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红色玛利亚 > 230.拜登紧握拳头,大的要来了.

(上一章写错了红一数量,但后台似乎在弄什么,一直修改不了,出动的五万察里津军队里面,有红一的2万人。)

战争蓄势待发。

在回到察里津后,玛利亚立即调动城市内的军队。

即使一直以来都对外宣称,察里津城市军队只有两三万人,但事实上,他们所培养的红一红二加起来已经有八万多人了。

当然,玛利亚不可能把这八万多人都拉入战场上。

一直以来,高加索地区都会有不少驻防军,即使到了现在,他们也仍旧被约瑟夫给圈养着。

说是圈养,事实上,约瑟夫一直都在对这支边防军进行渗透和改造。

这种做法是潜移默化,很难看出端倪,更多是宣传他们察里津的观念,从而吸引这些军队的加入。

所以,身为巴尔干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玛利亚出动了五万多人。

而这五万人里面,两万多名红一军团内的士兵,其余三万人都是边防驻守军。

虽然叫做边防驻守军,但约瑟夫也曾经以玛利亚公主的名义,派遣了不少军官过去对他们进行特别训练。

在还是高加索悍匪的时候,约瑟夫就曾经通过游击战与这些边防军进行过战斗。

评价为‘有一定战力,但军官能力不足,部队实力无法发挥。’

这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察里津还没有被玛利亚所掌控,还是由当地贵族进行把控。

这些贵族最喜欢就是吃空头军饷,甚至还一度克扣过军饷。

如今,玛利亚接管之后,不单将那些军饷给一一补回来,甚至还给了他们不少物资补给。

一开始这些驻守军都在感谢沙皇和上帝的恩赐与保佑,可随着约瑟夫的一点点渗透与思想上的普及。

他们的观念开始产生变化。

当然,与红一红二还是有很大差距。

红一红二是经过长时间训练和思想教育而出的强大部队。

他们拥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就算遇到再困难再绝望的环境,也可以一直战斗下去。

但他们还缺乏对近代战争的经验和印象。

因此玛利亚将红一军团拆分开来,拆成了每一个小团,融入到其余3万名边防军里面。

再一次进行军团重组,最终玛利亚将这五万人的军团拆分成五个师,一个师一万人。

这五个师分别由伏龙芝、布琼尼、伏罗希洛夫、一名新提拔且能力出众的哈米尔与玛利亚五人统帅。

之所以将coвet内的核心统帅都拉了过来,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借此机会练一练兵。

出发前,玛利亚将此行战争目的给说了出来。

“这次战争是防守战,而非入侵战,所以并不会违背我们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观念。”

“同时,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盟友而做出的选择。”

“巴尔干半岛一旦沦陷,或许对俄国而言只是比较麻烦而已,可是对于仍在奥斯曼境内实行长征的人民公社同志而言,则是毁灭性打击。”

对于长征这个词,玛利亚必然会想起故乡内的伟大壮举。

但要知道,故乡的长征能够成功,与领导者脱不了关系。

她不能去赌人民公社的领导人能有如此超凡的战术战略天赋,一旦被几十万大军给团团包围,他们很有可能真的要直接交代在那里。

人民公社一旦灭亡,亚美尼亚红区也必然沦陷。

况且,就算奥斯曼帝国还在对人民公社进行围剿,亚美尼亚红区也同样遭受着奥斯曼军队的攻击。

情况不容乐观。

玛利亚不可能坐视不管,要想遏制帝国主义对同志们的迫害,她想到的办法只有一个。

战争!

