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红色玛利亚 > 744.兔崽子们,你的法兰西工人爷爷来辣

法国,一个久负盛名的国家,其伟大之处便是它所代表的思想性。

无论是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法典还是巴黎公社,都是法国的最经典代表。

即使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了,但强烈的荣誉感让法国这个国家诞生出另外一种思想,那就是复仇主义。

复仇主义,一种与民族主义挂钩的特别概念,它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概念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去看,法西斯主义也能与复仇主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联系与挂钩。

所以,当复仇主义诞生在法国时,那时候的法国军事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强悍,而那个时候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又命名为欧洲世界大战,因为这场战争的战场都是欧洲战场,与亚洲、美洲和非洲没有太多联系。

可即使如此,这场世界大战依旧打出了惨烈的伤亡数量。

法国人口本来就比德国要少,而且因为复仇主义的原因,这使得法国对阿尔萨斯洛林充满了执着。

这份执着又被德国所利用,于是乎一场爆发在凡尔登的持久拉锯战,诞生了。

凡尔登几乎是那时候法国士兵的痛。

由于贝当的原因,几乎每一位法国士兵都参加过凡尔登战役。

随着战争的结束,法国士兵们便开始将凡尔登战役的惨痛经历带回了国内,同时也带回了对贝当元帅的感激之情。

正因为有贝当在,士兵们才得以活下来。

因为贝当拯救他们的战场并不只有凡尔登,还有之前的马恩河战役,他总是和匍匐在德军火炮之下的步兵同生共死。

这样的贝当,被士兵们赋予了‘陆军的医生’雅称,只因他会亲自下到每一个师中走访,安抚士兵的心理健康,改善他们的伙食和休息制度。

所以,即使是一战的退伍老兵,也依旧对贝当这位老元帅充满了敬佩。

他们视作这是一份荣耀,把自己与贝当呆在同一个战场的事情,当成了一份值得吹捧的骄傲。

每当在工人朋友们交流时,这些退伍老兵一旦谈起贝当,都会面露骄傲之情。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英雄。

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他们被背叛了。

胜利勋章被狠狠地踩踏在警察的铁靴之下,凶猛的踩踏使其发生变形,扭曲。

当《工人日报》将其登刊在报纸上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惊讶于法国这么一个文明国家,里面的警察居然这般野蛮。

他们还惊讶于,警察是得到了最新任总理的指令。

最新任总理是谁?

亨利·菲利浦·贝当。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般,轰碎了这些退伍老兵的心理防线。

有些人甚至不去相信,不敢去相信。

他们歇斯底里地吼叫着‘这都是谎言,都是造假的照片!’,一边又默默地坐在地面上,双眼通红,满是血丝。

直至又有几处罢工队伍遇到警察的武力镇压时,他们才认清了事实。

认清了,贝当对他们的背叛。

当信仰被摧毁,当引以为傲的东西被毁灭,那么,信仰者就只剩下两个结局。

彻底颓废,或者满腔愤怒。

他们是退伍士兵,是曾经伟大的法兰西战士。

是曾经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浴血奋战的男人。

所以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也只会是一个。

“抗争!”

一位退伍老兵的40岁工人站了出来,他握紧了自己的铁锤。

铁锤被高高举起,赤红的阳光之下,铁锤满是沧桑,却又坚不可摧。

“我们,抗争到底!”

“将那属于我们的一切,夺回来!”

“这将会是我们的最后一战,即使就此消亡!”

属于这些退伍老兵的战争,打响了。

一时间,巴黎内的各处地区都爆发了退伍老兵的游行示威,而且一个名为‘自由法国’的组织,成为了他们的领军者。

他们拖拽着四五十岁的身躯,有些人已经是农民,有些人已经是工人,有些人更是成了流浪汉。

但是,不同身份的他们,却因为相同的阶级身份而联系在一起,在自由法国组织的领导下,成为了一股‘不屈老兵’的强大势力。

他们站在赤红色的阳光下,满是岁月风霜的脸颊,露出了让警察都望而生畏的威严。

一位手拿着割草镰刀的老汉更是站在了最前列,他对骑在马背上的警察轻蔑道。

“当年老子徒手就杀了十多个德国鬼子,那时候你还在娘胎里面,给老子滚下马来!”

