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红色玛利亚 > 615.顺路解放埃及,只差一步

当萨达特回到开罗时,他立即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紧张氛围。

根据自己的记忆,他摸着黑,躲着巡逻的守军,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熟悉的地方。

由于萨达特的一家人都是反英专业户,因此在萨达特从出生到现在,家庭都给他灌输着一个思想。

‘不要忘记带英的大缺大德’。

当然,他的家庭很注重教育。

即使他的父母都是大字不是一个的文盲,但他们的格局很大,很清楚教育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能有多大的影响。

所以,萨达特的父母用尽所有办法,都要将萨达特送入开罗去学习。

而他的叔叔,就是资助者之一。

奈何他的叔叔已经在带英人的淫威下,郁郁而终,父母远在苏丹很难给予帮助。

因此萨达特必须靠自己。

别人的十二岁,还在家里吵闹着买玩具,而萨达特的十二岁,已经开始跟英国人较量了。

而且因为萨达特在学校里认识了不少人,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独立意识的老师。

于是乎,萨达特凭借自己是小学学生的身份,找到了这些老师。

如果凭借自己一个12岁的孩子,压根带不起开罗人民的反抗起义运动。

但是,他可以找老师们啊。

老师都是大人,而且都是追求埃及民族独立的爱国知识分子。

他们之所以一直都处于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只因他们手上没有枪。

但这一次,科涅夫的第六纵队来了。

他们甚至打败了英军和伪军,现在就驻扎在距离开罗不远处的地方。

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立即激起老师们的热情。

关于外面的战败,无论是英国殖民政府还是被英国扶持上来的傀儡临时政权,都在刻意隐瞒。

但是,纸包不住火。

他们越是隐瞒,开罗的情况就越是微妙紧张。

一些从外地回来的商人或者旅者,也将关于科涅夫的第六纵队的消息带了回来。

有些人将其描述为。

“从死亡沙漠中出现的神秘军队。”

也有人将其称呼为。

“安拉派遣下凡的天使军团,是来拯救埃及的伟大存在。”

但因为这些说辞都太过于神秘化,导致其真实性有待商榷。

可随着萨达特的到来,并且将真实情况都说给老师们听之后。

顿时,这群知识分子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

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这个名为埃及的古老文明。

他们,会因自己是埃及人而感到骄傲。

而如今,他们却为自己无力抵抗英国殖民者而感到悲愤。

1922年的埃及独立,本应是最值得庆祝的一次成功。

却不料,这独立并没有完全独立。

无论是现在的埃及傀儡政权,还是留在埃及内的英国殖民军,都充分说明一件事实

现在的埃及,依旧是英国的殖民地。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埃及人与宠物不得进内’的标语。

这份侮辱,让埃及人铭记于心。

积累在内心深处的愤怒,已经开始积压起来。

而现在,随着萨达特带回来的消息,这群知识分子躁动起来了。

这些教师们立马开始分工,他们在各个地区之间进行了煽动。

有些民族资本也愿意配合,加入到他们里面。

一时间,开罗内部掀起了大规模的罢工游行,而且还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同时在多个地区出现。

傀儡政府在收到有罢工行为消息时,立即派出大量的警察前去镇压。

罢工队伍自然不愿意退让,他们怒骂现在的临时政府就是傀儡,就是英国人的走狗。

顿时,罢工队伍与警察们发起了大规模冲突。

萨达特自然也想加入到这场与警察和临时政府的冲突运动之中,但他被老师们给拦住了。

“这场冲突太危险了,而且我们是冒着必死的心里准备加入其中。”

“但是,你还小,你是埃及的未来,你不能因为这场运动而出现任何问题。”

老师们的劝阻,最终拦住了萨达特,让他留在学校里躲着。

毕竟他才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够给他们传递消息就已经是最大的贡献了。

在罢工队伍与警察发生冲突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由于这场冲突规模实在是太大,再加上开罗人民对英国殖民者的愤怒,与不满现在临时政府的傀儡行为。

满腔怒火的他们,爆发出了人民的力量。

最终,警察压不住了,被人民的力量给打得节节败退。

埃及总督得知此事之后,便立即从苏伊士省调运了三千军队过去开罗,协助他们进行镇压。

现在的英国还不是原时空中,二战结束后的英国。

现在的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残暴殖民者。

他们可不会管你埃及人民有多团结,也不会管国际舆论会有多大的风浪。

毕竟,这里是他的殖民地。

当这三千人离开苏伊士省,直接进入开罗时,缺乏武器的开罗人民,开始出现败退的迹象。

可就在这个时候,开罗外面也出现了一些意外。

科涅夫所率领的军队,开始进攻了。

开罗市长眼见局势朝着不可挽回的方向发展,他立即下令,允许警察开枪,并且派出军队抵挡科涅夫第六纵队的进攻。

与此同时,他向红海省的主力部队发起调令,要求他们立即赶回来开罗。

这支主力部队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在第六纵队之上。

只要他们回来了,开罗之危就能得到解决。

确实,这支主力部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隐患,所以他们必须速战速决。

负责拖延他们的第七团和第八团已经在绕开敌军主力,往开罗集结而来。

到时候,只要强行攻占开罗,再进入苏伊士省,他们就能通过苏伊士运河离开了。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行动,而科涅夫执行下去了。

