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淑兰走了,顾南开因为生病没去送她。
其实就算他没生病,也不一定会去送。
孔美珍母女争围巾争了半天,孔美珍没争过她妈,气得一跺脚往村里走去。
她妈在后面美滋滋地戴上围巾:“你跟我争啥,你不是有条红围巾,也没见你戴,对了,顾南开咋回事,他妈回去了也不来送送。”
“他病了。”
“我看他跟他妈关系不太好,冷冰冰的都没个笑脸,听说他们不是亲的?”
孔美珍烦躁地又跺了跺脚:“你问我,我问谁?”
她一扭头,看到正在往试验田走的姜穹,便一路小跑追上去:“喂姜穹,你拍我婆婆马屁啥意思?”
“孔美珍,你别跟疯狗似的一天到晚咬着我姐姐不放!”小樱桃横在她们中间,隔开了距离。
“死丫头片子!”孔美珍跳着脚尖叫:“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动啥心思,你看上了聂老师呗!我看你是做梦想屁吃!你也不瞧瞧自己长啥样,聂老师会看上你?”
孔美珍别的不行,骂人一个顶俩。
姜穹赶着去试验田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哪有功夫跟她扯这些有的没的。
她绕开她就准备往前走,孔美珍吃饱了没事干,拦着姜穹不让她走。
“姜穹,我告诉你,你想男人可以,但别打我小叔子的主意,你想进顾家,门都没有!”
就在孔美珍咋咋呼呼的时候,小樱桃忽然对着她身后喊了一声:“副团长。”
孔美珍吓得一激灵,赶紧一扭头。
村口空荡荡的,哪里有顾南开的影子?
孔美珍再一回头,小樱桃和姜穹早就一路小跑跑远了。
“死丫头!丑八怪!”孔美珍狠狠地在地上啐了口唾沫,捋捋身上的新衣服,又弯腰拍拍新皮鞋上的土,往支书家走去。
姜穹赶到试验田,今天太阳出来了,一到田里张技术员就高兴地跟姜穹说。
“新苗长出来了!”
姜穹赶紧走进大棚里一看,可不是嘛,那碧绿碧绿的新芽在阳光下都发着光,看着真喜人!
“姜穹,我们这苗前几天才种下去,隔壁田的都种了十几天了,可我们的长的都快比他们高了。”张技术员很兴奋。
“对啊,咋回事啊!”桂花嫂子乐得都合不拢嘴。
“第一点是品种的问题,这个连粳十一号产量高生长期限短,”姜穹解释道:“只有普通水稻三分之二的时间,所以长的比普通水稻要快,第二温度和湿度都够,你看外面现在是冬天,可大棚里的温度在十五度左右,这是初春的温度,最适合水稻生长了!”
“那是不是就等于把春天搬进大棚来了!”桂花嫂子一拍大腿。
“对。”姜穹笑着搂住了桂花嫂子的脖子:“桂花嫂子,你这句话说的像诗歌一样,看不出你还是个诗人呢!”
“啥诗人!”桂花嫂子都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摸了摸鼻子:“姜穹,还是你能!”
“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大家有说有笑的好不开心,田娥他们路过试验田听到众人的笑声,就过来听了一耳朵。
田娥的白眼都要飞上天了:“听你们这有说有笑的,我还当你们的稻子抽穗了呢,原来就长高了一点,嘚瑟什么!”
桂花嫂子立刻反驳回去:“你看看你们种了十几天才长那么高,我们这才几天?前几天下大雪还冻死一半,姜穹说科技决定生产力,你还是多读读书吧,啥都不懂!”
“你!”田娥举着镐头就要跟桂花嫂子干仗,赵队长看见了,吼了一嗓子:“还干不干活?没几天要过年了,想不想分粮了?”
田娥这才扛着镐头悻悻地走了。
桂花嫂子战斗力一向强,朝田娥的背影哼了一声:“姜穹,你这个大嫂整天憋着坏,要我说你从姜家离开,一点都不可惜!”
姜穹和小张商量了一下,她要去镇上买肥料。
一般田里都用人粪尿,但种水稻之前已经育了一次肥,把收上来的肥料都用完了。
桂花嫂子说:“这么快就又要施肥了吗?以前咱们种地,也不用施的这么勤。”
“这叫断奶肥。”姜穹笑着解释:“水稻秧苗在三叶期前养分主要来源于胚乳,三叶期后转为土壤营养了,所以这段时间土壤一定要肥沃,得让秧苗健康地度过断奶期。”
“姜穹,你这门门道道真多。”桂花嫂子由衷地道。
“不过。”小张迟疑着:“拖拉机不在村里,给东村借走了,还有支书和村长都不在,也支不到钱啊。”
“钱我有。”姜穹买完小猪仔的钱,还剩下八九十:“我先垫上,我们十亩地也不算多,十多袋差不多了,我先去镇上看看,过几天过年了,就怕去晚了镇上买不到肥料了。”
说完,姜穹拔脚就走,桂花嫂子他们看着姜穹的背影,忍不住感叹:“这姜穹,要是生在大城市,那可是干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