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红色玛利亚 > 592.谈完土耳其,就该去赚美国人的钱了

无法理解,即使是捷尔任斯基,在听到这个指令时,仍旧无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这算是什么?

在约瑟夫和玛利亚二人来到此处,并将其中需求告知给他时,捷尔任斯基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对所有人进行调查。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建立国家之后,党内人员已经增加了很多。

真要调查起来,恐怕会引起巨大震动。

先不说人手问题,一旦执行下去,还会引起一定的恐慌。

毕竟实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查,绝不可能不被人发现。

但玛利亚给了他一件建议。

“这是我的一个猜测,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单纯地怀疑党内有投机分子,既然如此,你就先从高级官员调查。”

这个建议得到了捷尔任斯基的认可。

如果从高级官员去调查,那么其压力就会少很多。

但玛利亚的多疑还是让捷尔任斯基感到担忧。

“主席,你是否因为压力过大的原因,导致有些……多虑了?”

原本想说多疑,但还是委婉了一下。

为了认证自己的猜想,捷尔任斯基直接把目光挪到约瑟夫这边。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约瑟夫的耸肩。

那大大的眼神仿佛是在告诉捷尔任斯基,他也不知道其中缘由,只是单纯的相信玛利亚而已。

如果对方不是玛利亚,而是一个普通官员,约瑟夫恐怕会派人将他逮捕,然后命人以大记忆恢复术,好好拷问一下,是否受到他国指令来彼得格勒制造骚乱。

但那是玛利亚,他就不得不重视了。

看着这二人的目光对视,玛利亚对此感到十分无奈。

翻了一个白眼,她无奈说道。

“如果真的只是多疑,我会很开心,但这绝对不是多疑那么简单。”

说罢,她将一张写满了横杆与点的纸张拿了出来。

面对捷尔任斯基的疑惑,玛利亚将布鲁西洛夫将军临死前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这份充满了密码内容的纸张,就这样被玛利亚呈现出来。

这是连弗拉基米尔都不曾知道的东西。

玛利亚隐瞒了,并非不信任导师,而是不希望把导师卷入这件事情里面来。

可相对于导师,捷尔任斯基和约瑟夫是唯二能帮助到自己的人。

她需要二人的帮助,二人也愿意信任玛利亚的选择。

自从获得这张密文之后,玛利亚便展开了破译。

她曾经使用过摩尔密码的方式对此进行破译,毕竟一长一短,跟摩尔密码十分相似。

然而,失败了。

然后她又尝试使用苏联对电文加密的方式去进行破译,可到后面还是失败乐。

本身就不擅长这种工作的她,最终只能交给专业的人来负责。

捷尔任斯基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他接过这份密文时,捷尔任斯基也是一脸懵圈。

无法理解这里面所表达的含义。

毕竟,即使是英国的军情六处,其电文加密方式,也是通过字母挪位进行加密。

可是这张密文连一个字都没有,全都是点和横杆,实在是奇怪的很。

但他还是接下了这项重任。

约瑟夫也想给他们提供支持,奈何约瑟夫手上的力量并不合适用在这些事情上面。

最终,约瑟夫只能成为知道此事的第三者,但无法提供太多帮助。

这件毫无头绪的事情很快就被落实了。

由于此事高度机密,捷尔任斯基甚至都没写下任何报告记录,只是挑选了一些适合做此事的契卡人员去进行密文破译。

至于对高级官员的调查,这件事则显得简单许多,毕竟在很早之前,他们就对官员们进行了监视。

为的,就是防止贪污和通敌等情况出现。

这两件事太容易发生了。

贪污最常见,而通敌则是最危险。

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其实苏联党内就已经出现过不少通敌事件。

大部分通敌都是被英法两国的情报部门所收买,然后成为英法情报部门的内应。

对于这些通敌的叛变官员,捷尔任斯基所采取的手段都是直接打击。

但也有那么一两次钓鱼行为,而负责钓这些鱼的鱼饵,就是不久前的倒霉蛋隆金先生。

被隐藏在众多任务中的破译工作,确实迷惑了所有人。

负责这次密文破译的契卡人员,也同样不知道这张密文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他们只是负责破译,时间不定。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由于没有证据,没有思路,没有头绪,甚至连一个大致的方向都没有,他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这张密文。

而且玛利亚不可能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件事情上面。

至少不是现在。

退一步说,如果真的是自己多虑了呢?

