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东西被偷
“好,我们听你的,你咋说我们就咋做。”村长对秋荷简直十分膜拜。
大棚建好的第二天早上,秋荷刚刚起来,心然就跑来了。
“秋荷姐,刚刚村长打来电话,说大棚被人偷了。”
秋荷一愣,想不到这里的村民竟然这么不地道?
太过分了!
她刷牙洗脸过后,让孙妈看着孩子,和心然一块儿来到小毛村。
支架好好地端在那里,大棚上的雨布全部不见了。
这么大面积的雨布,不可能是一个两个人干的,得是一群人。
秋荷问村长:“你们村里有没有那种游手好闲,没有土地的人?”
村长想了一下:“有,就是村头那个叫过头的人。他好吃懒做,不会来偷雨布的。”
那个人吃个饼子都想人家帮他转两圈,会半夜不睡觉,跑来这里偷雨布?
秋荷想了一下:“你还是领着我去见见这个人。他可能很赖,但是不见得他不会干这种事情,你想想看,他可以找人来,而后将东西卖给别人。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钱入账。”
村长觉得也对,就点头头,领着秋荷和心然找到那个叫过头的男人。
男人暂时居住在临时房屋里,院子里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东西,只是没有雨布之类的。
“过头!过头!”
村长喊了两声。
“谁啊?”
从屋子里出来一个男人,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身上穿着补丁叠补丁的衣服,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眼神里满是空洞,望着院子里几个人,挖着鼻子,很是不屑。
“村长啊,是不是给我送钱的?”
“过头,你院子里这些东西哪来的?”村长以前也没有见过他去捡破烂,怎么这会儿院子里堆那么多的东西?
“我捡来的啊!我又没地没钱,不卖点东西,我拿啥子生活?”
“我问你,咱们山坡下面的大棚雨布是不是你偷的?”村长很直接地问。
过头一听,精神一振,恼羞成怒:“放屁,我什么时候偷过这个东西?我啥时候偷过?抓贼抓脏,你们看到我偷了?”
一句话,村长被问得哑口无言,确实,没有亲眼看到人家偷东西,就说人家偷东西了,这件事还真的有点不好说。
秋荷笑笑,对过头说:“我们不是说你偷了,你是咱们村里的人,建大棚以后的收益是共享的,按照劳动分配,就算你不去看大棚,以后还能拿到一笔钱。比起买雨布,那些钱都是自己的。我们相信你不会拿的,你也不会傻到把自己的钱分给别人去用。”
说完她对村长说:“村长大叔,都是我不好,不该让你带我们过来,咱们还是回去吧!”
说完领着心然离开。
村长不明就里,还是跟着秋荷离开。
那个过头站在院子里琢磨事情,就是想知道自己那样做划算。
出来的时候,心然问秋荷:“他会老实地把雨布拿出来吗?”
秋荷也不确定,只能看情况,走一步算一步了。
她回家去看孩子,心然回去公司继续工作。
下午的时候,村长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她:“过头承认了雨布了雨布是他联合别人一起偷的,但是他没有参与,只是提供了线索。现在雨布到底有没有卖掉,就不知道了。”
秋荷听完微微蹙眉。
“他认识的那个人你能找到吗?”
“这个不好找,他认识的人多,又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家伙。不过,最近我听人说他和镇上的一个叫刺头的玩得挺好。这个刺头也是一个喜欢偷鸡摸狗的人,要是真的话,那就是刺头干的。”
秋荷想了一下,对村长说:“你这样做,先联系一下刺头,就说你想要一笔雨布,给高出市场价格,问他要不要?”
“他偷了咱们的雨布,咱们还要给他钱?”
“你尽管去做就成。”
村长想了想,觉得秋荷可能有更好的主意,也就点点头,去办事了。
秋荷让孙妈照看孩子,她跑来找孙尚扬,让他帮自己忙。
“你说怎么帮?”
孙尚扬虽然很忙,但是妻子的事情也是大事,他一定会竭尽全力。
“你假装个商人去找那个刺头,要一笔雨布,给出比市场价格更高的。”秋荷安排。
孙尚扬点点头:“行,我懂你的意思了,我马上去做。”
他假扮成一个收私货的老板,转转悠悠来到了一家杂货铺里。
屋子很长很宽,是以前的代销店改装的。
孙尚扬过来的时候,那个村长刚刚走。
他走进店铺,开始巡视店里的东西。
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闪着一双狡猾的小眼睛迎出来。
“你要买什么?”
“我想看看你们这里有没有我需要的,我是附近罗家山村的人。”
罗家山村这个村十里八乡闻名,就是因为搞养殖,搞种植,被电视台专访,才会勾起更多人创业,奔小康。
罗家山村的人一般都是购买建造大棚用的东西,刺头一想笑着问:“那你需要不需要雨布这些东西?”
孙尚扬点头:“我正是要买这个,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市场上的价格太高,而且货又没了,我们的大棚冬天里遭了雪压,坏了好几块。家里正愁着买这个雨布,但是越是愁啥越没越这个东西!”
“那你能给什么价位?旧的要吗?”
孙尚扬故作犹豫了一下:“旧的也可以,但是得看旧的程度,要是破损的太厉害,我就不要了。”
“我保证破的不厉害。”刺头心里想,这下他可以两头通吃了。
先把雨布卖给村长,再找人晚上去把雨布偷回来,然后再卖给这个外省的,那就不得了了,拿了两笔钱。
越想越美,刺头很爽快地应下来,五日就有货。
“五日长了,最长三天,不然我就不要了。”孙尚扬还了价位。
刺头想了想,说:“好,三天就三天。”
其实市场上的雨布不是没有,而是整个镇子的雨布都被刺头垄断了,别家不敢卖,也就独此一家。
他自己又不想出钱进货,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