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红色玛利亚 > 742.我法兰西自有国情在此

冷冽的大雨,倾盆而下。

黑云,如一座巨山,沉沉地压在这座名为巴黎的城市上。

大雨中,多了一个身着厚衣的人影。

他搂紧着大衣,快步行走在这场来得过于突然的暴雨当中。

怀内,是一封被他焐热的信。

信上赫然写着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看起来毫无规律,就像是乱写的一样。

但是,这绝非乱写。

如果使用他们的特有破译方式去进行解码,便会得到一个地区名,彼得格勒。

这是一封来自彼得格勒的电报,是由如今苏联的总书记约瑟夫下达的指令。

所有人都知道,法国内部存在着一股红色势力。

他们隐蔽,他们顽强,他们几乎无法寻找,他们几乎无处不在。

正是这么一股势力,却因为苏联的指导下被迫沉默了。

这是法共所不愿意的事情,但他们别无选择,因为法共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糟糕了。

战争之前,他们四面为敌,每当他们要做些什么,都会立即被警察盯上。

不仅是警察,就连曾经同为左翼的社会党,也对法共充满了敌意。

无数同志在他们的迫害下被捕,更有甚者永远地消失在人间。

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最终在同志的牺牲之下,才勉强转入到安全的区域进行潜伏。

所以,在法共成立之初,便如所有红色力量一样立即转入地下。

法共的同志们很不甘心,但他们别无选择,直到今天这封密函信的到来,打破了僵局,打破了巴黎上空的阴霾。

这位同志按捺着心中的激动。

他压低着帽子,低调地从人群之间穿行。

当他来到了法共最隐蔽的大本营时,立即将这封还未拆开的信拿了出来。

大本营内的人都面带憔悴地看向对方,看向这位从外面进来的同志。

脸色憔悴,可目光如炬。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拿出这封信,激动的心情让他面色红润,呼吸急促。

“信,来自彼得格勒。”

他用平静的语气,道出了在场所有人最期待的内容。

如一束火光,劈开了混沌的黑夜。

紧接着,他拆开这封信,将已经破译后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那双已经灰了的眼睛,一点点亮起了光泽。

因为这封信所交代的指令只有一个。

战斗。

“属于我们的战斗开始了,同志们!”

“现在,该行动起来,然后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历史!”

一封信,一句话,一个希望,一群志同道合之士。

属于法共的战争,就此开始了。

………………

法共从诞生之初就因为过大的伤亡和法国政府的高强度压迫,最终被迫转入地下。

然而,他们的地下活动却十分活跃。

可以这么说,法共所能影响到的,是整个法国的基层人民。

法国政坛里面有二十多个政党,根据法国的议会制度,这些政党都是需要法国人民的选票去进行竞选。

然而,他们只是为了选票,而不是为了人民。

在选票落下之前,这些政党会给人民许下大量的承诺,有些承诺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内容。

可是,当选票落下了,他们就会忘记这些承诺,又或者用各种理由来减缓对承诺的兑现,直至任期结束。

如果仅仅是一两次的话,法国人民还是会信任自己的政府。

相信那群坐在办公室内的政客,是会真心真意地为人民考虑。

然而他们失望了。

从1929年开始,法国就更换了二十一位总理,十年换二十一位,平均下来是一年换两次总理。

如此频繁的更换,必然会造成内阁的不断变动。

之所以出现这种频繁更换,主要是因为法国政局中的内斗十分严重。

如此混乱的政治局混乱之下,就更不可能完成得了对人民的承诺。

渐渐地,法国人民对现在的法国政府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在如此情况之下,法国人民却发现了另外一股势力。

他们没有权力,但他们有能力,有资源,有实力。

第一次展露实力的,是在1929年的时候。

这个时候正是大萧条之初,虽说法国是大萧条期间影响最小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影响小并不代表毫无影响。

在1929年到1932年这三年时间里面,法国内部也同样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口。

由于政府要减少开支,所以缩减了工人福利,福利削减后导致这些失业人口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于是乎,法共伸出了援手,救助了大量的失业工人。

除了用物资上的救助,法共还联络了大量的工人团体,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要求他们加入法共。

法共们会故意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以便于融入到工人之中。

而法共里面,一位名叫莫里斯·多列士更是与众不同。

他极具号召力,在多次演讲之下展现出了领袖的气质。

在各个工人团体中,都流传着他的名字,他能组织起几百人的集会,并且站在众人面前进行演讲。

莫里斯会鼓励工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罢工,而最有影响力的一次罢工,正是发生在大萧条1932年的2月。

但这次大罢工所针对的对象并不是法国政府,而是那时候的法国法西斯组织。

那时候因为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再加上土地改革带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使得法国内的法西斯组织有了发展的土壤。

于是乎在2月6日,法西斯党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企图烧毁警察局、安保队和海军部。

反法西斯斗士莫里斯联合其社会党人,组织起了四百万劳动者进行罢工。

这场大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莫里斯名声大噪,却也因此被法国政府给盯上了。

可即使如此,在莫里斯的领导下,法国工人的维权道路从未停止。

他们在莫里斯提出的‘面包、自由与和平’的口号下,组成了人民阵线。

而这,成为了法共最大的力量。

尽管在后续的镇压下,人民阵线被迫在表面上解散,但暗地里人民阵线已经分散到法国的各座城市里面。

他们在等待着一个时机。

这个时机,到来了。

——————

战争,是法国人所厌恶的东西。

他们讨厌战争,更讨厌这种对法国人毫无关系的战争。

事实上,即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人民的厌战情绪也同样强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法国境内就出现了近百万的难民,他们试图离开法国本土以此来逃避战争。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因为那时候刚好出现了马恩河奇迹。