这个念头她不是没想过,只是布鲁西洛夫临死前的行为实在是太让人不得不感到怀疑。

看着毫无方向性的破译工作,玛利亚只能暂时性地交给捷尔任斯基。

当然,她也不会放弃对此事的安排。

原本被派往到西班牙,负责保护奥莉佳的雷泽诺夫已经回来了。

他将会成为玛利亚的特别人员。

任务只有一个,协助捷尔任斯基,调查这件事情。

………………

在布鲁西洛夫葬礼的第三天后,一切工作都回归正常。

约瑟夫已经回去自己的工作岗位,重工业建设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得了。

托洛茨基也回去了海参崴,在那边,似乎有日本间谍进行渗透。

玛利亚也同样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但也不算太忙,毕竟对外部的革命援助,是需要时间执行。

执行援助的时间段里面,就是一段可以摸鱼的日子。

一直持续到1925年六月,玛利亚收到了一个意外之人的邀请。

那是凯末尔的信,信中所写的,正是为了庆祝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三周年的诚意邀请。

这份邀请并不只有玛利亚收到,弗拉基米尔和约瑟夫二人都是邀请之人。

然而,弗拉基米尔的主治医生白求恩却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反对。

他以‘主席身体状况’理由,拒绝了弗拉基米尔出远门的请求。

鉴与弗拉基米尔对白求恩大夫的害怕,最终还是屈服了医生的雄威之下。

至于约瑟夫,他就肯定动不了身,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定下来的水电站,出了点小事故。

这些小事故引发了当地人的迷信,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对水电站的抗议游行。

当地的不少村民组织起来对水电站发起冲击。

对于这样的事,身为主要负责人的约瑟夫不得不坐镇当地。

只有他在此坐镇,才可以安稳军心。

当玛利亚响应了这份邀请时,凯末尔以最盛热情招待着她。

现在的土耳其共和国首都已经不再是伊斯坦布尔,而是安卡拉。

但是,凯末尔还是将玛利亚邀请到伊斯坦布尔。

就如同苏俄那样,现在的土耳其百废待兴,几乎没有任何一处是好的。

农业凋敝,工业几乎没有,四周围都是地主或者土匪,而且泛突厥主义思想依旧盛行。

即使到了现在,宗教和泛突厥主义依旧是他们的主要针对对象。

但这都是后话,凯末尔此次以建国三周年的名义邀请玛利亚到来,不仅仅是表达自己对苏联援助的感谢,更是希望可以跟苏联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而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最合适的城市。

这不仅仅是因为伊斯坦布尔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而安卡拉还在建设当中,更是因为玛利亚从很早之前就表示过,自己很喜欢这座城市。

当然,在那时候还是奥斯曼帝国,而玛利亚还是沙俄第三公主,她所说自然是君士坦丁堡。

既然如此,凯末尔自然会将她邀请到这里来。

于是,在国宴中,凯末尔一边邀请玛利亚品尝土耳其特色美食,一边谈起双方之间的合作历史。

在交谈中,凯末尔故意说出了一些经济上和关于联盟的问题。

经济问题自然是希望与苏联挂钩,先不说两国接壤的问题,更是因为现在的凯末尔是把英国给得罪得死死的。

为了让土耳其实现独立,凯末尔所领导的独立战争,几乎将英国人都驱赶出去。

如此一来,土耳其便成为了欧洲经济体系之下的局外人。

无论是经济恢复政策,亦或是互助政策都与土耳其没有任何关系,说白了就是不带你一起玩。

既然协约国不带土耳其,那么土耳其就另寻他人。

苏联,便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一战之后,苏联给凯末尔支援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就连资金也提供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掌握着土耳其海峡的凯末尔,在苏联黑海舰队出使时,提供了不少过路费,这着实是让凯末尔赚了不少钱。

