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能堡之战,让俄军损失惨重。
西北方面军一共由两个集团军组成,人数大概在五十万左右,火炮接近一千门。
尽管第一第二集团军的炮弹数量并不是很多,但人数上,完全性碾压了德军。
而且在战争初期,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已经攻入了东普鲁士,烧毁了里面大部分农田。
压路机一般的俄军,给当时的德军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那时候负责防守东普鲁士的指挥官正是冯普里特维茨。
他率先崩溃,并且要求放弃东普鲁士。
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小毛奇给制止了,并且将冯普里特维茨给强行退休,换来的,是兴登堡与鲁登道夫。
这个时间段的兴登堡并没有退休,而是一直留守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负责为他们的军队和军官进行培养。
在战术上,兴登堡并不一定比鲁登道夫厉害,甚至可以说,他的战术只停留在最常规的阵地防守战中。
然而,他对内部管理与战略方针十分擅长。
内部管理中,他成功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得到了重新整编。
武器装备和军队纪律,在这一刻得到了的大幅度提升。
而且兴登堡还要求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做好战争准备。
为了这个准备,奥斯曼军队几乎都会进行训练和军事演习,无论是山地战亦或是平原战还说说攻坚战,无一例外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
在奥斯曼军队里面,最受兴登堡欣赏的一位小将领,正是凯末尔上校。
每一次军事演习和军队训练,他所率领的部队都能达到最高成绩。
在众多接受培训的军官中,他最为优秀突出,因此在兴登堡的要求下,凯末尔从上校晋升到一个军的军长。
恩维尔不喜欢凯末尔。
这一点,无论是国内的人,亦或是身为外来人的兴登堡都十分清楚。
但即使如此,恩维尔也不敢随意违逆兴登堡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这是德国人派来的重要将领,而且又是一名贵族阶级的核心人物。
他必须讨好对方,同时也要照顾好对方。
而且兴登堡确实给他的军队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不再出现‘将有令而兵不从’这样的现象。
即使凯末尔对泛突厥主义政策十分反感,但只要对方还是爱着土耳其,他就不可能离开。
用爱国主义捆绑凯末尔,这是恩维尔认为最合适的手段。
因此,他给予了凯末尔军长一职,并且让他成为一个集团军的指挥官。
很快,来自西面的战争打响了。
兴登堡临危受命,他必须赶赴东普鲁士,击溃入侵而来的俄国军队。
但兴登堡离开之前,给了恩维尔一个忠告,别轻易进攻亚美尼亚。
恩维尔笑道。
“如今的俄军两面作战,他还能分心开阔第三战场吗?”
兴登堡摇头说道。
“你要担心的不是俄军,是高加索方面军。”
这是他临走前留给他的话,尽管恩维尔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很快,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负责的坦能堡战役取得了巨大成功,让俄军一下子失去了近乎二十五万人的战斗力。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恩维尔的野望从心而生。
他开始组织军队,并且对高加索地区虎视眈眈。
根据情报所示,高加索边防军只有不到五万人的规模,即使是进行大规模总动员,也不可能超过十万。
再说亚美尼亚共和国,这个国家刚成立不久,根据间谍带来的情报可知,亚美尼亚军队不到两万人,武器装备更是紧缺得不得了。
如此一来,便是他们收复亚美尼亚的最好时机。
仍在集结军队之时,参谋长向恩维尔趴下问了一句。
“如果我们成功收复亚美尼亚,里面的人要如何处置?”
“全杀了。”恩维尔帕夏没有丝毫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一群刁民,只会反抗国家,甚至还会把俄国人给引进来。”
“对这种国家叛徒,必须进行大规模屠杀。”
“无论军民?”
“无论军民!”
参谋长明白了,他一点点后退,那双手却发生了轻微颤抖。
不知是兴奋亦或是恐惧。
很快,奥斯曼第三集团军成立为土耳其高加索方面军。
第三集团军分别由第九、第十、第十一、三个军团组成,加上非战斗人员,一共有十二万五千人。
负责这场对亚美尼亚战争的总指挥,恩维尔帕夏打算亲自负责。
在八月二十五日,恩维尔帕夏正式向亚美尼亚宣战。
这场宣战很快就传到了俄国彼得格勒里面。
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以正式的官方模板,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俄国宣战了,法国自然也会一同宣战。
原本还保持中立态度的英国,因为比利时被德军攻陷的原因,如今已向德国宣战。
如此一来,英国也跟着俄国一起,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虽说被英法两个大国一同宣战,但奥斯曼帝国并不害怕,因为英法两个跟奥斯曼帝国隔得很远。
况且,因为丘吉尔的原因,有两艘军舰被英国扣留,以至于奥斯曼国内反英情绪激增。
正式宣战之后,尼古拉二世开始考虑对高加索地区进行增援。
负责这场大规模战争的参谋长是尼古拉大公。
他接到了尼古拉二世的命令后,认为由高加索方面军自行战争便可。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俄国兵源说不上紧缺,但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调运过来。
别看俄国修建了很多铁路,但铁路运输毕竟有限,而且现在的大部分运输力量都集中在西南方面军上面。
为了对东普鲁士的戒备,更需要对已经溃败的西北方面军重新整编。
在兵员上自然会变得越来越紧缺。
要知道,现在的东线战场,俄国可是要一打三,即使人口众多,在战略分布上也会变得紧张起来。
至于高加索方面军。
这一点,尼古拉大公给出了明确的信心。
“公主殿下离开前曾经说过,高加索方面军虽然只有五万人,但只要联合起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军队,就可以完全性抵御住奥斯曼的入侵。”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
龙王医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本站所有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首页
我的书架
记录
客户端
顶部
尼古拉二世听完后,深以为然,于是便放下权力,只派出几名彼得格勒参谋过去提供支持。
这些参谋过去的目的事实上并不只有提供支持,更是为了监视高加索方面军。
很快,尼古拉二世的指令落到了察里津城内。
收到这份命令后,弗拉基米尔立即展开战前会议。
重要将领如布琼尼和伏龙芝都到来了,约瑟夫带着参与过巴尔干战争的伏罗希洛夫和年轻新将哈米尔加入进来。
会议开始时,弗莱基米尔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沙皇宣战的信息。
与此同时,他们高加索方面军也将会加入到这场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当中。
但是,这场战争要如何去打呢?