但随着战争的惨烈程度不断升级,他们便后悔起来,为什么没有加入到难民团里面,逃亡这个战乱的世界。

那时候已经如此,现在就更是如此。

即使战争并没有波及到法国本土,但德国和法国本身就是接壤的,住在边境线上的法国人民,更是能听到那远方的炮声。

轰轰烈烈的,让人无法平静。

一位因受伤从前线退回来的士兵名叫勒戈夫,他把一本在前线将来的笔记和一枚身份证名牌,在《巴黎日报》的报纸上进行了登刊。

“第一天,我们兴致勃勃地加入到队伍里面,因为上面说了,这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我是为了法国人民而战。”

“第二天,我与一众朋友一起参军,行走在马路上,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那是灿烂的,满怀希望的。”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一条特别的马路,路上有很多难民,他们与我们擦肩而过,他们在左侧,我们在右侧,中间是一排排墓碑,那是上一次世界大战的牺牲者。”

“第五天,我们进入了战场,耳边全都是飞机的轰鸣声,彼得死在了空袭下,他就在我面前突然间被一枚炮弹给炸中,满地都是。”

“第六天,我手上多了六块身份确认牌,上面的名字我都很熟悉,这些牌都是从火堆中抢救出来的,我的手被烫伤了,我的手心一阵冰凉。”

“第七天,苏联人的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掠过,那恐怖的轰鸣声仿佛从地狱出来的使者,苏联人都是魔鬼吗?”

……

“第一十二天,我受够了这一切。”

最后,报纸在结尾处写到。

“与这本笔记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块身份确认牌,致敬伟大的法兰西爱国者艾尔·兰登先生。”

这份报纸所登刊的内容立即在巴黎城内传开了。

无数人都被这份报纸上的内容所震惊,他们开始回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回想起那个泥潭一般的混乱。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

所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候,法国内的社会氛围是压抑且内卷的。

如此情况之下,人民几乎都憋着一口怨气。

他们不单要为了那天价一般的房价而疲于奔波,更要为了挤破头都拿不到的工作而苦恼。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战争开始了。

由于战争机器的突然启动,这导致很多工厂都被迫转型。

转型失败的工厂,会导致工厂没有订单可做,工厂为了生存就会节流。

节哪里的流?

节工人阶级的流。

薪水被减少,被扣下,被拖欠。

最后在扣无可扣的情况下,工人失业了。

然后这些失业的工人都会获得一张来自法国政府的征兵推荐。

获得征兵推荐的并不只有工人,就连一些刚毕业或者还在读书的学生都会得到。

失业的工人们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参军,参加到这场发生在德国境内的战争当中。

然而更多的人仍在法国境内,试图寻找自己能干的工作。

社会氛围逐渐压抑,所有人都带着焦虑,他们深怕今天的工作,明天就没了。

而且因为战争的原因,法国内的物价也在不断上涨。

工资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工人们,在这种高涨的物价面前,束手无策。

工人阶级生产出来的东西,他们一点都享受不到。

而且导致法国无产阶级如此惨景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一开始雷蒙所推行的‘土地改革’方案。

这个法国特色的土改政策,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与,这份土改并不是把土地分给人民,而是把人民的土地进行收购集中。

法国政府收购土地时所出的价格自然很高,但他们所扶持的房地产,在几年时间里面就把这些钱给收了回来。

当那些失去土地,又被房地产榨干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成为另谋他路。

或是回到农田里面,成为一位农业工人,又或是进入城市成为一名城市工人。

但农业工人需求量不大,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进城开工。

这使得工人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不断加速。

可城市化的加速也会使得城市内部矛盾不断加速,再加上那时候大萧条所带来的影响,这使得法国的出口商品严重受阻。

所以,城市化加速所带来的,是大量的失业人口。

他们身无分文,他们无家可归。

这些失业人口希望法国政府出手帮忙,救济一下他们这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

然而法国政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让他们去摆地摊。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对此事进行了评价。

“打发失业者上街摆摊,这是法国政府极端无能的表现。”

法国本土的社会学家也对此进行描述道。

“在法国,土改和国际联盟带来的人口红利和资本蜜月期,都无法服务到人民的利益。”

“资本蜜月期所带来的红利更是被不断蚕食,留下来的是高昂的房价和沉重的生活成本。”

“在马克思的定义里,人的本质是由生产定义的,而人类的身份则是由基于生产关系而生产的社会关系定义的。”

“而人口红利所换来的,是残酷的社会内卷和残酷的工作压力。”

“如果法国政府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到时候必然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反弹。”

一时间,大量的社会学教授都站了出来,开始研究起了法国现在的社会问题。

因为这实在是太有研究价值了。

但相对于学者们的研究和建议,法国政府却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关心。

政客所在意的是选票,将军所在意的是荣誉,资本家们所在意的是利益,就连这些社会学学者,也只是在意自己的研究。

处于漩涡中心的工人,却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茫无目的地,陷入了失落的困境。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法共给他们伸出了援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