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红色玛利亚 > 670.约瑟夫:众所周知,我是温和派

审讯结束了,玛利亚从审讯室中走出来了。

约瑟夫连忙走出监视室,待他看到玛利亚那凝重的表情时,原本想好的内容,一时间卡在喉咙边上,硬是说不出口。

直至玛利亚快要越过他时,他才问了一句。

“一切安好?”

闻言驻步,玛利亚瞥了一眼身后的约瑟夫,轻点着头。

“大概,有了一些新的情报,但还不能完全确定。”

说完,便准备离开。

可还未等她踏出第二步,约瑟夫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等下。”

玛利亚再一次驻步,但这一次她没有回过头,而是默默地看着地板。

“你……”片刻犹豫,他再度开口:“你真的,对他的家人出手了吗?”

“如果我说没有,你会信我吗。”

“信。”

嘴角扬起了淡淡的微笑。

“谢谢。”

一句话‘信’,对于玛利亚而言,已经足够了。

当她真正走出审讯大楼,并且走到外面时,阳光洒落,铺洒在玛利亚全身。

那醉人的温暖,似是蒲公英飘落的时季。

玛利亚沉醉于此,尽管只有片刻的留恋,但已经足够了。

当她重新睁开双眸,原本的留恋暖色,顿时间烟消云散。

残留在眼眸内的,是平淡的冷色。

不久之后,一个特别的专案调查组,成立了。

负责成立这个专案调查组的人,正是约瑟夫。

考虑到玛利亚会忍不下心来,约瑟夫已经开始出手了。

而这个专案调查组的组长,约瑟夫选择了安德罗波夫,同时还给出了一个要求。

“如果有人阻碍调查,或者阳奉阴违,无需理由立即进行逮捕,如若有值得怀疑的人,立即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不得超过5天必须结案。”

最后,约瑟夫还补充了一句。

“你拥有临时处决权,面对这些虫豸,只有死了不会继续祸害,记住,我要的是他们的命。”

安德罗波夫接受了这一指令,他也在这一刻发现,相比较玛利亚那欺骗别人的恐吓行为,表面温和的约瑟夫,才是真正的冷酷无情。

因为,他会在暗地里给某些人判处死刑,不存在任何姑息。

很快,专案调查组开始行动了,他们将会获得国家zong书记约瑟夫的最大支持。

得到这份巨大的权力之后,专案调查组开始以三方面入手。

第一,那位被逮捕的莫斯科契卡副局长。

第二,老法医的案件与布鲁西洛夫案件。

第三,同时也是最隐蔽,最让外人感到不解的,那便是对玛派的调查。

第三条之所以让人感到不解,那是因为,玛派是忠实的玛利亚拥护者。

至少表面上确实如此。

专案调查组要针对性调查,那就等同于玛利亚要成立一个专门调查自己的部门。

虽说在知情者眼中,玛派不等于玛利亚,可是对于其他人而言,玛派就是玛利亚的手脚。

现在,她要斩断自己的手脚。

行动很快就被安排下去了。

率先被揭露的,是关于布鲁西洛夫案件的各部分细节。

首先是《布鲁西洛夫将军的验尸报告》的伪造事实公布。

对于这件事,专案调查组给出了充足的人证与物证。

人证,便是那位被逮捕的副局长。

而物证,便是那份真正的《布鲁西洛夫将军的验尸报告》。

由于这位老法医良心未泯,而且他需要留有一个自保的后手,所以他留下了真正的原版验尸报告。

经过安德罗波夫和雷泽诺夫的千辛万苦,甚至与未知敌人进行交火,冒着巨大的生命风险,才将这份验尸报告找到,并且进行保管。

当这份《布鲁西洛夫将军的验尸报告》被真正公布在外后,立马引起整个苏联的全民轰动。

布鲁西洛夫是何许人也?