这个问题,成为了会议中的核心内容。
“强攻奥斯曼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
布琼尼最直接了,他恨不得让自己的军团化作利刃,直接捅入奥斯曼帝国的心脏。
当然,这个战术部署不可能实施。
先不说他们这三十万人能不能真正攻入君士坦丁堡,单从未来的革命部署,他们就不可能将三十万人全部投入到对奥斯曼的战争当中。
要如何分兵,合理部署,成为了他们当前所要面临的巨大难题。
只不过,在开会的时候,约瑟夫还是略带担忧地问了一声。
“玛利亚那边,需要支援吗?”
负责情报信息的捷尔任斯基给出了准确答案,玛利亚那边正处于即为激烈的混战当中,但目前局势还算稳定。
听到这里之后,约瑟夫不禁松了一口气。
相对于约瑟夫担忧,弗拉基米尔则显得十分自信。
“那孩子不可能输给他们,我相信她的能力,正如同她相信着我们一样。”
熟悉的话语,熟悉的态度,弗拉基米尔对玛利亚的能力,深信不疑。
但他也做好了准备。
他已经让雷泽诺夫提前过去华沙,如果华沙战场真的要扛不住了,雷泽诺夫会不惜一切代价将玛利亚给带回来。
当然,那是最糟糕的情况。
回归到会议正题,他们需要考虑如何分兵。
他们的军团叫做高加索方面军,但其内在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红一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由玛利亚的第一军、约瑟夫的第二军、伏龙芝的第三军、布琼尼的第四军、伏罗希洛夫的第五军、哈米尔的第六军和托洛茨基的一个临时编制第七军组成。
七个军的兵力,每一个军的人数大概在4万人左右。
但托洛茨基的临时第七军因为任务,暂时离开了察里津,因此他们这三十万人,事实上只有二十七万人。
他们必然会支援亚美尼亚共和国。
单凭亚美尼亚和土耳其人民公社的力量,不可能抵挡得住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所以,他们必须分出更多的兵力,才可以抗下敌军攻势。
然而兵力一旦分得太散,就很容易造成后续的革命力量不足。
这是一个难题,对此弗拉基米尔给出了一个判断方式,那就是人民力量的评估。
亚美尼亚共和国刚成立不久,虽然说武器装备不足,但人民力量空前团结,以他们为首,完全可以集结出一大批民兵力量。
然后就是俄国境内。
革命的时间定在了国内矛盾空前激化的时候。
矛盾一旦达到了最高值,他们将会以察里津为源头,掀起反抗旗帜。
只要得到了工人的响应,全国各地的工人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力量。
对于这个评估事项,约瑟夫和弗莱基米尔做出了判断。
首先是亚美尼亚那边,因为这是最接近现在的战争,人民力量也正处于空前团结,他们要应对的敌人也就只有奥斯曼而已。
所以,对于亚美尼亚战场,弗拉基米尔认为,只需要派出三分之一的兵力过去就足够。
只不过为了确保不会被彼得格勒的人察觉到人数异样,高加索方面军所提供的支援宣称,必然是五万人。
紧接着就是彼得格勒那边的评估。
弗拉基米尔认为,这里需要更多的兵力才可以控制得住。
革命时期,必然是人民反抗最为激烈的时期。
但是,他们所要面对的不单是到那时候旧势力的反抗力量,更是要面对其他革命组织的力量。
例如资本主义势力。
加上俄国的土地面积过于庞大,就算全部三十万人都投入战场,也不可能完全顾及到所有战区。
这就是俄国的可怕之处。
弗拉基米尔需要率先占领首都和各个工业城市。
紧接着,就是对其他地区的收复。
如果他们成功占领首都,必然可以招募到更多的工人士兵,兵力上必然会占据优势。
只要兵力达到要求,他们所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就能够分散到各个临时组建的新兵团里面。
以此方式,影响和带领着新兵团的成长,从而成为新共和国的革命力量。
需要准确地做出评估,他们缺乏时间,所以弗拉基米尔决定,先让红一方面军以三分之一的规模协防亚美尼亚。
另外三分之一的部队作为预备队,准备好作战。
其余三分之一的部队隐藏起来。
但这个计划并不完整,约瑟夫对此做出了调整。
红一方面军在训练,装备和士气上都十分充足。
然而,他们缺乏大规模作战经验。
在玛利亚还在察里津时,她所提出的‘大规模战争演习’确实取到了成效,但这些成效并非实战。
如果这些战士没见过血,没杀过人,他们终究无法成长起来。
要想成为一支真真正正的精锐hong军,就必须赶赴战场,用战场上的血与火去进行磨练。
所以约瑟夫提出了一个构思。
让军队轮流作战,以便于让所有部队都触碰过战争。
至于会不会让战士们产生对战争的恐惧心理,这一点弗拉基米尔认为绝无可能。
“当他们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战时,他们绝不会逃避战争,而是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
龙王医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本站所有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首页
我的书架
记录
客户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