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红色玛利亚 > 377.让西乌克兰再飞一会儿

第一团和第二团的攻势越来越激烈。

正面进攻上,布柳赫尔几乎牵制住了白俄西北军的大部分兵力和火力。

反观侧翼攻势上,罗科索夫斯基以平推的形式,将战线不断蚕食推进。

这样的持续进攻,维持了足足三天。

而这三天里面,整个白俄西北军都处于崩溃边缘。

直到丘吉尔回应了米哈伊尔的请求,白俄西北军才开始把所有防御重心都回缩到最后的防线上。

第一第二团没有任何犹豫便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只可惜,越是往战争深处进攻,其遭遇到的抵抗就越猛。

虽说红四军是精锐,但白俄西北军也同样不是吃素的。

连续作战使得双方的战场拉锯在最后的防线上。

眼看丘吉尔要将这些白俄军给接走,负责这场攻势的邓尼金将军,再一次投入两个团的兵力。

力求吞掉这支已经被围困在这里的孤军。

只可惜,英军的舰炮也随之而来。

最后为了避免伤亡,邓尼金减缓攻势,眼睁睁地看着白俄西北军的撤退。

对于邓尼金的犹豫,无论是布柳赫尔还是罗科索夫斯基都表达出强烈不满。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即使对方有舰炮,也不可能覆盖住整个战场,而将军,您却退缩了!”

布柳赫尔几乎是咆哮般地质问邓尼金。

罗科索夫斯基也同样表达出自己的不满。

“眼睁睁看着这群被困孤军这样离开,难道我们的牺牲都是白费的吗?就差一步一步啊!”

一直以来,罗科索夫斯基都是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

但这一次他所发出的怒火,比布柳赫尔还要巨大。

可面对这两个新上任的小将,邓尼金也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反驳。

“红四军是总司令的精锐,绝不能在这里白白牺牲。”

这一刻,无论是布柳赫尔还是罗科索夫斯基都发现了,这位将军从一开始就不是忠于soviet政府,他所效忠的,永远都是玛利亚。

只不过,他们二人都十分清楚,玛利亚对soviet是真心诚意,甚至愿意付出一切。

如此状况着实是讽刺得很。

只能说,这位前沙俄军官依旧保持着他特有的沙文主义色彩。

只是相对于米哈伊尔夫和高尔察克而言,他的沙文主义并不是表现在对俄罗斯帝国的忠诚,而是对他所认可的领导人的忠诚。

他们二人决定将此事告知给了玛利亚。

当她知道邓尼金居然为了保惜红四军而放弃最佳的进攻时机时,可谓是暴跳如雷,气得直跺脚。

她直接罚了邓尼金几个月的军饷,同时还给他降了职。

玛利亚直接表明态度。

“错了就要认,军官士兵之间必须一视同仁。”

“身为红四军总指挥的我,也必须承担责任!”

于是乎,玛利亚决定惩罚自己半年军饷。

经过红四军与彼得格勒的协商之后,弗拉基米尔无奈同意了这一决定,但他并没有将扣除掉的军饷放入国库,而是投入到察里津的医学研发上面。

自己这一东线元帅的身份,也差点被玛利亚自己给降职为临时元帅。

这一冲动着实是让弗拉基米尔感到无奈。

先不说玛利亚在hong军的威望,单单她对soviet的巨大贡献,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而且现在的战场局势十分紧张,因为自己手下将军的失误而被迫降职,这种做法会动摇军心的。

