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师母说说话。525txt.com”纪骁生压低了嗓音,从他的熟稔语气来看,对这萧府是非常熟悉的。
“这……”古青娅犹豫,初来咋到,即使有纪骁生带着,也不好四处乱跑吧。
正想着,就见前方一个头上只一根紫色木簪的老妇带着两个婢女走过来,见到纪骁生她一点也不惊讶,“生儿来了,这位是?”
“她是姜荣安的妻子古青娅,这回陪着一同前来。”纪骁生介绍的同时,古青娅已经迅速朝老人行礼问好了。
萧夫人似乎对古青娅的知礼很满意,点了点头,作为一家的女主人,当然知晓客人是谁,而刚才小厮拿来的礼物,让她对这小两口更有好感了。
“你们且先等着,我给老头子送点喝的。”萧夫人说着,径直走到书房门前,亲手从婢女们手上的托盘端了两个白色的盅罐进去。
换到另一个小厅,镂空的门窗外是开始冒有葱绿的院子,其中间杂着一些造型奇特的石头,以及扭曲长着的盆栽松树。
古青娅悄悄地收回视线,看着自己面前的茶杯,萧夫人就坐在对面,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第229章 想法
“青娅,来京城还习惯吗,北边天寒地冻的,跟南方相差很大。”萧夫人一副闲聊的模样,身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普通的老妇人。
但是古青娅能察觉出一点不同来,但真要说是什么不同,又讲不来,“挺不习惯的,太冷了,这个时候,家里应当准备要熬蚕了。”
“的确是,北方就养不出南方那么水灵的蚕,还是南方好啊。”萧夫人似乎很是感慨。
古青娅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要怎么接下去,她接触过的人少,也玩不来话里有话那一套,萧夫人现在是在跟自己闲聊,还是要让自己说什么?
想了想,古青娅就顺着萧夫人刚才的话说下去,“蚕比较娇气,挑剔了些,每到熬蚕,我觉得我娘都要老好几岁。”
“虽说北方也有蚕,直接住树上,皮糙肉厚的,产出的丝就是不如南方来的好。”萧夫人笑眯眯地说道,“去年冰玉蚕丝在京城很红火,你送的那匹丝绢,实在是太贵重了。”
“冰玉蚕丝的产出不高,不过我娘是主要负责人,每年熬蚕有能有两匹做奖赏。”古青娅想到纪骁生说的,萧夫人很怕热,估计这冰雨蚕丝绢送到她的心坎里了。
纪骁生在一旁补充道,“姐姐也太谦虚了,冰玉蚕离了婶子的手哪能养那么好?”
“哦,这里头还有故事?”萧夫人显得非常的感兴趣。
古青娅有些无法理解,倒是一旁的纪骁生帮自己开口了,添油加醋说了不少话,把古氏给夸的那叫个技艺高超,身为古氏的女儿她都觉得有些脸红。
而书房中,对弈了一阵,姜荣安就拜在了萧老的手下。老爷子喝了盅罐里的汤水,瞪了姜荣安一眼,“把它喝了。”
“多谢老师关爱。”姜荣安淡笑,小口喝完了,有一股淡淡的药味,他还喝不出来加了什么。
“你的卷子,我特地调出来看了,怎回事,还能看错题目?”萧老说话毫不客气,若是不看题目,姜荣安写的完全能够得高分,可惜的是离题了。
姜荣安摇摇头,“我也不晓得,写完的时候才发觉,那时也没时间了。”
萧老未多加责怪,他活到这一大把的年纪,看错题什么的也不是第一次碰到了,有些事就是道不清说不明的。
“来京城这么久了,都不晓得来找我?”萧老开始找姜荣安算账,眼前的年轻人不是自己门下的学生,但好歹指导过的,心里还是很欢喜的,这个年纪的少年,能这般稳重的不多。
不是说不想收为学生,而是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多方面关注着,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不过没名义上的那些东西,并不代表不能指点一二了。
“学生知错了。”姜荣安很清楚,说什么借口都是没用的,他真有心,哪里还会找不到地方?
