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姚老将军讲,武星晖和卫璞玉很不好对付,较之十年前帐下猛将剧增,在攻城战中势如破竹,要尽量避免硬碰硬,巧用妙计才能敌之。
跟我们一样,敌军也有请一些江湖人助阵。
江湖人讲侠义,就是说他们认为哪方是正义之师就会去挺身相助,主持公道。而敌军中的江湖人大概受了三国国主的恩惠或被统一大计说服了,本身就不认为那是在助纣为虐。每个身怀正义感的人都有自己的道义,不能说他们帮助敌军,他们就是坏蛋,他们也许有和我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报恩。
白煊志汇报的对战经过基本在我预料之中,在最开始的战役中,永禄王所守右翼要塞的敌军在不敌后就向嫣军靠拢,再后来与景白澄军汇合。景白澄以牵制我军主力为目的,主攻雨境和嫣境,然后再进行两面夹击,以战养战。只不过在执行计划时还是受到了阻碍,阻碍就是我。
敌军的战略部署已经真相大白,现在主要是粮食问题和下一步进攻策略。此时帐外通禀,斥候带来印边境的消息。
景白澄大概已发现我出现在雨军中,早就离城了,所以开始进攻印左翼要塞。姚义、敛枫桦等人出战迎敌两次,在永禄王及后赶去的嫣荣旭的援助下打退了景白澄的猛攻,他们暂时为阻击敌军在左翼防守,防止敌军向印主要塞和嫣境延伸。
姚老将军提议我们应该趁机进攻“百万关卡”,那里虽然难攻,但只要诱敌军出城即可,而且完全可以先来一场诱敌之计,把战场尽量拉远点,远离此关卡,让敌军带粮出来,我们就全力夺粮,以缓解现在军粮紧缺的状况。
此时强行攻城无疑是下下策,粮食没弄到手再大量消耗兵力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选择攻城。
关键在于怎么诱敌,一般的诱敌之策对卫璞玉和武星晖不见得会见效,被雨军试练的次数太多了,敌军吃了亏总会有所提防,不一定会再上当,用起
来承担风险不说,还会打草惊蛇,他们要不出城能耐他们何?
我忽然想到一个诱敌计策,但是这样做风险也会很大,万一失败就变成大危机了。
用所剩无几的粮食去诱惑敌军,分二次作战。第一次让敌军夺去些粮食,尝尝甜头,第二次我军要带着粮食败逃,逃远点,就是姚老将军所说的远离关卡,最好让敌军围困我们,敌军没想到会跑那么远,一定不会带太多粮食,所以会不得不运粮出城来供给,这就是一个好机会。
敌军以养战养战的确更需要粮食,路途遥远,从后方大本营运粮食不易,而且很可能我军早得消息去半路相截,更有可能把战场延伸至敌军后方,敌军就不能按原计划进攻,前后相顾,得不偿失。所以敌军现阶段只从我军这抢粮,无疑用粮食来诱惑敌军才最有效。
姚老将军赞同用此计,并且当即拿出一套“败走的方案”,可谓用计之神速。我想起守城的姚义,年纪轻轻就能对兵法熟练运用,可见受到姚老将军的真传,我再次把心放到肚子,虎父无犬子,他会守得住城。
卫璞玉和武星晖都汇集在百万关卡,我虽然没有把握让卫璞玉出城,但是武星晖见到是我一定会出城,我去诱敌很有利。所以第一次由雨淋玲败走诱敌,白白把一部分粮食送给敌军。第二次由我把战线拉远点,队伍人数较多,引敌军主力出城,拖上几天,敌军出城的人数越多,所需要的粮食就越多,他们必定会运粮出城供给,剩下的就看姚老将军怎么截粮了。
雨淋玲和萧君佐对于诱敌之策已经熟能生巧了,也可以说用起来很顺手。
我和魏成茗此时在较远处观察他们诱敌情况,雨淋玲带一队人及一部分粮食在城下叫阵,粮车的位置很明显,估计城上一目了然。他让人出言挑衅,不骂小兵,专骂国主,且骂人的水平跟我一样,绝对不带脏字儿!
武星晖旗下的将领武德元此时正站在城楼上,就是长得像
张飞那位,听见别人骂他家皇帝气得“哇哇”直叫,却有碍于主将的命令不能出城。
于是就听得城上和城下的人对骂,骂得热火朝天,可惜武德元不会骂得委婉,要把人家祖辈带上就会遭人唾弃,哪有雨军聪明,萧君佐教一句,士兵就代喊一句,一语几关,保证叫人回味无穷。
难道我们出沼泽解围之前,雨军都是这样挑衅的?
