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有些不赞同,“你大姐寄给我们书,想必已经想到这些了,功劳是什么她和荣安若是在意,我们还看得到这些书?他们是希望这个稻谷尽早出现。kanshuchi.com”
“我觉得爹说的没错,大哥你将来想要走仕途吗?”严青朴站起来,“我发觉我对做官没有兴趣,我想跟船出海走走。”
“我还没做好决定。”严青禾皱着眉头,注意力集中在严青朴刚才说的话上,“你想出海?别看现在出海热,实际上危险得很,你想让爹娘担心呢?”
“大哥,别把话题转到我身上,我有分寸的,起码也要再等几年我长大了再说。”严青朴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继续讨论要怎么做才能完全照着书上来吧。”
严父看着斗嘴的儿子,脸上笑眯眯的,对于他们他并没有很大的要求,只要不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注意自己的安全,他其实都是很开明的。
“青朴,去把刘叔请来,哦,还有里长、一升叔。”严父从来就没有保密的意思,而有些东西有了里长以及门路多的严一升的帮助,会更顺利许多。
看着两个儿子分头去叫人,而严青茶早就拿着古青娅从京城寄回来的东西到一旁傻乐去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对她比较疼宠,所以只要不是大事,她一般都不会主动去参加。
古氏走到严父的身边,看着他伸手仔细地抚摸着那基本蓝皮的书本,“我们研究这些,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身为一个妇道人家,古氏并不识字,但也知道亩产翻倍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将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暴,她怕他们家抵不住那些未知的恶意。
“你放心,等商量之后,我们就直接将事情上报给县太爷。”严父知道能让自己过手的东西,女儿和女婿肯定不会太看重,他也不需要知道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只要知道这么做能够造福他人就对了。
“青娅有说吗?”古氏看的到底不够远。
“她没明说,不过很明显了,她放手让我们做呢。”严父脸上挂上一丝笑容。
古氏一想到女儿和女婿现在所处的环境,的确没有条件来研究,而真的让他们去种田,只怕也是手忙脚乱的,而最好的人选的确是丈夫无疑了。
“那你们好好做,定不能让那些贼人给学了去。”古氏想来想去还是有些不安,“你们研究后,让青禾把书给背下来,然后你们就把书给烧了。”
严父有些可惜地看着这些书,心里很是舍不得,但他们的确舍不得将劳动成果转手他人,不管如何,首要功臣必须是自家才对。
不过想到青娅那边会有备份,严父也狠了心,“就听你的。”
其实刘父现在在村里的地位隐隐有超过里长的趋势,不过他不喜欢在村里走动,喜欢埋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加上家又比较偏僻,村里人想来个饭后串门都显得刻意,所以大体上他还是很安静的。
里长跟着严青禾边走边说话,路上就碰到了严一升,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疑惑。
“里长伯伯,一升叔,这次的事很重要,希望您们不要说出去。”严青禾严肃地说道,“等会我爹会说的。”
几人在严家一碰头,看到了刘父,里长和严一升心里大约有数,应该是类似苞谷的事情,心里忍不住有些高兴。
苞谷现在在三化县也是大面积种植,屋前屋后,只要是有空地的都不放过,有的人甚至在桑林里间种,总之,再配上地瓜,交完税后,大家的温饱都是没问题的。
严父将书房关好,然后将几本书放到几人的面前,特别翻到介绍亩产翻倍内容的那页,不意外地看到几人惊讶的神色,他轻轻咳了一声,“现在,我们要商量的就是这事。”
第301章
端午节过后,七皇子被正式册封为齐王,并于五月十五再次出海,这次出海规划了很详细的路线,与之前的不同。
之前绕了一个大圈,并且遇上风暴又出了意外,加上对海上环境的不熟悉二滞留了一年,而这次不同,顺利的话,年底可以回来一趟,若是走得再远一些,明年三四月也能够回来。
临行前,陛下和齐王都举行了盛大的祭海仪式,同一时间,各地的海事局也做一样的事情,大海蕴含着无数的宝藏,但也是危险的,稍不注意便会被夺走生命。
而这次祭海仪式,姜荣安所处的位置很是让人深思,以他的品级,完全是很靠后的,但他竟然就在期望身后不远处,这说明了什么,能坐上手头的位置的人都不是笨蛋。
而七皇子对姜荣安的贡献也没有特别瞒着,有特殊渠道的人都知道姜荣安对出海的路线以及各种情况预见及其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划,按照他做的规划,不仅时间上会节约许多,安全性也上升非常多的。