警察自然是没有下马,但他确实被震慑到了,就连胯下的马匹也缓缓后退几步,不安分地跺着马蹄。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并不只有一起。

大量的工人组织里面,出现了很多退伍老兵,他们先是受到了《工人日报》的感染,然后又接到了那个名叫自由法国组织的呼唤。

高强度的压迫,让退伍老兵站了出来。

他们手上甚至还有着枪,他们即使老了,但人数却很多,且年轻时的不屈倔强,让他们如同一座座大山那般,屹立不倒。。

他们来自于农民,工人、小商店等团体,有些人甚至是政府官员,他们退伍后通过关系混入编制,而这个时候却站在了政府的对立面。

这一次,老兵们成为了主力,自由法国组织竟

这件事迅速闹大了。

他们确实敢镇压工人运动,即使使用武力也在所不惜。

然而,他们却对曾经的退伍老兵有所忌惮。

忌惮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气势,还有他们手上的枪。

如果只是对峙,警察还不会有太大的劣势,但问题是,在某一些地方,却不是对峙的那么简单。

就在洛林地区,一场不亚于小规模武装战斗的冲突事件爆发了。

洛林地区,是法国的重要矿场,这里拥有极大面积的铁矿床,是法国重要的矿区。

当年,阿尔萨斯洛林之所以会被德2给剥夺,很大原因是因为矿物资的掠夺。

随着一战的结束,洛林地区的回归,这片地区很快就回归到矿床开采阶段。

大量一线战场退役回来的老兵,成为了一片地区的矿工工人。

然而,却在这一刻,爆发出比巴黎那边的老兵更具威力的抗争。

一般情况下,要想进行开采矿床,有一种东西是不可能不要的,那就是炸药。

而且这里的矿工工人大部分都是退伍老兵出身,他们对炸药的使用比一般人都要有经验。

正是如此,他们在得知贝当背叛了他们,背叛军人阶层,甚至还在《工人报》中看到了那枚被踩得变形的胜利勋章后。

这些矿工工人愤怒了。

他们没有以罢工抗议的方式去进行,他们所走的路,更加的爆炸,而且是字面上的意思。

勇敢的矿工工人们直接使用炸药,炸毁了连通洛林矿区的铁路,直接断开了其他地方对洛林地区的干涉或者增援。

这样的爆发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动静,附近的警察就立即闻声赶来。

洛林警察早就接收到了来自巴黎警察总局的电报,要求所有地区都要严防死守,警惕非法的工人运动。

正因有了这份警报,在爆炸声响彻天空之时,洛林警察带上武器装备立即出动。

然后他们就与工人们撞在了一起。

工人组织选出了一位代表,要求警察不要干涉此事,他们只是想接管整个矿区,仅此而已。

由工人来接管,这就是妥妥的苏联主义啊,洛林市长当然是不干,他立即下令,要求警察们将其驱逐,并且逮捕那位还未离开代表。

当洛林警察围过来时,这位工人代表面不改色,他仅仅是站在原地,双手负背,神闲气定地看着这群警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度紧张的警察,他们握着警棍的手都已经渗汗了。

当得知自己的代表被逮捕后,工人们再一次给洛林政府警告。

“如果不释放我们的代表,并且放弃你们那无用的抵抗,我们将会出手。”

洛林市长笑了。

一群矿床工人而已,能有什么能耐?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矿床工人已经把大炮给搬过来了。

这些大炮原本就是为了轰击矿山,而且为了效率,这门山炮的口径可是有75毫米。

而且这些退伍老兵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枪。

他们的枪是自己自私保留下来,身为退伍老兵,只有冰冷的枪身才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所以,当他们把自己的武器都带出来时,三百多名队伍老兵立即组成了一个带有两门山炮的步兵营。