再加上玛利亚是凯末尔的真正合作伙伴,与她合作,凯末尔放心。

如此之多的条件之下,如今已是土耳其国父的凯末尔,自然而然地对玛利亚表现出热情。

玛利亚对这位土耳其国父也抱有属于自己的尊敬和敬佩。

对于土耳其人们而言,凯末尔就是国家伟人。

如此伟大的人物,必然要抱有尊敬。

这是双方之间的态度。

可一旦谈到生意和国家之间的问题,双方便没有了私人感情。

有的,仅仅是公私分明。

这场关乎到苏联和土耳其的交谈便在餐桌上展开。

凯末尔希望能与苏联达成不同盟的友好合作关系,他表示,这样的关系会持续下去,直到永远。

关于苏土不同盟这一点,玛利亚表达赞同。

有时候盟友多并不代表力量强大。

盟友之间的矛盾有些时候是很难调和的,上辈子的二十一世纪中,日韩矛盾就是无法调节,让美国这个老大哥左右为难。

至于土耳其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如若有人要较真,追溯到十一次俄土战争,那恐怕也很难调和。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保持合作关系,但不同盟。

正因为只保持合作而不同盟,双方在生意上的谈判就显得直接明了许多。

毕竟不用考虑那么多东西,甚至是双方的感情。

生意上,凯末尔希望可以获得苏联的投资,特别是军工建设。

对于这一点,玛利亚表达出了苏联的态度。

别看苏联才刚建设没多久,但是在军工建设方面却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案。

确实,德国提供过来的技术支持为苏联带来了巨大帮助。

但从一开始苏联就已经找准了一条合适他们的方向,那就是质量上的追求。

这里的质量追求并不是德国的精准繁琐,而是‘质’与‘量’。

那是确保量产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品质的一种发展道路。

所以在军工建设方面,对于百废待兴的土耳其而言,确实十分合适。

但这已经不是援助,也绝不是老大勋那样的慈善,玛利亚所做的是生意。

既然是生意就必须谈钱了。

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如果不能将两者区分,然后尽可能地兼容,到未来,理想只会拖垮现实。

玛利亚就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在生意谈判上绝不含糊。

这是苏联与土耳其的第一单生意。

但除了生意之外,苏联还有第二单生意。

只不过相对于军工上的建设,这第二单生意略显微妙,甚至可以说充满了争议。

苏联希望能谈一下关于土耳其海峡的内容。

毕竟土耳其海峡太重要的,这是黑海唯一的出口,每当黑海舰队要出去都要经过这条海峡。

支援摩洛哥独立战争的船只,就是从黑海这里出来。

可每当出去都要支付一大笔过路费。

那都是小钱钱啊,说不心痛那是不可能的。

奈何,凯末尔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身为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政治人物之一,凯末尔十分清楚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自然会把土耳其海峡的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但是,面对苏联,凯末尔又不愿意过分的得罪。

最终纪双方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退让。

凯末尔不会让出半点土耳其海峡的主权,但是,凯末尔会给苏联打折。

做生意能做到这个地步,玛利亚也算是佩服了。

该说不愧是土耳其伟人。

能够获得伟人这一称呼的存在,都绝不一般。

这场赴宴与谈判很快就结束。

没有‘道威斯计划’时的争锋相对,毕竟苏联和土耳其是紧密相连的邻居。

可结束这土耳其之旅之后,玛利亚并没有立即歇息。

因为,接下来要去的地点是大洋彼岸的另外一个国家。

美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