姜荣安没有告诉古青娅的是,其实在祭海之前,齐王私底下就召见他,问他是否愿意一同出海,他以古青娅还怀孕的理由拒绝了。
实际上,姜荣安觉得如果他真的要出海的话,也要带着古青娅的,尤其是跟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话。
他从来都不会小瞧自己的妻子,古青娅绝对有这个能力去应对那些事情。
不过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因为在孩子还未成长能够独立以前,他们绝对不会远行的。
号角声响起,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挂起风帆离开港口,渐渐地消失在海面上,在码头上送别的人们,分别发出赞叹声,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希望。
在那些船只的上面,或者载着他们的亲人,或者他们的财富,也许是其他东西,总之对大部分人来说,远航的出现给了许多人希望。
这让许多看到,出去闯一闯,也许就能够捞到本钱,回来能够做一个小生意,每个人心里的打算都是不同的。
但是这些对古青娅以及严家人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有更需要关心的事情,出海对他们来说一个开拓眼界的途径,带着一颗投机的心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而这时古青娅并不知道自己寄回去的书给家里人多大的惊吓以及惊喜,并为此作了种种的计划。
天气渐渐闷热起来,古青娅感觉有些不舒服,感觉坐也不是,躺也不是,睡都睡不大好。
姜荣安想说花些银子去买些冰块回来,放在屋里降温,好让古青娅觉得舒服些。
“不要去买冰块,太贵了,我们耗不起。”古青娅拉着姜荣安,不让他去弄这个,“井水一样有用的,没必要花那个钱。”
姜荣安舍不得古青娅辛苦,“要不我在藏书阁找一找,看是否有什做冰的好法子?”
古青娅摇了摇头,“后日就是夏至了,你们也休沐罢,京城的习俗好似是要吃面,你想要吃什口味的,我让厅婶去做?”
“我不挑,你看着做,我给你扇扇子,快睡吧。”姜荣安盘着腿,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不敢扇得用力,都说避风如避箭,就因为许多邪气都是随风而致病的。
看着古青娅的呼吸渐渐平稳,姜荣安闭眼进入藏书阁,问青纱整理了制冰的类似书籍,还真给找出不少来,但那些名称看起来实在是陌生。
随手挑了一本,姜荣安研究了一下,是有方法的,不要要准备的东西有点多,制造出来的冰也不能吃,不过用来降温却是搓搓有余了。
睡了一觉起来,古青娅没看到姜荣安的身影,别看时辰还早,他说不定已经出门去翰林院了。
“夫人,这是萧家三小姐送来的林檎果,我帮您洗一个尝尝?”程水指着墙角的一大筐红色的林檎果说道。
古青娅刷完牙,有些意兴阑珊地坐在桌旁,“没啥胃口,让姜秀研究下再放到井里镇一镇。”
“都说酸梅汤很是解暑,夫人要不让姜秀试着做一做?”程水建议道,古青娅不耐暑热,他们这些伺候的人也跟着急,这才要夏至,这天气起码要持续两个月才完。
“山楂孕妇不能吃,再说罢。”古青娅打了个呵欠,上午还不热,她吃了东西想再眯一会。
“夫人请怪罪,我不晓得山楂不能吃,以前有见邻居的吃过,就以为您也能吃。”程水略惶恐地说道。
“这个不怪你,山楂味酸,有些孕妇喜酸,却不知这东西有行气破滞的作用。”古青娅摇头,端起厅婶特意熬的苞谷大米粥,胃口难得的不错。
“等会去拿纸笔,把我昨日写的给抄录一份。”古青娅放下碗,摸了摸肚子,打发程水去备份,自己准备给肚子里的孩子读书呢。
其实很容易就知道孩子的性别,大夫轻轻一摸就能摸出来,古青娅已经知道是女儿了,所以读的书也有不小的偏性,有时候也会说一说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给女儿听。
摸着肚子感觉到那个个小凸起的时候,就像是女儿对自己的回应,古青娅感觉非常的满足,本来有些惧怕生产的阵痛的,现在忍不住期待起孩子的降生。
姜荣安其实是有些郁闷的,他也很想跟还在肚子里的女儿打招呼,读书说故事给她听,但是他天天早出晚归的,回来的时候女儿都不动了。
一直到现在,他就趁着她在肚子里活动的时候摸过两次,每次听古青娅说今日女儿踢了几次,活泼不活泼的时候,他都非常的羡慕。
夏至这种节气,许多人都会聚在一起聊聊天,吟诗作画或是赏荷解暑,姜荣安一点兴趣都没有,统统都拒绝了,就想留在家里陪着妻子,给未出世的女儿读书讲故事。
有人或许觉得姜荣安这样子很没有男子气概,害怕妻子很不像话,但在他看来,这才是一个顾家的男人该做的事情,如果他自己都不想经营自己的家,那谁能够呢?别人的想法又关他什么事情呢?