反观洛林警察,他们的配置只有手枪,警棍还有盾牌。

这些事情洛林市长一概不知,他本身就对工人毫不在乎,对矿工内有什么设备更是一概不知。

所以,在他的刻板印象中,这些工人的到来,也不过是拿着铁锤或者铁锹而已。

但为了安全起见,洛林市长还是下达指令,要求警察们做好准备。

两百多名武装起来的警察立即在市政府面前摆好障碍物,步枪在这里一摆,只有铁锤的工人怎么可能冲得过来。

是的,只有铁锤确实不行,但山炮可以。

由于的工头本身也是退伍军人,而且还是一位曾经担任过营长的军官。

所以在他的带领下,有着老兵属性的工人们,立即以正规军的方式行军过来。

当山炮被搬到市政府大楼三百米处时,警察们都被眼前的阵仗给吓呆了。

这哪里是什么工人,这分明就是一支职业化军队。

这些警察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即使有一些比较年长的警察,也不敢与这样的火力规模进行对拼。

其实在洛林警察里面也存在着不少曾经是退伍老兵的人。

但正因为他们是退伍老兵,他们也对《工人日报》的内容充满了愤慨。

所以,他们拒绝出战,拒绝与曾经同为袍泽的阶级同志刀兵相见。

这样的拒绝自然是换来了停职。

所以此次出现在工人面前的,都是一群新兵。

可即使如此,工人们也不会给他们有任何怜悯之情。

老兵与新兵的最大区别,便是他们能更加自然地扣下扳机,结束敌人的生命。

觉悟上的差距,让双方战力以更加无法弥补的速度拉开了差距。

“填装!”工头高高举起自己的铁棍,工人们熟练地给山炮填装炮弹。

咔嚓,装填完毕。

工头的铁棍狠狠挥下。

“开炮!”

两门山炮立马发出惊人的咆哮声,强大的破坏力立即轰碎了眼前的障碍物。

除了已经吓呆的几名警察被轰飞出去之外,其余的警察在炮轰之前就已经丢下武器逃跑了。

工头见状,立即将工人部队分出10个排,向洛林市政府发起进攻。

由于炮声过于震撼,原本被革职的前退伍老兵警察也加入到了反抗队伍里面。

他们立即冲入警察局,却发现警察局内的警察早就跑得一干二净。

于是乎,他们毫不费力地占领一间空荡荡的警察局,并解救了那位被监禁的工人代表。

在老警察与工人联手起来之后,市政府瞬间沦陷,市长还未来得及逃跑就被他们给抓住了。

占领了洛林市政府这件事,迅速惊动了附近的军队。

由于阿尔萨斯洛林曾经被占领过,在多回来后这里便安置了一个团的兵力。

这个兵团得知洛林市政府被一群工人占领后,立即出动。

出动前,洛林军团团长派出传令兵,向他们发出警告,要求他们立即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然而,工人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给出了要求。

工人代表对这位传令兵说道。

“我们的抗议只是为了争取自己的诉求。”

“第一,我们要拿回那拖欠了三年的薪水。”

“第二,我们要求保障本应属于我们的利益,无论是工伤保险还是八小时制度。”

“第三,我们要求更新现有的所有装备,把已经淘汰的,劣质的还有已经有着严重损害额设备都换掉。”

“第五,伙食必须得到改善!”

“第六,我们必须得到尊重!”

可以说,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他们可是通过《工人日报》那里,知道了苏联那边的情况,他们对待工人就是如此。

而率先响应八小时工作制度的法国,却在对待最底层的工人时,往往会被用各种理由给蒙过去,而这些人则将其美名为‘福报’。

他们甚至将工人的‘艰苦,勤劳’,用精美的词汇包装起来,可工人们需要的不是赞美,而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那是虚伪的,可耻的。

所以,他们最后一条要求,就是尊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