萧老斜睨了姜荣安一眼,还是有些许的不满意,姜荣安见状,忙将随身带着的袋子打开,将里头的两本拿出来。
“这是学生偶然得到的书,重新抄录的,想着您应当有兴趣。”姜荣安双手捧着两本书,恭敬地奉上去。
萧老哦了一声,眼底满是好奇,到了这地位,加上他的喜好,不乏有学生为自己收集些未曾流传开的书籍或是其他版本,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大铭朝有的书,他这边都有备份。
萧老没有说话,拿过书本,先是看了一下书名和作者名,然后抬头夸了姜荣安一下,“字有进步。”
说完,萧老就专心地翻阅起来,作者是陌生的,朝代也是,其中一本的内容大概是在记录一些奇人异事,另一本倒是有些许深度,讲的是家训。
萧老并不猎奇书籍,年纪大了,看法跟以前也不一样,这两年他打算写一两本书,才起了个头,看到姜荣安这两本,他脑中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想法。
人老了,最关心的就是子孙后代的事,名誉什么的都无关紧要,而什么能让后代代代受益,毫无疑问的肯定不是金钱荣誉,而是在人生旅途中该如何选择的学问。
“不错。”萧老将书本放到书架上,看着一旁恭敬立着的姜荣安,“今天在午膳就在我这边用,走,给你师母问好去。”
期间,萧夫人又挑了其他的话题,三人聊得还是很开怀的,而后就看到萧老和姜荣安一同缓步走来。
“聊什么呢?瞧把你高兴的。”面对萧夫人,萧老的面容柔和了不少。
“跟青娅聊天呢,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萧夫人起身,将萧老扶过来。
古青娅早在看到人的时候就起身行礼了,心里有些惴惴的,悄悄地看了姜荣安一眼,他没被训得太惨吧。
“骁生,我考考你,看是否用功了?”萧老笑眯眯地看着纪骁生,“看起来瘦了不少,练武去了?”
萧老的脸上有些不赞同,“你的性子本就躁,练武这不是变本加厉吗?多读书,好好修身养性。”
“老师说的是。”面对萧老,纪骁生也得收起爪子,乖乖巧巧地听训。
萧夫人见萧老有话要和两个年轻人说,看着古青娅笑道:“青娅,你跟我一道厨房吧,定下午膳的菜式。”
萧夫人和古青娅不在了,萧老的脸色就严肃起来,“骁生,你是打算跟着七皇子吗?”
“今年,陛下打算加大对海外的发展,重新划定分界线。”就是不知道太子和七皇子出了多少力,这不知道是多少年能完成的事,关键是,北边和东北也要挪动,不过这一些是不能说的。
纪骁生也没瞒着萧老,他是皇子们的启蒙老师,忠心是无疑的,“嗯,陛下是被说服的。”以现任陛下的保守,还是以就交流做生意为主,但很显然的,有野心的太子和七皇子并不这么觉得。
萧老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帝王家的决定,他一个夫子还能多说什么?
姜荣安在一旁听着,本来还有些一头雾水,但想一想七皇子的野心,也能猜测好几分了。
不过这些都没他说话的份,听着就成,未来的事,谁又能预料呢。
第230章 喜事
姜荣安知道刚才萧老和纪骁生说的话其实不是什么秘密,他跟了一年,多少也能猜测七皇子的目的,就是不清楚为达到这个目的的具体过程而已。
他听得出来,萧老是不赞成七皇子的想法的,却没有上谏,也许他很清楚这并不会有用,反而可能引起上位者对萧家的反感。
在萧府用完午膳,萧老要午休,他们就趁机告辞,纪骁生沉默了一会,对姜荣安说道:“老师是个爱才之人,你若是有想不明白的问题,尽可写信求教,平日里有心收集些偏门冷门的书籍,便是最好的孝敬。”
姜荣安点点头,感激纪骁生的提点,“多谢。”
纪骁生哼了哼声,扭到一边去,要不是为了古青娅,他才不会管姜荣安怎么样呢?
