个事物如果互相减效就不能放在一起,如果互相增效则可以放在一起。市场竞争和政府管理,这两者是互相增效的。
种玉米,种多少面积可以调控,有良种就要用,但哪颗玉米长得高哪颗长得矮那就不用管了。
一片玉米地,不是说一颗都不能倒,也不能因为害怕其中一颗要倒而对所有玉米都不浇水或都大水漫灌。就像银行,不能因为担心一两个企业的坏账而对大部分企业都停贷、限贷。
不加强管理,不统筹规划,哪有稳定?哪有效率?市场是管理之下的市场,是统筹管理之下的自由竞争,而不是乱竞争。种地的种子、肥料、行距、株距都是由管理者决定的,而每棵农作物互相之间的竞争,谁能长得更好,则不用管理。
很多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能解决。
不要老是市场、市场、市场,一味地盲目信任市场的调节。唯有管理才能高效、安全、稳定、快速,有更好前瞻性,并且更加利国利民。一个产业的发展,是管理出来的,而每个企业的竞争则是市场行为。比如商品房市场是规划出来的,原本中国是没有商品房买卖的,而各个开发商之间则是相对充分竞争的,互联网行业、新能源行业也是如此。
宏观上组织者规划好,顶层设计要好,要有个好的纲;微观上个体之间充分竞争,谁贡献越多就获得越多,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吃大锅饭。
我们是大政府、大市场,政府调控、统筹规划,市场发挥作用。
管理是为了提高效率,但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依靠管理,很多环节是要放给市场的,只有放给市场才是高效的。管理是纲,市场是目,纲举目张,纲不能面面俱到,而应是提纲挈领。
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当然也是需要的,政府主要协调的是企业公平竞争之外,企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管理是纲领,具体的分支和细节还是要市场去完成。宏观要规划好,而微观要搞活。
竞争让一个企业更有活力、创造力和资源优化力。一个行业,不能过度整合,企业间的竞争越激烈,行业的发展越快。
一个社会在微观层面要有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市场自身能够实现优化配置的,可以让市场来,比如货币适度宽松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在竞争过程中自然而然会让钱流向效率高的地方;而某些领域,市场的效率可能比较低,则要靠政府直接投入或引导,比如直接建高铁,引导慈善家建学校。
相对平稳的时候,主要靠市场调节,比如多空比例5:5或4:6时;而相对极端的时候,则需要靠政府调控,比如10个人全部看多,或有10个人中9个人看多,这时行政化调控更有效,也更利于减少后续风险。其实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出手调控市场,只不过大部分时间没必要出手,就像农业的水利设施都已经修建好了,要不要放水,放多少水,应看庄稼的生长情况,如果不放水庄稼都长得很好,那就没必要放水。
单个行业,平时主要靠市场调节,重要的时刻需要政府的管理调控;整个经济的景气繁荣,则主要靠国家的规划、调控、管理。
经济结构有问题,这是永远的问题,只能在动态中平衡,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结构,不可能一次性调到位、调到最合理。合理的经济结构由政府管理为指导,市场自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