最终,玛利亚还是保留原来职位,邓尼金从中将降职为少将。

布柳赫尔与罗科索夫斯基因为战绩出色,军衔分别提升为上校和中校。

邓尼金对此虽然有些微言,但他更在意的是,玛利亚差点也把她自己给罚了。

最终,他还是接受了惩罚。

毕竟他也清楚,这次让白俄西北军的有生力量撤退,必然会造成不可掌控的负面影响。

西北白俄军被撤离到瑞典了,玛利亚立即对瑞典这个中立国提出抗议。

事实上,在英军撤离到瑞典,并且接受瑞典保护时,玛利亚就对这个中立国很不满意。

但毕竟那是英军,而且现在的苏俄还不够强大,所以并没有对他们的撤离和瑞典的灵活中立表达出任何抗议行为。

况且,对方也是有人道主义这个借口的。

人道主义从文艺复兴就已经出现,这个思想体系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文献,但确实让不少国家都会在明面上表达态度。

再怎么说,虚伪的面具还是得戴上。

这一次,瑞典也同样以人道主义接纳丘吉尔的远征军。

可是,一旦接纳了西北白俄军,那就代表,他们将会走出中立立场。

玛利亚对此做出了强烈的抗议。

‘如果瑞典一定要接纳叛军,那就等同于加入到这场苏俄内战当中。’

‘所谓的中立立场,也将荡然无存。’

表明态度之后,瑞典政府内部立即陷入了各种纷争与矛盾争吵当中。

其实在英国提出要求,让他们接纳丘吉尔的远征军时,就已经有很多议员提出抗议。

既然要做中立国,就要做到底。

因为德国就在边上,这场欧洲大战所带来的伤亡实在是惨烈,他们绝不能参与进去。

但另外一派议员则表示,英国距离他们也同样的近,如果拒绝了英国,他们也必将遭到英国的制裁。

要知道,现在的西线战场逐渐地呈现出一种德国竭力的趋势。

他们需要明确站队。

即使是中立国,也必须站稳队伍,否则迎接而来的,将会是无尽的制裁和封锁。

逼迫于英国的压力,最终瑞典做出妥协,接纳丘吉尔的部队。

只是没想到,居然还会附带一个白俄西北军。

这时,瑞典议会终于明白了,搭上英国这艘船,注定会让他们这个中立地位,走向不怎么中立的国家立场当中。

为了不那么得罪苏俄政府,瑞典也做出了表态。

他们只会给予英国军队帮助,而不会给白俄西北军任何资源上的补给。

但在这里,瑞典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他们不会给西北军任何资源上的补给,但英军会给。

西线战场的僵局,让英国政府没有多余的精力对苏俄政权进行干预。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可以被他们所利用的枪手。

这支白俄西北军,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对象。

丘吉尔将会给予他们除了兵力上的大部分支援。

武器、弹药、粮食等等

而这些武器弹药粮食,全都源于瑞典。

属于是中间商赚差价了。

与此同时,西北军米哈伊尔还租下了瑞典的一座小岛。

这座小岛以及低价格租给了白俄西北军,只不过这并不是你情我愿的交易买卖,仅仅是英国政府的强力施压罢了。

一个好端端的中立国家,一下子被英国政府给强行拖下了水,实在是有苦说不清。

但至少瑞典没有出现国家危机这种情况。

反观另外一个中立国家比利时,早就从地图上消失了。

瑞典只能让驻扎在彼得格勒的瑞典大使馆做好外交工作。

大使馆官员立即响应措施,并且向苏俄政府提交会面协商的申请诉求。

只可惜这份申请被放在一边,苏俄官员们说。

“再等等吧,主席他还在忙,放心肯定会见你的,下一次一定。”

连续吃了几次闭门羹的瑞典大使馆表示,外交真不是人干的活。

但无论如何,面对带英这种不做人的行为,玛利亚也打算不做人一次。

她向彼得格勒提出了一项海军任务申请。

弗拉基米尔认真地评估着玛利亚所提出的海军任务申请之后,便批准了任务允许。

其实也没什么难度。

只不过是让海军去铺一点水雷而已。

至于铺水雷的范围嘛,玛利亚认为,在瑞典那边放多一点就可以了。

放水雷的同时也表明苏俄自己的态度。

‘我们这不是要针对你,只是在保护你而已,只不过呢,水雷不长眼,谁都能炸。’