远远的,姜荣安就发现他们那条巷子有不少马车,而院子门口似乎很热闹,心里不由很是奇怪。
纪骁生让马车在巷口停下,只瞅了一眼就说道:“当是你们中有人中了三甲之一了,恭喜了。”
姜荣安一愣,心里也有些紧张,私心里,他是希望卢易生中的,毕竟是亲戚。
“看来这两日要比较忙乱,熊熊,初五你看是否有空,再过来。”古青娅在心里大约估计了一下,那会应当没什么人来拜访了吧。
纪骁生点点头,眼里颇有些不舍,“姐姐,那我先走了。”
看着马车消失在视线里,姜荣安深吸了口气,“娘子,我们回去看看。”
院子里有许多人,有一路上同行的同乡学子,也有许多不认识的,大家似乎都在说着些恭喜的话。
姜荣安和古青娅站在一旁听了会,还是没听到重点,便往里头挤了下,很快有人认出来是谁,马上让开了条道。
“舅舅,表哥,沈兄。”姜荣安进屋里,先是行礼问好,见在座众人神色都是兴奋的,心里不由微微一动。
“荣安,你们可回来了,山庆中了状元,易生中了榜眼,真是祖宗保佑啊!”卢尚棋很是
姜荣安先是一愣,而后跟两位兄长说恭喜,真是天大的好事儿。
古青娅听了,见温氏和卢易彤不在屋里,心里不由微微一动,悄悄出了门,往厨房去,果然都在忙着呢,也忙上前帮忙。
谁也未曾想过这样的喜事,更没想到前来道喜的人这么多,因此茶水是烧了一锅又一锅,最后人才渐渐散了。
等其他人都走了,温氏将远门关了,悄悄松了口气,脸上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喜意,儿子出息了,总算能扬眉吐气了。
而姜荣安这时候也解释了下今天他和古青娅过午时才回来的原因,当然没有具体说是萧老,只是说去拜访当初出海认识的一个长辈。
既然都金榜题名,那么相应,明日就要进宫觐见陛下,获得翰林院的官职,历经一至三年的时间不等,然后升迁或是外派知县等职。
授予官职后,卢易生才会还乡,祭拜告祖先这一喜事等等,而后再进京正式入职。
不过当天晚上,就有一些京城的富裕人家要上门拜访,卢尚棋却没有接待,有些商贾人士,心思总有那么些不妥。
“我们回去后,应当还在府城待段时间吗?”古青娅想卢家这么大的喜事,姜荣安作为外甥,肯定要在场的吧。
姜荣安点头,心里却想到姜家那些人,心里有些不耐,当他们觉得这个人没有价值的时候,可以避之如蛇蝎,但当他们觉得一个人有价值的时候,可以厚着脸皮粘上来。
“你在不高兴?”古青娅敏锐地察觉到姜荣安的不悦,应该不是嫉妒在作怪,那是什么事?
“姜家人。”姜荣安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他不知道这样的人家为什么能够富裕,是因为祖上有福荫庇佑吗?
古青娅对姜家不清楚,只知晓这不是个有德行的人家,姜荣安这边不喜,她也说不上什有价值的建议,索性保持沉默。
“不说那些让人不高兴的事儿了,娘子,师母给了你什么?”姜荣安得了一块上好的墨块,老喜欢了。
“给了一对紫檀木手镯,成色很好,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紫檀木可不便宜呢,尤其是这手镯雕镂得非常的精致。
“没事,今年新丝出来,我们多送两匹绢布来。”姜荣安笑笑,这些都是相互的。
兑现请纪骁生吃饭的承诺后,纪骁生就走了,临走给了个信物,让他们有事的时候,可拿这个求助。
古青娅本来不想收的,还是姜荣安看不下去纪骁生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做主收下,反正也没有用得上的机会。
不过没过两日,姜荣安和古青娅就听说萧老收了卢易生和沈山庆两个学生,心里惊讶不已,要知道老人可是好些年不曾收学生了,就是不知道他老人家知道自己和他新学生之间的关系时,会是如何惊讶。
离开京城,东西变多了,但是大家的心情丝毫不受影响,而且天气好转,速度似乎比来时还要快,到了府城,也不知是谁得到了消息,许多百姓都来围观。
卢家的门槛几乎要被踩断,几乎是个认识的人都来走了一遭,应付得所有人都要累趴下了。
这是普通亲戚和邻居街坊什么的,等这一波人过去后,知府那边派人送了贺礼之后,就像是开启了什么一般,真个向阳府的内但凡有点名气的家族商铺或派人或亲自送东西来拜访。
而这其中,姜家自然不会落后于人,整个府城谁不知晓他们两家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