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言道:“在其位谋其政,你是顺泰县百姓,你有冤枉理应向知县大人鸣冤,何故越衙上告?你可知越衙上告,首先有罪,要打四十大板,本官才会听你诉冤?”
田老头磕头:“小老儿不知道,只要能伸冤,即便打死,小老儿也不惧。186txt.com小老儿也听说过,凡是百姓检举通倭窝主,不仅无罪,反而有功,小老儿不求有功,只求大人替小老儿伸冤报仇!”
王子腾一惊:“你要检举通倭窝主?谁?”
田老头抬头盯着余化鲤:“小老儿检举二十五前顺泰县知县余化鲤,他包庇私通倭寇之窝主,与通倭窝主沆瀣一气,伙同倭寇杀害我一家上下三十余口,并在事后,包庇通倭窝主汪名望强占我家良田一百五十亩。大人若是不信,可查证官府鱼鳞册,看看二十年前,玉竹山下一百五十亩良田属于谁家。”
余化鲤没想到这个白发苍苍的泥腿子,竟然将矛头对准自己,顿时大怒:“你休要胡言乱语,本官都没见过你,你为何诬陷本官?说,是谁唆使你?你可知道,诬陷朝廷命官,祸及满门?”
田老头也是个横的,他昂头对上余化鲤:“只要把你这个喝民血,食民膏的蛀虫告倒,小老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贼子,你问是谁指使我,告诉你,是我一家三十口冤魂!是顺泰县成百上千的冤魂!”
王子腾在上一拍惊堂:“肃静!”
余化鲤见王子腾并未斥退田老头,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顿时横眉怒对王子腾:“我说今日怎么眼皮乱跳,却是你们合伙子想要整我,本官行的正,坐得端,任凭你们鬼魅魍魉,只管使出来,看本官怕不怕你们!”
王子腾一笑:“余大人,你是不是太心急了?本官还没开始审案,你怎知道你自己必输?莫不是你心中有鬼?”
余化鲤顿时气结:“本官问心无愧,何来有鬼?”
贾琏这时发话:“既然无愧,那就坐下吧。”
王子腾再拍惊堂木:“田尚志,本官问你,你可知诬告反坐?”
田尚志答道:“知道,草民有铁证在手,不怕反坐!”
王子腾言道:“你有何证据,当堂奏报!”
田尚志言道:“小民的证据就是余贼家中偏房汪氏,还有她膝下那五岁的孙儿!”
余化鲤这才惊慌起来:“你胡说,我的如夫人明明姓路!”
王子腾颔首:“是啊,他家如夫人却是姓路,众人皆知啊?你怎说她姓汪?”
田尚志冷笑:“汪家女出过洋,号称什么露易丝,其实,她姓汪,是汪家二十五前宣称暴病而亡的庶出女儿。小民还知道,这个偏房夫人在五月间大人通缉捉拿汪家余孽之时,出钱买命,用买来的孩童换下了汪家五岁的孙儿,如今此子正养在那汪氏膝下,大人只需发兵捉拿汪氏,一问便知端倪!”
第207章207捉虫
王子腾一笑:“在问题还没搞清楚之前,不能用捉的,还请请吧,王庆阳何在?”
王庆阳是王子腾的侍卫统领,闻言问道:“标下在。”
王子腾掷下捕字签:“去藩台衙门把布政使如夫人汪氏,以及她的小孙子请回来,记住,客气点!”
余化鲤闻言真是摘心摘肝一般悲痛,手指王子腾怒斥:“我乃朝廷封疆大吏,里不过九省检点,巡查军务而已,你有什么权利审讯本官?”
王子腾起身冲着北方一拜:“本官奉命出京督察军务,重点是配合闽浙地方官抗击倭寇,铲除通倭资倭的窝主与败类。如今有人状告你通倭,拘押审查,正是本官职责所在,所以,在没查清楚之前,还请余大人配合,否则,本官将以干涉公务之罪参奏你。还请余大人好自为之。“这一说,余化鲤的疾言厉色花去大半,他还是没有私心,拦着王庆阳,眼睛看着王子腾:“你一定要这样不顾同僚之情,赶尽杀绝吗?”
王子腾某种厉色一闪:“若你与倭寇没有牵连,本官不仅替你洗清名誉,还会上门赔罪,也会接受你的参奏,何来赶尽杀绝一说?还请余大人慎言。”
随即,王子腾冲着在场十一位县令以及各县三老拱手:“为公平起见,本官决定公开审讯此案,在场各位都可以到场旁听监督,但凡本官有一丝偏颇,随便大家参奏。”
贾琏也在这时出言:“参奏的奏章交给本官,本官替你们八百里加急寄送京都,保证奏折在三日之内呈现在陛下的案头。”
翁婿二人一唱一和,一众官员哪敢龇牙,齐齐躬身:“下官岂敢!”