这种行为在正常情况下,必然会引起外交问题,甚至可以视作为对该国的海域入侵。

但瑞典本身就是吃了亏,而且玛利亚所要求部署水雷的地方都是白俄西北军的位置,因此瑞典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事实上,瑞典本身的军事力量不弱,当年的反法同盟战争中,瑞典就因为击败了丹麦,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到了欧洲世界大战,瑞典本身的强大势力,也让他们有自己的资本实力去成为一个中立国家。

虽说这个中立,是建立在给德国出售木材矿石的前提下。

但无论如何,他们瑞典都不是一个弱得可以随意揉捏的对象。

只不过那是相对于周边的小国而言罢了。

苏俄是建立在沙俄的废墟之上,可即使如此,其庞大的国家体量,也依旧不是瑞典所能够惹得起的存在。

加上他们对中立态度十分上心,因此他们并不愿意得罪任何一个国家。

因此面对大国之间的纷争与冲突,瑞典只能默默接受,并提出中立国不参战这一绝对要求。

只要不参战,那一切都好谈。

看着白俄西北军已经撤离了一半人后,玛利亚便打消了对白俄西北军的继续追杀念头。

她转过头来,目光投向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芬兰,另一个则是乌克兰。

“芬兰北部的协约干涉军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我们必须处理,绝不能把他们留在这里。”

“乌克兰的问题同样严重,内部纷争不断,阶级矛盾更为激烈,需要长时间去处理,但绝不能让分裂主义者成功。”

会议中,她立即提出这两个观点。

红四方面军已经完成任务了。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付白俄西北军。

若非有英国远征军在此,早就被他们一波推掉,但也正因为这支搞屎棍英军在此,这才让他们无法歼灭西北军。

但这已经不再重要了,西北军已经不成气候。

因此,红四方面军获得了大量的自由空间。

玛利亚可不会浪费红四军的战斗力,自从二月革命之后,红四军就开始扩张兵力,如今已有二十万人之众。

而当前为之,能够称得上主要战场的只剩下三个地方。

一个是西伯利亚战区,一个是芬兰战区,一个是乌克兰战区。

至于高加索南部的白俄军,如今正遭到约瑟夫与布琼尼的疯狂攻势。

相信不出多久就能够取得胜利。

但西伯利亚地区实在是太远了,约瑟夫也表明了态度,只要处理完南面的白俄敌军,就会立即北上支援托洛茨基。

虽说让约瑟夫和托洛茨基这两对冤家互相协助实在是太戏剧性,但就地理位置而言,确实也就只有约瑟夫那边适合支援。

所以,红四军所要应对的方向只剩下芬兰与乌克兰而已。

“我相信布鲁西洛夫将军。”

会议中,邓尼金认真说道。

“但是,白俄西南军的战力依旧很强大,他们都是百战之师,如果硬碰硬的话,只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因此我认为,应该支援红八军,迅速解决乌克兰内部的问题。”

邓尼金的建议并非毫无道理,如果要去评价白俄军的战力,从开战之初打到二月革命之前,西南方面军都是首屈一指的高强度战力军队。

这支军队是真正的精锐。

他们甚至还配合过布鲁西洛夫,发起了大规模反击战。

曾一度把德军与奥军给摁在地上摩擦。

即使这与布鲁西洛夫的功劳脱不了关系,但同时也能侧面反应出,西南方面军的强大战力。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强大军队的支撑,压根就支持不起布鲁西洛夫的反击战。

所以以邓尼金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单凭布鲁西洛夫的红八军,硬抗占据人数优势的白俄西南军,只会是吃亏。

只有在新力量加入,才可以打破如今的乌克兰僵局。

但是,布柳赫尔却有着另外的一个看法。

“我们可以让西乌克兰继续内斗下去,如果贸然强攻,只会让西乌克兰内部的各种内斗势力团结起来。”

“到那时候,迎接而来的,将会是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