再说了,那些玩乐什么时候不能做,为什么非要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去做呢,孩子出生前只有这么一段时间,他能够好好感受下胎教的乐趣,实在没有放弃的理由。
第302章 召见
“这是什么?”古青娅看着碗里一个个绿色的疙瘩,很是好奇地问道。
姜荣安伸筷子夹了一个放到嘴边吹了吹,“娘子,你尝尝?”
古青娅看了姜荣安一眼,伸手咬了一口,入口感觉有苦涩,但是嚼了几口之后感觉苦涩味散去,有种特殊的甘甜在舌尖跳跃,她两眼一亮,“这是用什么做的?”
“一种叶子绞汁加入面里,我本来想试着做面条的,结果只成这个了,娘子你就凑合着吃罢。”姜荣安说着又把筷子伸到古青娅嘴边。
古青娅听了先是一愣,而后露出一抹笑容,一口一个地吃起来。姜荣安并不是那种秉着君子远庖厨的人,当然他也不会特意去锻炼厨艺,但做点粥汤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味道不错,你也尝尝。”古青娅抓住姜荣安拿筷子的那只手,凑到他的嘴边。
姜荣安吃了一个,舀了一汤匙汤,“来,喝口汤,闺女可不能嫌弃爹的手艺不好啊!”
古青娅睨了姜荣安一眼,乖乖地张口喝汤,“这才几个月,闺女能听到听到才怪。”
姜荣安瞅着古青娅的肚子,眼巴巴地问道:“怎么还不见她动?”
“月份还小,哪会动那么多,再过两个月,就踢得厉害了。”古青娅将一碗疙瘩汤给吃了个精光,觉得挺满足的。
“今个儿夏至,你真不打算出去走走?”古青娅还是关心姜荣安的人际来往的,尤其是之前祭海一事,关注他的人就多了许多,不少人都主动攀谈。
或许陛下那边还没有一丝,但大家都觉得姜荣安肯定是留在京城往上升,即使是外放也是在京城周边的地区,并不会太远。
“难道我留下来陪娘子不好吗?”难得的休息日,姜荣安也不想浪费在应酬上,平时也没少应酬,完全没必要赶着。
“你没问题我肯定没问题的。”古青娅扬起一抹笑,打了个呵欠,又想睡觉了,好像有姜荣安在身边,她会睡得更好一些。
姜荣安看着眯眼又睡过去的古青娅,将碗筷递给一旁的程水,自己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几番研究之下,他觉得要改变交通方式首先得有个循序渐变的过程。
若是突然间出现了难以理解的东西,百姓们不是欣然接受而是恐慌,这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事情。
所以第一件事,姜荣安就想要对造纸术进行改造,藏书阁内太多的书了,即使未来那些高科技有许多,但并不代表他所处的时代就不行了,况且纸张还分类别和等级的。
解决完纸张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印刷的事情,对比未来那些一个按钮就能快速完美地打印,现在的技术的确教人头疼,能够改进的的确不多。
但姜荣安很清楚,他想要实现的许多事情,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