余化鲤闻言却是一惊,好巧不巧,他几个月前曾经打过贾琏的黑报告,却被陛下留中不发,难不成这事儿被贾琏知道了,这才摆下了‘红薯宴’?
余化鲤真是后悔莫及。
当初他听如夫人之话,派人带了十万银子进京打点,谋求的就是闽浙督抚之职,一旦成功,这闽浙就是他的后花园菜园子。孰料,却被贾琏这个黄口小儿横插一杠子。十万字打了水漂,他还不敢龇牙。
因为,他的银子送给了三皇子。太、祖爷早有家规,大臣私交皇子,以谋反论处。这是灭门之罪。
虽然,余化鲤亲眼看过许多闽浙百姓一夜灭门,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一夕灭门。
此时此刻,他真的后悔了,当年不该饱暖思淫、欲,少年轻狂!
事已至此,后悔已晚,他也只有寄希望如夫人能够顶住压力,打死不认罪,否则他一家老小再无活路!
不说朝廷的律条,直说闽浙百姓的口水也能把他淹死。
布政使衙门就在苏州府,不过两个时辰,王庆元已经将布政使衙门一干人等悉数羁押而回。
实在是他不认得那个是汪氏,也害怕这汪氏再次李代桃僵,只得把布政使衙门的所有女眷,悉数请了回来。
真是的请,他一没捆绑,二没打骂。唯独一条,必须前来做客,不想做客也得做,其余秋毫不犯!
这位如夫人一下车,所有的官员都愣住了,此女一身紫色的襦裙,这没毛病,可是,她头上却佩戴着八尾挂珠金凤钗。这是诰命夫人的装扮,一个如夫人,何来的诰封?
却说汪氏牵着一个五岁的孩童下车,并不为众人的惊叹而慌张,那气势比凤姐这个出身豪门总督夫人的气势也不差分毫。
她上的堂来不卑不亢,见了余化鲤并不吃惊,反是微微欠身:“妾身见过老爷!”
随后,她傲然卓立堂上,冷笑:“未知王大人这样的大动干戈,把妾身请来,却是为了何事?”
王子腾岂能跟她之气斗嘴,抬眸看了眼王庆元。
王庆阳上前缴令:“布政使衙门一干人证,悉数请到。”
王子腾冷眸看了眼汪氏,问道:“布政使夫人何在?”
王庆阳道:“标下去往藩台衙门请人,并未发现有其他夫人存在。标下觉得奇怪,一路之上询问了余府管家,却说余夫人在二十年前因为被这位如夫人排挤的无立锥之地,与余大人析产别居了。之后,她回娘家去了,她娘家就在富春江畔,从此再没回过闽浙。余夫人脚下只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由娘舅发嫁,儿子耕读,却没再参加过科举,据说是这位余夫人不许他儿子科举做官,说是男人莫做官,做官黑心肝!”
析产别居?
王子腾看着余化鲤笑道:“明轩兄风流归风流,还是不敢公然挑战律条,也得亏你有所敬畏啊!”
余化鲤闻听此言,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
这时王子腾转向汪氏:“有人状告你乃汪家余、孽,二十五年前为了勾引顺泰知县余化鲤,成为汪家通倭的保护,伞,假作暴病而亡,其实偷偷进府做了余化鲤的小妾,是也不是?”
汪家死绝了,她是不是姓汪已经死无对证。她的奶姐已经隐秘乡间,谁还能证明她的存在?
汪氏勾唇讥笑:“胡说八道,我乃被倭寇残害的孤女,根本不知道家乡何处,竟然有人认得妾身,妾身到想见见,或许能够找到家人也未知。”
王子腾一笑:“果然是读书明理。”一拍惊堂木:“带人证!”
但听外面一声喊:“人证上堂!”
堂上走上一汆子七个人来,两男两女,三个孩子。
四个大人进来就跪下了。
三个孩子却跟汪氏手里的孩子拉呱上了:“九少爷,我们家小文呢?他不是跟你一起上学堂吗?怎么你来了他却没来?”
九少爷惊恐的一躲:“我不知道,我不是什么九少爷!”
汪氏眼中惊慌一闪而过,狠推一把那拉着他孙子的丫头片子,厉声斥责:“你们是谁家的孩子,竟敢如此说话,可知我们是谁,我们老爷可是布政使,浙江的行政要员,你们说话可要三思!”
