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的金属,拖拽出黑色的浓烟。
长笛悠扬,似是哀鸣。
从察里津驶向圣彼得堡的列车,冲破了昏沉的黑夜,轰隆的轨道,颤栗着整片大地。
“殿下,我们已经正式宣战了。”
一名传令官在列车上,如此说着。
他丝毫没意识到这场战争所带来的的影响,而眼前的这位公主,正一言不发地凝视着窗外的黑暗。
那深邃而又充满神秘的黑暗。
玛利亚十分清楚,即使这场战争还没有演变成世界大战,这一切都仿佛还能够进行调节。
但事实上,一旦展开,所有人都会被拖拽进去。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性。
只不过,让玛利亚感到有些诧异的是,如今的局势与自己上辈子的历史记忆中,出现了不少差别。
首先是萨拉热窝事件。
在自己的历史记忆中,萨拉热窝事件的核心人物是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安娜。
他们死在了第二波刺客手上,说来也奇怪,这第二波遇刺纯粹是巧合而已。
但他们还是死在这这一天。
紧接着就是七月危机和最后通牒。
但无论是哪一件事,老皇帝弗兰茨都没有做出十分过激的行为,直到最后才签下了宣战正式文件。
这可是通过正式宣战,然后再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也正因如此,塞尔维亚才能够有时间组织起抵抗力量。
可是,如今的历史却朝着玛利亚所无法预测的方向发展着。
萨拉热窝中死掉的人并不是斐迪南和他的妻子安娜,而是老皇帝弗兰茨。
尽管七月危机和最后通牒都出现了,但相对于原版的一战前夕,此次的七月危机更显得阴沉压抑。
这一切,都仿佛是暴风雨前夕的宁静。
而且奥匈帝国不宣而战,斐迪南皇帝也利用自己一直以来积累的仁慈声望,让塞尔维亚放松警惕,最后给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是玛利亚所预想不到的开端,同时也是所有国家领导人和战略家所预料不到的开端。
玛利亚最担心的并不是塞尔维亚如今的局势问题,而是奥匈帝国将来的走向。
这个拼多多帝国并不强大,但这个不强大是跟俄国进行对比。
历史上,奥匈帝国确实被塞尔维亚给打败过很多次,并且还一度威胁到首都奥地利。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
塞尔维亚的体量不足以击败奥匈帝国。
而且即使奥匈帝国的军队因为多民族原因,导致其指挥往往会陷入混乱,但更让人诟病的是他们的元帅。
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一位极具野心,却又是能力不足的陆军元帅。
他能够走上如此位置的原因,并不是他有多强,仅仅是因为他身为贵族。
在军事战略上,康拉德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但他从来不考虑自己军队的协调性和当地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而且他还喜欢微操,对自己原来的战术部署经常性做出调整。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通讯设备还不先进,一旦做出军事调整,就得通过传令官或者以电报的方式进行传递。
有时候他今天发出一条战术调整,在前线作战的军官正辛苦地安排着康拉德昨天做出的战术改变。
这种事情让奥匈帝国的军官都要疯了。
以至于到了最后,就连法金汉都拒绝给康拉德提供军队上的支援。
即使给了,也绝不允许康拉德去进行指挥,一旦有什么军事行动,必须得到法金汉的允许。
即使如此,康拉德依旧坐在自己的陆军元帅位置上,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老皇帝弗兰茨的支持。
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老皇帝弗兰茨死在了萨拉热窝当中,活下来并且继承皇位的人则成为了斐迪南。
事实上,斐迪南成为皇帝这件事玛利亚也知道得比较快,但她对此并不在意。
就跟其他领导人一样,玛利亚也同样给斐迪南按上了自己的所认为的面孔。
仁慈,友好,大度。
不单如此,甚至跟老皇帝弗兰茨的关系十分糟糕。
没想到斐迪南却成为了最难以预估的人。
列车继续前进,灼热的红色光芒,破开了前方的混沌。
她的目光,停留在漆黑一片的窗外,正随着列车的高速运动而不断后退。
呜——
鸣笛再度响起。
窒息的感觉,突然而生。
或许,现在的奥匈帝国必须给予重视。
敲打着桌面,蔚蓝色的目光划过一道凝重。
一切的计划,都需要重新考虑了。
从白到夜,再从夜到白。
列车行过了很长一段距离,最终停靠在圣彼得堡车站处。
巨大的白蒸汽随着列车的停靠而散开。
一辆马车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身为冬宫使者的他,为玛利亚的到来而做出迎接。
“殿下,请您上车。”
他低着头,态度恭敬,这是对待上位者的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所尊敬之人的态度。
玛利亚点着头,没有丝毫犹豫地坐上了这辆马车。
不久前才从冬宫这里离开,本以为要等很久才会再度回来,没想到会在这一刻,被重新召唤。
马车快速地行驶在圣彼得堡的马路上,很快便来到了冬宫大门。
又有几名侍从前来接手,随着侍从的引领,她很快便到达了沙皇的会议室。
当他们推开的那一瞬间,冰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映入眼帘的,是那熟悉的面孔。
军官,大臣,还有沙皇尼古拉二世。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重的压抑。
她迈出步伐,踏入了这间会议室内,随后便低着头向沙皇行以臣礼。
玛利亚是最后一位到来的核心官员。
在所有人都到来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便示意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
得到指令之后,他从自己的位置上站立起来。
阴沉且安静的会议室,响起了皮靴敲打在地面上的回音。
“诸位,首先我得说明一件事,塞尔维亚已经沦陷了。”
此话一出,当即引起地下不少人的惊呼,若非碍于沙皇在此,恐怕已经提出了疑惑。
苏克霍姆利诺夫没有在意所有人的态度,而是继续着自己陈述。
“奥匈帝国不宣而战,如今塞尔维亚已经沦陷,他们的国王向我们申请了避难请求。”
“德国态度依旧强硬,英法两国仍未做出回应。”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
龙王医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本站所有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首页
我的书架
记录
客户端
顶部
“塞尔维亚必须保护下来,即使现在已经沦陷了,我们也有义务为他们夺被侵占的领土。”