“为了仍处于敌人包围中的同志,我们必须通过战争,给人民公社内的同志分摊压力。”

这番话说服了所有人。

毕竟,在夺取察里津政权的过程中,他们就是通过战争和各种计谋取得成功。

无论是约瑟夫、捷尔任斯基亦或是布琼尼、伏龙芝,他们都不会抗拒这些战争。

因为有些战争是有利于革命,他们必须打,也必然要打赢。

一切都准备之后,便通过列车直接从察里津进入基辅车站,再往原保加利亚的领土地区。

刚进入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的边界处,他们便收到了前线的战况电报。

由邓尼金率领的第二军已经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行了交战。

战况打得很激烈,直接僵持在了南多布罗加处。

双方都是以传统的战术互相发起冲锋,尽管罗马尼亚也派出了十万援军给予支援,可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更多,一时间双方在这里打了个僵持。

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玛利亚立即做出战术调整。

很显然,邓尼金所遭遇到的奥斯曼敌军,是用来抵挡来自俄国援军的奥斯曼部队。

能够精准拦截,玛利亚不仅在想,奥斯曼军内也是不是安插了德国参谋。

如今他们只拦截了率先进入的第二军,玛利亚的第一军这才刚到。

但是,如果想绕开战争区,从而包抄对方的后排,也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个时代的堑壕并不会只挖一条,而是挖好几个防线。

在电报中可以知道,奥斯曼帝国是提前挖好堑壕,绕路的话也只会绕到对方的第二或者第三条堑壕上。

所以单纯的小范围绕后并不可取。

打开大地图,玛利亚看到了一个可选地区。

鲁塞。

鲁塞这个地区是有城堡的,要想进攻并不容易。

加上有一条多瑙河给隔着,可谓是易守难攻。

但如果将这座城给攻下来了,那就等同于直接穿插入对方的大后方。

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战术,第二军不少军官持有反对意见。

这些持反对意见的军官多半是沙皇派遣下来的人。

不知是为了监督亦或是害怕自己在大战经验中不足的原因,尼古拉二世给她安插了几名曾经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老军官。

这些军官无论是作战经验亦或是对战场分析,都比玛利亚更加丰富。

可谓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

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行军过来前,玛利亚还特意让布琼尼他们去请教一些经验。

可是,这种老练的军官,反而会更加保守。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

龙王医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本站所有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首页

我的书架

记录

客户端

顶部

前两次战争所带来的荣誉,让他们坚信自己的战术才是最合适当前战争环境。

一名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老军官直接阻拦道。

“殿下,我们应该立即支援第二军团,并且给予敌人狠狠地打击。”

“伟大的俄罗斯士兵,只有通过烈焰与鲜血,向敌人发起无畏冲锋,才能够证明他们的价值!”

这番话说得热血沸腾,可说到底,就是不把士兵的命当人来看。

另外一名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军官也如此叫道。

“殿下,我们带过来十门75mm火炮一百五十门其他口径火炮和若干门迫击炮,足以碾碎那群土耳其杂碎,加上罗马尼亚援军和第二军团的火炮,在炮弹轰炸下,我们占据绝对优势!”

相对于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老军官,这名军官在战术上更接近现在这个时代环境。

那就是以火炮进行轰炸,再向敌人发起无畏冲锋。

这种战术在日俄战争中出现过无数次,有些时候为了争夺一座山头,来回轰炸,然后再来回冲锋,如此反复。

对于这样的战术,参加过日俄战争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也表示赞同。

只不过相对于无畏冲锋,他们更倾向于以火炮洗地,然后再通过挖战壕的方式,一点点挖着过去。

可这样的战术太慢了,而且消耗太大了。

玛利亚翻开保加利亚的地图。

由于每一个国家的详细地图都是该国的机密文件,所以留给玛利亚的地图算不上很完整很详细。

可即使如此,玛利亚还是看出了传统战术的巨大问题,那就是消耗。

巴尔干半岛战争只是一场老大哥给小弟提供支援的战争,所以不可能发起总动员。

总动员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士兵总动员,更是将国家的战争机器给全功率开启。

因此,留给玛利亚的炮弹,只有现在所携带的数量。

他们第一军所携带的火炮分别有十门75mm火炮和若干门迫击炮,各种不同口径的炮弹加起来总共有八千多枚。

要知道,在1914年初期,为了应付前线战争,俄国所定下来的前线炮弹存储量,都是一管炮一千多枚左右,只不过随着战争越来越大的原因,炮弹数量才开始是激增。

而如今,距离一战还有好几年时间,能够凑齐八千多枚炮弹,已经是尼古拉二世大发父爱,从国家武器库存里给她抠出来的。

有些军官在看到如此之多的炮弹数量后,都已经兴奋得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叫喧着‘大炮开兮轰他娘!’