小丫头没提防,被推了一个屁股敦,顿时疼的眼泪直打转,却是不敢再做声。
这时候,那跪着的青年妇人却哇的一声哭了,搂住小姑娘:“姑奶奶,您还要怎么样?”
汪氏眼中厉色一闪:“啐,你这个穷鬼讨饭婆,胡攀什么,谁是你姑奶奶?你搞清楚,我可是布政使家的二夫人!”
地上老婆子忽然爬行几步,啪啪打了儿媳妇两个耳刮子:“你不过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当初倭寇横行,若非我们家,你早就死了,在我们家过一日你都是赚的,还有什么不满意?”
青年女子哇的又哭了,小丫头也哭起来。
王子腾看着老婆子表演,心里冷笑,能够把孙子推出去顶死的婆子果然不一样。王子腾以为这一家人逃脱了,没想到却落到贾琏手里,说明是这是上天的安排,要叫恶人恶报。
王子腾一拍惊堂木:“肃静,再敢喧哗,堂威不饶。”
王子腾忽然冲着小丫头招手:“丫头过来,告诉爷爷你弟弟去了哪里,爷爷说不定可以帮你找回来哟?”
小丫头闻言猛的抬头:“是真的吗?爷爷能帮助桑叶找回小文?”
王子腾点头:“或许可以找得到。”
小女孩霍然起身跑到王子腾跟前去了:“爷爷您说真的吗?”
王子腾点头:“嗯,你叫桑叶,你弟弟叫什么?为什么不见了?”
桑叶点头:“我大弟弟叫桑文,六岁了,上半年我奶奶说要带我弟弟去城里上学,给汪家九少爷做伴读。可是,弟弟一走就没回去了,我娘天天的哭,她想弟弟了。“王子腾颔首:“你没认错人吗,他们家不姓汪呢,他们家姓余啊?”
桑叶儿有些迷糊,掰着手指头算着:“奶奶说姑奶奶嫁给了余家,小文去给汪家的孙子伴读,等于就是给余家面子,咱们家以后靠着余家就能大富大贵。当时,妈妈舍不得小文,抱着小文哭了半夜,可是,还是被奶奶把小文哄走了,说是去城里给小文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以后天天吃白米饭呢。当时,我也想去,我阿奶却说女孩子不顶事,换不来白米饭吃!”
这个时候青年女子已经哭得快断气:“小文啊,我的儿啊,你还那么小,疼死娘啊,娘没用啊,你下辈子投胎要长眼睛啊,别再投错胎,被人当成猪狗一样买银子花啊……”
这时候,王子腾命人把几个孩子带下去了,然后再拍惊堂木:“桑梁氏,你还不交代罪行,难道要本官动大刑吗?”
桑梁氏就是汪氏的奶姐姐,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汪氏出洋,返还了奶娘与奶姐姐的卖身契,让她们回乡当地主。
梁氏后来嫁进桑家,因为她有田有地有人脉,婆家根本不在她眼里。尤其后来汪氏嫁给余化鲤,成功洗白身世,梁氏更加不可一世。家里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因为她总能给家来弄银子,大家伙子吃好喝好穿得好,夫家也只有忍受。
等她婆婆去世,梁氏根本就在家里一手遮天。
她儿媳妇其实是桑家姑奶奶的女儿,因为家里被倭寇残害,若非她从小许给了梁氏之子,他儿子也喜欢表妹,梁氏根本不会认这门亲。饶是如此,在儿子绝食抗争下娶回去的儿媳妇,她也是想打就打,张口就骂,成日间孤女,短命鬼儿的乱骂,直到儿媳妇生下长子小文之后她才认命。一家人才和睦些。
结果,这一时的和睦在上半年被打破了。
梁氏带着大孙子进城说是去读书,结果,一去不回返。先时还谎说读书没时间,后来儿子媳妇逼迫的紧了,又说是出门游学了。后来,汪家出事儿的事情传到乡间,一家人才知道受了骗。追逼梁氏,她才哭了,孙子被当成汪家人误杀了。
他儿子不死心,要去官府追查,走余家的门路,结果却在余家看见本该已经死了的余家之子。
他儿子不傻,这一下还有什么不明白,一家人顿时分崩离析。
但是,梁氏保证,余家今后会提携桑家成为闽浙的名门。他儿子这才认命,虽然膈应他妈,还是回头劝说媳妇息事宁人。毕竟他们还有几个孩子,牺牲一个,幸福一大家子。
前些日子,梁氏这个婆子警觉有人监督她们家,这才星夜投奔女儿家。
谁知道,当初他们结亲没查清楚,把女儿嫁给汪家仇人。导致今日自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