“我们,必须进行大规模战争。”
会议室内终究是按捺不住那股躁动的狂热。
所有人都渴望战争。
这里的军官们都十分清楚,要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要想跟自己家族的先辈一样建立丰功伟绩。
留给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参加战争。
即使是日俄战争归来的将军,也同样得到了功绩。
所以这一次也绝不例外。
他们丝毫没留意到沙皇的不安。
对于一名国家领导人而言,尼古拉二世是不及格的。
无论是他的做法亦或是想法,皆是如此。
但是在位这么久了,尼古拉二世即使在怎么愚笨,他还是懂得帝皇之道。
他同样渴望着战争。
就跟这些军官们一样,他也十分清楚要让自己成为配得上‘大帝’这个称呼,就必须开疆扩土。
如历代沙皇那般,成就不可一世的伟大功绩。
然而,他也害怕战争。
并不是害怕战争的残酷,而是害怕大国之间的战争,会让整个局势走向不可挽救的地步。
在得知最后通牒之后,尼古拉二世曾经向德皇威廉二世发送了一封电报,请求他可以遏制一下奥匈帝国。
威廉二世给予了回应,他答应了尼古拉二世的请求。
但是,如今的局势却还是演变成这种地步。
预备性战争动员状态都无法唬住奥匈帝国的入侵行为。
如此一来,留给尼古拉二世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了。
击溃他们。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是要如何去打。
这次会议,其内部内容便是以这个为核心。
尼古拉二世伸出了手,霎时间原本还陷入一片亢奋的会议室内,归于平静。
“这次将你们召集过来,最主要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开战,又要如何去打。”
说罢,他向陆军元帅苏克霍姆利诺夫示意了一个眼神,自己便不再说半句话。
苏克霍姆利诺夫会意,开始将问题点向所有人展开。
首先的问题点是要如何营救塞尔维亚。
毫无疑问,现在的塞尔维亚已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宣而战的奥匈帝国,直接把塞尔维亚的大部分兵工厂都摧毁了。
不单工厂,就连农场也是如此。
大批量塞尔维亚人民失去了居住地和农田,他们将会成为塞尔维亚政府的最大负担。
幸亏现在保加利亚还没有加入战争,否则在两面夹击之下,塞尔维亚必将亡国。
可是要想直接进入塞尔维亚,那必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因为俄国与塞尔维亚并不直接接壤,双方之间隔着一个罗马尼亚和奥匈帝国。
如此一来,他们很难给出帮助。
对于此事,尼古拉大公给出了方针。
让其他巴尔干同盟成员给予协助,俄国后续再给予支援。
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因为地理原因,他们所能提供的支持实在是太少。
而且无论是在场的官员亦或是玛利亚,都无法想象塞尔维亚居然会沦陷得如此迅速。
这实在是超出了所有人预料。
然后就是第二个问题内容。
要如何开战。
向奥匈帝国正式宣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要怎么打,则成为了众多军官所在意的问题。
尼古拉大公继续做出自己的战略部署。
他首先认为,既然是对奥匈帝国宣战,就必须先对奥匈帝国做出战术部署。
但是呢,德国也必须提防。
不久前,德国威廉就公开声明,他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奥匈帝国的复仇,只要奥匈帝国想要什么,德国就会提供什么。
威廉二世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这一点整个欧洲都有如此共识。
但是,这个声明却表明了德国的态度,他们必将站在奥匈帝国这边。
所以即使德国还没有宣战,也无法保证德国会不会在他们与奥匈开战之际,突然间宣战。
因此他们需要提防德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进攻。
以进攻代替防守,击垮德国之后,就能够让德国不再成为威胁。
这就是尼古拉大公的战略部署。
但战略中的细节,则需要由将军们去制定。
1910年的时候,俄国常备军是一百八十万人,现在进入了预备性战争动员,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乎两百万人。
但要想立即集中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幸亏1913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了总动员准备,加上前线铁路的部分完善,让他们在兵员调动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如此情况下,尼古拉大公做出了两个战略方案。
第一个是德国方案,第二个是奥地利方案。
在这两个方案的前提条件,则是俄军的军队部署。
他认为,俄国需要分成第一第二集团军,组成西北方面军。
第三第五第八集团军组成西南方面军。
第四集团军为战术性预备。
第六和第七集团军保护侧翼,从波罗的海和芬兰延伸到罗马尼亚和黑海这条侧翼防线。
如果德国以东线战场为主要战场,那么他们将会采取德国方案,放弃整个波兰华沙这一带战区。
尽可能组织起所有资源,以守代攻,仿照1812年莫斯科战役的战略,要知道这个莫斯科战役,完完全全拖死了拿破仑。
如果德国并不以东线为战场,那么就采取奥地利方案。
西北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都一同发起进攻。
西北方面军攻入东普鲁士,西南方面军进攻加利西亚,进攻奥匈帝国。
这就是他的战略部署。
在尼古拉大公做出了战术部署之后,便开始展开更多细节上的讨论。
例如兵员、武器装备和统帅将领。
每一个方面军都需要有一位司令,每一个集团军都需要有一位将军。
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尼古拉大公推荐了她们军方内部的老将军,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和保罗冯连内肯普。
然而,就在这时,尼古拉大公却将机动性的第四集团军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玛利亚尼古拉耶芙娜,就任为第四集团军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
龙王医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本站所有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首页
我的书架
记录
客户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