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船只,依旧是福姨带着六名充作水手的女弟子,幻婷婷与许小雁也上了船。
船只驶离鄱阳湖,白阑悄悄的潜藏在水底,护送着她们。
师皓先一步去了小桃山,没有看到美桃娘,只见到了卓慕兰与杜月皎师徒二人。
此时,卓慕兰也已成功进阶五品,她们两人师徒情深,并不如何愿意分开,师皓便请她师徒二人,随他一同前往岭南,师徒二人自未拒绝。
因为前往南海,也并不是什么非常急切的事情,而且小雁与幻婷婷那边,要从长河出海口出海,绕东海一大圈,也不可能有那么快。
所以他们并没有太赶,一路上游山玩水,往南而去。
带着卓慕兰、杜月皎师徒二人一同出游,亦是一种享受。
卓慕兰其实与月瑶台一般,年岁上不足三十,未穿道袍,而是换上一身修长的玫瑰红撒花烟罗裙,脑上梳着漂亮的随云髻,举止端庄,风姿绰约。
杜月皎选了一件与师父同色的精美襦裙,梳着百合髻。
因为棉裙的颜色、花纹皆是一样,又束上同色阔带,虽然衣裳本身的样式截然不同,但看上去,宛然便是一对并肩而行的母女。
天下虽乱,但黄山会后,湖广江浙一带,总算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局面。
因此这一路过来,虽然也见到了不少惨状,但并没有到达北方那种处处流民、遍地尸骸的地步。
虽然老百姓的日子依旧是很不好过,但这年头,能够勉勉强强守住一个家,已经是极不容易的事。
不过越是接近五岭,民风彪悍,贼寇流窜,山贼盗匪是免不了的,这个就算是在太平日子,也是如此。
路上总会遇到一些不长眼的,觉得他们男的年轻,女的漂亮,想要来个劫财劫色,最后都被他们狠狠的教训了。
师皓作为男子,一路上自是照顾到她们两个来……杜月皎这两三个月,还跟着他,在江湖上闯荡了几次,卓慕兰对于江湖的了解其实更加有限,还不如她的这个女徒儿。
毕竟以前,遍地都是崇仙门的道观,离开崇仙门,也都有豪门大户隆重接待。
途中,杜月皎见师父与自己的情郎原本没有什么话儿,后来也慢慢熟悉,说说笑笑的。
她自是没有去想太多,对她来说,自然也是希望师父与他的关系,不要太差。毕竟他们两人,一个是她的亲人,一个是她的爱人。
进入梅关古道,却是大雪封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庾岭本就难走,就这条梅关古道,也是盛朝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好不容易修建而出的一条狭小山道,宽不过六尺。
到了这个季节,大雪一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雪,连路都看不到。
好在他们都是中品高手,靠着轻功,踏雪而行,翻山越岭,也不算太过困难。
梅关古道之所以叫作“梅关”,是因为梅岭之上,到处都是梅树。
百里梅岭,梅树遍布岭南岭北,现在又正好是梅花怒放的季节。
于是漫山遍野,处处都是梅花。
这里的梅花又与其它地方的梅花不同,或是纯红,或是粉红,如同少女在唇间抹上的胭脂。
茫茫的白雪间,到处都是摇曳的,或粉或红的梅花,一眼看去,美不胜收,令人感到惊喜。
杜月皎在那成群的梅花间飞掠,这般美景极其少见,若不是刚好在这个季节里,到达这里,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想不到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梅花!”杜月皎兴奋的唤道。
他们游荡而去,前方山势往两侧收拢,梅花也变得拥挤起来,簇拥成群。
拨开那一枝枝遮挡在他们前方的梅花,犹如进入传说中的桃源一般。
再往前,竟又是一片山谷,环形的山谷,周边的落花飞舞而来,在素洁的白雪上纷纷洒洒。
师徒两人手牵着手,在飞红间飘飞。
师皓从她们身后看去,只见梅雪争艳,竟是般般入画,不由得吟道:“路入梅山小洞天;乱红飞处遇婵娟。玉貌花容难自弃;愿作阳台玉雨仙。”
杜月皎往左回过头来,瞅了他一眼,见他看着自己,吟着诗儿,心里喜孜孜的。
只是心中虽喜,但是师父也在这儿啊,明知道师父在这,还对她念出这般诗句,有点不好吧?
卓慕兰往右回头,悄悄睇他一眼,见他看着自己,似笑非笑,不由得脸蛋飞红,又羞又喜。
只是月皎也在身边,你对我念着“愿作阳台玉雨仙”……她会发现的。
师皓看着她们两个各自羞羞的,往他看来的媚态,心情大好。
此情此景,当真是不虚此行。
他们在这座山谷游玩许久,眼看着天都黑了,便在月下踏雪而行。
此时月亮依旧椭圆,银色的月光铺洒在延绵的雪地上,那片片桃花在皎洁的月光下,又是另一番奇景。
到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