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郎愿意当赘婿。
孙氏虽然也觉得唐心样貌、能力、品行俱都出挑,可要招个读书人家的子弟,那是千难万难。
赘婿身份低,不能科举,这就拦住了许多家境贫穷但心有壮志的人。
招个普通布衣,也一样没有合适的。
但凡生活过得去,谁也不愿意舍个儿子给人入赘,愿意的又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甚至知道唐心的过往,好多人纯粹就是来凑事儿的,打着“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主意,根本不诚心。
要么是家无定产,游手好闲之辈,要么是身体哪儿有缺陷,更甚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傻子、瞎子、瘸子,更有四五十岁的鳏夫腆脸毛遂自荐。
不用让唐心过目,连孙氏都觉得“岂有此理”。
这都什么玩意儿?
这次林媒婆又给唐心物色了一个人选,是本城城东北五十里一个山坳里的后生,今年二十六,因为家里穷,一直也没说上个媳妇。
他本来有个老娘,病病歪歪,一直不见好。
眼见娶妻无望,这后生便求了林媒婆:不拘什么,哪怕是赘婿、卖身都成。
林媒婆便说给孙氏。
孙氏问是问不出什么来,便对林媒婆道:“要不就见见?”
“见见好。”林媒婆见有戏,笑容也更真诚了些,和孙氏商量好了日子,自去安排。
唐心这一二年倒有些意兴阑珊,对于招不招赘的事并不热衷。
她倒觉得自己一个人过也挺好,不愁吃不愁穿的,何必弄个外姓男人进来添堵?
好倒罢了,万一不好呢?
知人知面不知心,她再自珍自重,架不住世人对她的偏见,但凡平头正脸的男人,没一个肯正儿八经的娶她过门。
侥幸招了个人模人样的,可要是就为着觊觎她的钱财呢?
她可懒得和屋里人斗这份心眼儿,累不累啊。
可孙氏热心,又因她过了二十岁生辰,越发着急,生怕她将来没有依靠。
唐心情知这事得看天时、地利、人和,没那么容易定下来,所以孙氏催促忙乱,她也就哼哈敷衍。
听孙氏把这姓赵的后生夸得跟天神下凡似的,不由的笑道:“得了,娘,他要真这么好,怎么着不能谋条生路?不定因为什么才选了入赘这条路呢。”
孙氏不爱听:“你就是疑心太重,我知道现下咱们日子好过,旁人难免红眼,但钱财是身外之物,要是能换来知冷知热的知心人,值。”
唐心敷衍的道:“行,我都听娘的。”
见她肯听话,孙氏这才安心了,催促她:“别愣着了,洗手吃饭。”
…………………………
唐心两年前病过一场,足足有两三个月才能下地。
等她病一好,孙氏便说:“我年纪大了,家里的事做不过来,你又忙着面馆的事儿,回来还要做饭未免太辛苦,不如咱们也找个人帮着买菜做饭。”
以前也找过人帮着做饭,如今不差那仨瓜俩枣的钱,是以唐心没意见,遂去镇上牙婆手里买了个丫鬟,起名叫做招财。
招财十七岁,家里穷,早早就被卖了死契,一直在各家各处辗转。
她生得不算好看,难得的是心灵手巧,倒习得一手好厨艺。
招财图的是唐心没有坏心,日子又安稳,唐心图她利落、能干,能给自己搭把手,是以这两年家里的三顿饭都是她做,唐心倒难得的把自己解脱出来。
这会儿招财把晚饭端上来,道:“杨大娘,唐娘子,吃饭吧。”
唐心一边吃饭一边对孙氏道:“娘,我明天去城里一趟。”
孙氏唔了一声,随口问:“什么事?”
唐心道:“这不眼瞅着又进八月了吗?小顾先生于我有救命之恩,我想着趁着买面的功夫,趁便把节礼送过去。”
孙氏感慨了一句:“真快,又到中秋了。你去吧,这节礼是该送,咱们虽穷,也没什么新鲜雅致的玩意,可救命之恩,怎么报答都不为过,不能让人挑了咱的礼数。”
可孙氏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不过是寻常的一次进城,唐心居然抱了个两岁大的男孩儿回来。
…………………………
望着她怀里不粉团子一样的奶娃娃,孙氏都傻了:“这,心儿啊,这是啥呀?”
唐心忍笑,一本正经的道:“您孙子。”
啥?孙氏懵了:“不是,你这什么时候?”
从哪儿跑出来的孙子?
还么大了?
你当初不是说孩子没保住吗?
这两年也没看你跟谁不干不净?
孩子从石缝里蹦出来的?
唐心劝道:“天凉了,有话咱进去说吧。”
“好,好。”大人说话无妨,但不能冻着吓着孩子。
孙氏一边往里走一边打量孩子。
孩子长得很漂亮,大眼睛长睫毛,白净的皮肤,精致的五官。
身上的衣裳也是绸缎的,颜色鲜亮,质地柔软。
要是不说,还当是哪家的小公子。
☆、拒绝
《泼辣俏娘子》/晚来风徐
等进了屋,唐心吩咐招财:“给咱们煦哥儿蒸碗鸡蛋糕来,赶了大半天的路,我们都饿了。”
说到最后,她带笑问煦哥儿:“是不是啊?”
煦哥儿朝她软软的笑,还有些害羞。
招财支愣着手,半天才回神,忙答应一声,转身跑出去蒸鸡蛋糕。
孙氏伸手要摸煦哥儿,又怕他认生,只用眼神催促唐心:“到底怎么回事,你想急死我是吗?你这不会是……拐来的吧?”
唐心噗哧笑出声,道:“娘,我是那样黑心烂肝的人吗?好好的孩子有亲爹亲娘,我干吗要拐到咱们家来?”
“那他……唉呀,你倒是快说啊。”
唐心垂眸,轻柔的拍哄着煦哥儿,道:“跟我当年一样,他爹娘过不下去了……”
“呃。”孙氏一下子就心酸起来,喃喃道:“真是个可怜见的。”
唐心抬头道:“不可怜,以后我就是他亲娘,您就是他亲祖母。”
孙氏直点头:“对,亲的,亲的,亲的。”
说到最后也咧开嘴笑了起来。
过了半生,孙氏算明白了,什么亲生的,抱养的?
只要真心以待,不是亲生的也能像亲生的一样孝顺。
当年不过是杨三林一时“善心”,买了唐心,却换了她这辈子的安宁祥和,比成材还挡济呢。
她问:“这孩子叫煦哥儿?”
“嗯,唐煦。”
孙氏不干了:“你都是杨家人,这孩子自然更是,姓什么唐?姓杨,以后就叫杨煦。”
然后又后悔:“当初你爹一时心慈面软,许你还叫唐心,要依我的意思,你既来了杨家,就把从前种种都忘了,改姓杨,另起了名字就没如今姓唐的什么事了。”
唐心笑着点头,却道:“人家孩子本来就姓唐,户籍上就是这么写的,可巧我姓唐,娘你说是不是天给的缘份?”
她糊弄孙氏那是一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