他不单带着一整个集团军投靠那时候的苏俄,甚至还未收复乌克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民间舆论中,布鲁西洛夫就一直被预定为‘潜在的元帅’。

很多人都觉得,如果布鲁西洛夫没有死于中风,必然能成为苏联的新一代元帅。

布鲁西洛夫将军去世之后,让很多人都感到惋惜,就连国外的学者也是如此。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里面居然充斥着各种阴谋。

特别是《验尸报告》的伪造,就更是离谱。

专案调查组将真正的验尸报告内容反馈出来,布鲁西洛夫的真实死因,是因为铃兰花毒素,导致心跳减慢,心力衰竭,加上中风的问题,一并诱发之下去世。

那位被逮捕的副局长证词,就更是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因为,老法医的死是他一手造成,为了掩盖事实真相,他甚至牺牲了一位不知实情的契卡同志的命,以此来伪造成车祸事故。

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理由。

并不是认为虚假,而是因为,这里面的信息量过于庞大,甚至觉得太过于突然。

试想,你生活在一个稳定安康的社会环境里面,突然间,一侧重磅且充满了巨大信息量的阴谋消息被公之于众。

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普通百姓,就连党员干部都感到震惊。

说是一场‘苏联内部大地震’都不为过。

可是,专案调查组就是玛利亚亲自组建的调查组织。

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再加上权威的分析报告,这又让人无法不相信。

一时间,整个社会都陷入到一种‘阴谋论’的舆论环境里面。

有些人说,苏联内部将会发起一场大清洗,权力高层必定爆发血腥斗争。

也有一些人说,这场调查牵涉甚广,但他们相信苏联政府,不会随意判错,也不会将肃反扩大化。

舆论不定的情况下,就连已经退休到计划经济部门的弗拉基米尔,被一同被惊动到了。

他劝阻了白求恩大夫的躺床休息要求,直接往玛利亚那边拨打电话。

但因为玛利亚不在,所以他率先找到约瑟夫,寻求真相。

事实上,在玛利亚组建了一个专案调查组之后,约瑟夫就已经在写报告,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知给弗拉基米尔知。

所以,在接到弗拉基米尔的电话后,约瑟夫便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将他所知道的内容,全都说了出来。

而且他所说的内容,比公布出去的更加详细。

公布出去的信息,并没有包含捷尔任斯基的中毒案,也没有包括老法医家人被监视的内容。

由于这些内容过于详细且让人感到惊悚,握着电话的弗拉基米尔,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揉着自己又一次疼痛的额头,带着沙哑且充满疲乏的语气,向电话那头问道。

“玛利亚准备怎么做?”

“她想扩大范围。”

“不行,一旦扩大就无法避免后续问题!”弗拉基米尔立即表达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他很清楚,肃反扩大化究竟会爆发出什么问题。

但是约瑟夫却在这方面,站在了玛利亚这一边。

“我赞同玛利亚的做法,如果不扩大化,我们就不可能清除得了组织内虫豸。”

“我会帮助玛利亚,避免出现更多的冤假错案,但如果不做下去,不将肿瘤切除,到时候,癌细胞扩大化,留给我们的唯一结局,就是死亡。”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我们必须走下去。”

最后,弗拉基米尔留下最后一声叹息。

“如果有不可控的扩大化倾向,我会直接出手控制。”

“明白。”

随着约瑟夫的介入和主导,属于他们的肃反开始了。

内务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介入到契卡的所有事务里面。

从从属关系来看,内务部本应属于契卡,但现在,却成为了契卡最大的威胁,而负责指挥内务部进行调查的人,是约瑟夫。

由于这一次的调查,是由两位苏共领导人约瑟夫和玛利亚亲自领导,因此,契卡即使心有不满,也不敢做任何反抗。

有些契卡向刚完成了手术,可仍旧需要接受康复的捷尔任斯基进行反馈,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安排。

可迎来的答复,是捷尔任斯基的配合要求。

“不得有任何反抗行为,内部的污浊,必须清洗。”

连老大都如此要求,他们自然只能照做。

最终,整个契卡遭到审查。

然而这都只是内务部表面上的调查。

有一些更加隐蔽,涉及更广的敏感问题,则由玛利亚临时组建的专案调查组负责。

当安德罗波夫接收到来自约瑟夫的命令时,他便行动了起来。

行动之前,他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有一位军衔地位上,有足够分量的将军协助自己。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因为,约瑟夫给予他的任务,正是调查红四方面军与红八方面军的工作。

即使专案调查组拥有玛利亚这个靠山撑腰,可一旦与这些军人面对面对峙,底气上还是略有不足。

况且为了避免有人举报他们是‘特权’滥用,邀请一位有声望且有威慑力的将军过来,是最合适不过。

于是乎,玛利亚把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拉了过来,他们二人将会调动部队,协助专门调查组工作。

在这件事情上,约瑟夫表达出疑惑。

“为什么选这二人?你不怕他们也是参与者吗?”