如果真的按照常规战术,就应该直接支援邓尼金的第二军团,直接攻破南多布罗加的奥斯曼军队。

根据情报可知,人数上奥斯曼军队占据了优势,但是火炮上他们更加凶猛。

按照常规传统战术,以火炮轰击,必然可以将战壕内的奥军给震死过去。

但是,他们的炮弹消耗也会十分巨大。

就算是打赢这场战争,也会因为消耗过大而难以进行下一场战争。

而这仅仅是奥斯曼帝国对援助的阻拦而已。

况且炮弹轰炸过后,还是得依靠步兵发起冲锋。

有了德国装备支援的奥斯曼军队,究竟能有怎么样的火力,在电报中并没有提及。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方必然会有机枪阵地。

看着地图上的标注,玛利亚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战略部署,给第二军团发去电报,让他们尽可能牵制,而非进攻。

然后,他们通过列车直接来到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列斯特。

一开始罗马尼亚国王是拒绝的,因为俄军素质低下,这是每一个国家都知道的事情。

就连保加利亚这样的国家都不愿意让俄军提前驻守,更不用说罗马尼亚。

但碍于玛利亚的强势和当今情况的严峻性,罗马尼亚国王同意给他们开放列车轨道。

唯独不能进入首都布加列斯特。

在第一军团乘坐列车赶赴多瑙河沿岸时,罗马尼亚国王为了确保安全,命令军队把守自己的首都,以防不测。

如此多疑的情况让不少军官感到不满,甚至有些军官叫喧着,要给罗马尼亚一点教训。

这种事情毫无疑问地被玛利亚给镇压下去。

并且吩咐融入到军队里的每一位政委,必须严加看管,绝不能出现任何扰民情况。

一旦发现,军法处置。

这样的命令让那些老军官感到不解,他们甚至提出对路过的村庄进行物资收集。

他们口中所谓的物质收集,毫无疑问,便是对路过的村庄进行掠夺。

如此行为对于俄军就是家常便饭,罗马尼亚愿意让道给俄军通过,说实在,其实是受到了沙俄帝国的强大压力所致。

若非如此,他们不可能把通道让给如强盗一般的俄军。

只不过在玛利亚的军纪要求下,直接给杜绝了这种情况发现。

一路上直奔多瑙河而去,在落了列车并且来到河边时,最擅长建造船只的伏罗希洛夫第四师,开始临时制造船只。

这条多瑙河虽说不急,但也比较宽,要想安然无恙地渡过去,最好就是隐蔽渡河。

制造了船只后,便以俄军最罕见的纪律形式逐一渡河,而渡河时间选择了黑天。

黑天渡河很难被发现,而且也确实如玛利亚所猜想的那样,这里的守军戒备性不高。

率先渡过去的是伏龙芝的第二师,而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潜入内部,并且寻找好掩体位置。

很快,一千人就渡了过去。

渡一千人过去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也不会集中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渡河,渡河时也会小心翼翼,加上对方的松懈,所以并没有被发现。

在第二师进行渡河时,玛利亚要求炮兵队准备好远程迫击炮,对准城堡上随时能威胁渡河部队的碉楼。

而这一切,只等玛利亚的一声令下。

时间一点点流逝,四周围也变得越加安静。

在玛利亚的要求下,所有人都不得亮起任何的光源,自己则拿着望远镜,监视着远方的情况。

突然,一道亮光从远处出现。

连续三下,而这正是他们伏龙芝那边的进攻信号。

玛利亚立即踹了一脚躺在自己边上正打瞌睡的布琼尼。

“睡你个头,让迫击炮开火,立即点燃火把,准备强渡河!”

加入书签,方便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txt下载

加入书签

长夜余火

帝王赘婿

极品逍遥王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天神殿

北王战刀

狂龙战婿

一剑独尊

龙王医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

下载

本站所有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首页

我的书架

记录

客户端

顶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