敌军之所以不出城,无非是知道这是诱敌之计,不过以武星晖和卫璞玉手下将领之傲气程度来衡量恐怕也忍耐不了多久了。
果然一个时辰后,武德元在城上气呼呼地大喊一声:“你们等着。。。。。。”
没一会儿城门大开,出来一队黑色铁骑,从出城门后都没有停下,直奔雨淋玲那队诱敌之军而去,可见气得不轻。
雨淋玲下令撤军,不过撤得时候并不是以尾作头,以头作尾,而是装作仓惶逃窜,无暇顾及后面的粮车。
在武德元的全力追赶下,粮军丢弃粮车,拼命逃跑,做出保命不要粮的架势。
还真像那么回事,戏演得多了自然就会了,雨军个个都可以称得上“北影学院毕业”的。
武德元得到粮食还不罢休,狂追猛喊,举着大刀,非要追上并砍死几个才解气。不过很可惜,刚下过雨,泥土太松,马蹄跑不快,真不如雨军士兵两条腿儿的速度。
看着要接近了,却又拉开了,总能保持一定距离不被武德元赶上,一步步引诱武德元入圈套。
看过后,我觉得雨军在武星晖和卫璞玉联手下能存活至今,是有一定道理的!
平静地把手中望远镜递给魏成茗,让他看看好戏,要不离得太远,他看不清楚。
魏成茗不知我让他看什么,不过他拿起望远镜就放不下了,笑得白牙都露出来了,没了一夜不睡眼睛睁不开的疲倦状态,就算他也是位军师也得对萧君佐佩服出五体投地来。
“败走诱敌之计”已经被雨军练成神计了!
雨淋玲早有准备,引敌军入圈套,最好是武德元这样勇猛且无脑子的将领,让其受伤并活着返回,以便他下次还能再出城追赶。
我和魏成茗在原地等着,等待武德元返回,就可以知道计划是否成功。
果然没多久,武德元负伤而归,不过他不算无功,获得了他们最需要的粮食,又把雨军赶那么老远,那点小伤看起来也不那么重要了,想来将功赎罪,不会被罚得太重。他很有成就感地挥挥大刀,命令那一队铁骑回城。
我撤回营队里,准备第二天第二次诱敌,把敌军主力诱出城,同一天去难免会惹敌军怀疑,不上套。
雨淋玲的士兵除了跑得太快,把鞋子跑丢了之外没有受伤的,按照计划粮食被截,明天的计划才是关键。要么缓解危机,要么陷入更重的危机中。
看着沙盘研究,西侧有一座不连主山脉的单独小山,明天我将把敌军引诱到那里,把战线拉得远点,这样敌军才能运粮出城。
魏成茗进入营帐,我见他眼圈还黑着呢,就让他抓紧时间多休息,不要把心思花在没用的地方上。
他对于我的劝说不置一语,递过来一信封,原来是让我看信。
我跟他说过这种小事不用再向我汇报了,谁知打开看才知道,这是印连锦写给我的信。我就说向狐狸借粮的事不可能这么快有消息,这封信是过沼泽那个时候写的。
内容简明扼要,且我能看得懂,看样子印连锦为了照顾我这个“文盲”下了苦功夫。信上说朝中相安无事,让我不必担心。
我想他指的是狐狸,其实我并没有担心,大军一走城内空空。禁卫军无法应付所有事,暗卫只能拼死保护印连锦,我之所以放心完全是认定狐狸不会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行动。他没有傻到在夺取前就把要夺的东西让给外人的道理。
所以狐狸即使有动作,也不会太大,印连锦是为了让我放心就没说明,我能猜得出来,狐狸会借机作调
整,其中某些人大概不在原职了。再说即使没有兵权,有国舅和太后在,印连锦不会这么容易就妥协的。
其它的内容就是私话,说什么“万分想念”,“期待早已凯旋而归”等等,他在煽情手法上完全继承了叔父。
我把信装进去,让魏成茗去休息,他还是没有立即退出去,带着黑眼圈的眼睛转来转去,也不知道打什么鬼主意呢,接着就听到他便向地问我昨天晚上的人是不是雨帝。
这种事他一早就断定了,有必要再向我求证一下吗?
难道雨靖书在帐外说的那些肉麻的话,他都听见了?
听见了又怎么样?关他什么事?连这种事他都要向印连锦汇报?
大概看出我面色严肃,他没再深入询问,转移话题,说帮我打点水洗脸。
我和雨靖书彻夜畅谈,一早客人就走了,魏成茗三个月如一日的习惯也没见保持,现在又变得勤快起来?
他拿着手巾站在椅子边上,一副伺候人的站姿,要是眼睛不盯着我的后脖子那露出的一点点肌肤,那就算标准的侍从了。
白瞎了他这聪明的脑子,就是不用在正地方!如果再不自觉点,以后非就成邪门歪道不可!
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我就行行善,让他改邪归正吧!
我接过他递过来的手巾,抹了两下,就让他入座。和他面对面地闲聊,然后又从闲聊中谈起“人间正道”之事,邪门歪道都有什么下场,劝说他不要误入歧途。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永远不能胜正”,跟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侧眼瞟着我,开始时唇边全是笑意,不过在听到我后面的一大篇话,什么“正邪不两立”,“人间正道”等等话题后就楞了半晌,接着就放声笑开了。
那笑容邪气冲天,比“七月十五的夜晚”还要邪乎!
我吸一口冷气,心尖一颤一颤的,尽量往稳了坐,皮笑肉不笑道:“军师这么个笑法,本帅心里很没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