因为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二人,都是有前沙俄军官的身份痕迹,所以才会引得约瑟夫怀疑。

然而玛利亚却不以为然地解释道。

“我调查过他们二人,他们的背景比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都要干净。”

“而且,我调用这两个有旧沙俄军官痕迹的将军,正好可以作为掩护。”

约瑟夫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相信玛利亚的选择。

事实上,如果科涅夫也在这里的话,玛利亚肯定也会把他拉上来。

只可惜,现在的科涅夫被卷入埃塞俄比亚的内战里面,短时间内,他是回不来了。

至于为什么会相信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给约瑟夫说的话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对历史的回忆。

他们二人,肯定不会是反革命分子。

很快,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都接到了命令,由于他们二人都在外面,而且需要时间调动部队,因此得一天后才能到达。

但这种应该隐蔽执行的任务,玛利亚却要求大张旗鼓。

瞬间,噩耗传到了玛派那边去。

一开始,玛派的人还不太害怕,毕竟他们是真正掌控军权,不可能怕一个建立不到一周的专案调查组。

可是,随着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的介入,这里面的味道立即不一样了。

数十名军官立即找到邓尼金,现在的他们,不可能不慌张。

虽说,无论是布鲁西洛夫,老法医还是捷尔任斯基,他们都把所有关系撇得一干二净。

但问题是,与他们有着深度合作的副局长,已经被逮捕了。

他们无法确定,这个副局长是否已经出卖了他们。

因为,这位副局长跟他们本身就不是同一路人。

他们这批玛派,已经从典型的复辟派,逐渐变异成有权力倾向的自私派。

反观这位副局长,他之所以与配合,那是因为钱。

既然是为了钱才跟他们配合,那就代表,他很有可能会因为其他利益而做出背叛。

他们本来打算混入内务部审讯室里面,将其杀死。

即使做不成意外,也要把这个威胁给灭掉,但约瑟夫似乎早有预料,已经把关押副局长的人,全都换成一批。

如此一来,他们既无法对方取得联系,又无法杀死对方,甚至连他的家人都被带走。

尽管他们无法知道这位副局长是不是透露了什么,但是从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突然加入,这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起来。

“不如,我们撤回去乌克兰,反正明斯克距离基辅很近,我们可以回去图谋?”一位军官如此说道

现在的乌克兰,确实是由邓尼金负责保护,而乌克兰主席则是加里宁。

一旦决定这件事,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加里宁。

对于这样的建议,不少军官表达赞同。

甚至有人提出建议,与英国人联系。

他们这些人并不是纯粹的革命者,在布鲁西洛夫去世之后,拥有旧沙俄军官痕迹的他们,就接受过来自英国军情六处的约见。

这样的约见,自然是利益之间的交易。

由于过于隐蔽,又有那位副局长的掩护,这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易,一直都没有被人知晓。

邓尼金对于这样的事,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自然不赞同,但并没有去阻止。

既然没有阻止,那就代表纵容,一旦纵容,他们这个玛派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从原来的‘拥护’逐渐变成‘以利益为重’。

当年,布鲁西洛夫就是发现这样的迹象,才想着脱离他们。

如果能够与英国人取得联系,他们就可以配合英国人,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乌克兰政权。

然而,在这个时候,邓尼金强烈拒绝了。

他是知道这群人与英国军情六处进行过接触,也知道这些军官的某些腐败贪污行为。

虽说知道,但他没有阻止。

没有任何原因,事实上连他自己本人都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行为。

可能是为了拉拢这些军官的心,也可能是担心他们被逮捕,导致玛派的实力减弱。

但无论如何,他都没想过背叛玛利亚。

所以,在听到这些军官,居然有叛逆之心之后,邓尼金立即瞪大眼睛,大声斥道。

“谁敢叛变,我就杀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