进攻的一开始,十分顺利。

由于开罗城内爆发了老师工人的罢工运动,导致开罗城内一片混乱。

而且开罗地形平坦,里面的部队也就只有几千伪军而已。

在面对科涅夫的第六纵队进攻,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击垮。

科涅夫的作战战术就秉着一个‘快’字,他要求迅速占领开罗,然后通过开罗迅速占领苏伊士运河。

所以,在这场突击战中,科涅夫没有任何试探的打算,直接就是主力进攻。

突然而来的大规模攻势,立即让开罗城外围守军迅速崩溃。

尽管现在‘名义上独立’的埃及依旧被英国所殖民,但还是要照顾着这个所谓的‘名以上独立’。

因此,留守在开罗城内的军队,大部分都是由现在的开罗傀儡政府负责。

傀儡政府哪里懂得培养军队,他们的士兵都是以‘收刮钱财’为主要目的。

让这些只会收刮民脂民膏的匪兵去抵御身经百战的第六纵队,确实有难度。

所以,一轮交锋下来,第六纵队势如破竹,迅速攻破开罗外围。

原本负责防守的三千匪兵,一击就溃,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科涅夫也没打算俘虏他们,他看着开罗城便又一次发起进攻。

迅速地,他连续占领了三条街道,并朝着开罗总统府莽着过去。

由于攻势来得太快,在警察们还在镇压工人与老师的罢工运动时,hong军就已经冲了进来。

这些警察哪里见过如此气势汹汹的hong军,当即都慌了神,四散而逃。

负责带领着工人和老师运动的组织,立马认出这是hong军,纷纷前来迎接,可谓是喜迎王师。

看着这么多的民众,科涅夫眼中情绪复杂。

就以第六纵队现在的实力,打一个快速偷袭还行。

可是,让他们解放埃及,死守开罗,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科涅夫继续吩咐hong军,占领总统府、邮政局、电报室和火车站。

与此同时,自己则聚集了领导工人运动和老师罢工运动的领袖。

他需要阐述现在第六纵队的情况。

打破对旧势力的幻想是很重要的,但同时,面对事实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科涅夫不能让埃及民众们过度依赖苏军,否则一旦他们离开了埃及,这些人就会遭受精神上的打击。

所以在科涅夫与他们交谈时,便立即道出现在第六纵队的情况。

“首先,我们只是一支残军,我们是从摩洛哥开始出发,穿过撒哈拉沙漠,因为引导者的原因来到了埃及。”

“对于埃及的情况我深表同情,所以我们很认可你们的做法。”

“但是,以我军实力,并不能完全解放埃及。”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所以要想解放埃及,就必须由埃及人亲自去做。”

“我们会留下部分武器装备和作战概念给你们,接下来,希望你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

这些领导者自然不愿意就这样把苏军给放走,他们是真的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对方身上。

其中一位领导者对科涅夫喊话道。

“我们已经努力过了,我们在萨阿德·扎格鲁尔的带领下,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运动。”

“1922的独立,就是我们的胜利。”

“可是胜利之后呢?英国人还是赖着不走,政府也是他们的扶持起来的傀儡。”

"我们已经毫无办法了,完完全全失败了。"

对于这个问题,科涅夫回想起了玛利亚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某个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没枪杆子,即使在斗争中取得胜利,也只是表面上的胜利而已。’

这番话,被科涅夫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

“如果你们要胜利,就必须培养出一支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军官,而不是依靠外人,依靠单纯的罢工运动。”

这番话,已经是科涅夫能给出的最大帮助了。

第六纵队的难处太大,自身难保,压根帮不了他们。

看着这些人失望甚至近乎于绝望的神情,科涅夫又给出一条建议。

“你们可以宣称这是为了争取工人和老师福利而举行的一场运动,与我们无关,尽可能保存实力。”

“然后,负责领导这场运动的负责人,立即转入地下,并展开属于你们埃及人的地下运动。”

“在地下运动期间,可以培养合适的人才,走考入埃及军官,学习更多的知识,甚至拉拢更多有爱国精神的民族义士。”

“埃及绝不缺乏爱国人民,你们缺乏的,只是一个领袖,一个敢带领埃及人民,与英国殖民者奋战到底的领袖。”

说完这番话后,科涅夫便离开了会议室。

解放埃及并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做得了的事情。

这一万多人的第六纵队,打个游击战还行,真打解放战役,怕不是耗子找猫,自杀。

至于他们能不能领会到科涅夫话语中的意思,那就不是他所需要去考虑的事情了。

在说完这些话之后,埃及的傀儡总统已经被第二团的人给抓住了。

面对这个肥头大脸的傀儡总统,再看向瘦骨如柴的埃及人民。

科涅夫没有多说什么,大手一挥,直接将这个傀儡总统丢到人民群众里面。

“他是你们的了,想如何处置,就又你们来选择。”

话音刚落,所有人先是愣了好一阵子。

随后,便爆发出愤怒的怒火。

这位肥猪一般的埃及总统,立即被埃及人民的怒火所淹没。

由于太肥了,路灯有点扛不住,所以埃及人民考虑让他成为路灯,点他做天灯。

埃及人民要如何去做,已经不是科涅夫所需要去关心的事情。

因为,科涅要开始发起最后一轮进攻。

他已经将这里的情况,以电报的方式,发送回去彼得格勒。

只要他们能够驶入地中海,就能接收到海军护送。

是的,就差一步。

这一步,他不能有任何差错,但为了安全,他还是构设了最坏的打算。

苏伊士运河就在面前。

最后一轮进攻开始了。

科涅夫迅速指挥八个团,发起这么久以来的最后攻势。

但这一次,他所要面对的对手不再是拉胯的殖民军和伪军。

站在第六纵队面前的,是一支英国正规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