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秦子城大婚
盛夏的夜,人声鼎沸,天气格外燥热,秦府院堂内满满当当坐了许多人,往来皆达官贵人,相互攀谈几句,或恭维几句都是常事。
秦家长老们坐于最中央的酒桌上,被人一轮一轮的敬酒,各个面色通红,虽十分忙碌,却丝毫不见疲倦之色,满面红光,神彩照人。忧患了十多年的老二婚事终于在今天落下帷幕,而且对方是身份高贵的公主,虽说名声不怎么好听,但是想想秦子城的实际情况,就没多少好抱怨的了。
这桩婚事,在众人眼中,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不过倚仗双方的背景强行结成了一桩喜事,若是平常人家,尤其是女方,假如出嫁前传出了有损贞洁的事情,重则浸猪笼,轻则正室变侧室,这在身份地位十分看重的凤云国来说,都是天等的大事。
秦子城穿着大红色喜服,一桌接一桌被人灌酒,喝得脑子晕晕乎乎,十分难受,虽然心里甚是烦闷,但总比在洞房里跟嘉乐公主同处一室好得多,便由着大家轮流灌酒,也好借着醉酒的名义住在偏房。
此次婚礼举办得仓促,大哥和四弟都在边关忙于战事,无暇回来参加他的婚礼,反倒是他这个一直不怎么讨喜的三弟在迎亲,实在叫他意外。他态度不卑不亢,往来送礼的贵客都招待妥当,总算没给秦家丢脸。
说起秦子儒,身份在秦家有些特殊。虽说是嫡系子弟,却是个认养的。关于此事的起源,这就要追溯到秦家的上一代。
秦老夫人出嫁前闺名赵碧春,原是前朝重臣赵尚谦的女儿,后归降了凤云帝,建朝之后发展成凤都的四大家族之一。分别是赵家,凉家,温家和后起之秀秦家。赵尚谦看准了当时还在仕途上升期的秦琼,将女儿嫁给了秦琼,以结姻亲关系。秦琼果然不负众望,混到了宰相之位,把持朝堂大局,只可惜秦琼早逝,秦家位子还没坐稳就撒手人寰,凤云帝感念秦琼为朝堂做出的贡献,加之秦相崖才干出色有意提拔,使得秦相崖不过三十岁年纪,便担任了将军一职,当然这其中与凉家的恩怨纠葛也脱不了干系。
赵碧春自幼生长在大家宅院,赵家姨娘又多,深谙宅斗之道,本就生得冰雪聪明,是当时有名的美人,嫁给秦琼之后,手段十分厉害,将秦家后院治理得服服帖帖,与秦琼倒也相敬如宾。只可惜,三年都未有所出,迫于压力,秦琼娶了一房又一房的姨娘,赵碧春心有怨愤,却也无可奈何。谁知,这娶进来的姨娘没有一个能生出儿子的,就算怀了也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导致流产。
有人怀疑到赵碧春身上,然而没有一点证据指向她,这猜忌便不了了之。秦琼始终没得到一个儿子,心中忧虑,赵碧春更忧虑。她派了贴身侍女监视所有的姨娘,但凡有人先怀了孩子,便暗中使手段,绝不叫对方赶在自己的前方。她精通宅斗,其余姨娘皆不是她的对手。可是,若她一直生不出孩子,秦琼便不会停止纳妾,再多的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她遍寻名医,直到遇到徐慎。
徐慎妙手丹心,很快解决了赵碧春的烦恼,先后生了两个儿子,重新夺回了秦琼的宠爱。然而徐慎在秦府期间,与一个叫元娘的姨娘有染,导致姨娘怀了徐慎的孩子,这若是被外人得知,两人都活不了命。赵碧春感念徐慎的恩情,便让元娘生下了小孩,并对外声称元娘难产而亡,让这对苦命鸳鸯天涯地角逃亡去了。
秦琼那时除了赵碧春的两个儿子,其余都无所出,元娘生出的儿子便也十分珍惜,索性将秦子儒过继给赵碧春抚养,庶子由此成了嫡子。赵碧春对秦子儒十分照拂,后来生了秦子煜依然待他如亲生,是以四兄弟从小未产生过矛盾,相互之间关系还不错。只是,秦子儒性格像父亲徐慎,从小就想要当个郎中,这与其他三个野心勃勃的兄弟格格不入,自然相对生疏了一些。
秦子儒站在秦府门口,恭迎往来宾客,突然感觉到一束目光落到自己的身上,下意识看去,却见二哥秦子城喝得一副醉醺醺的模样,正倚靠在桂花树下望着自己。他脸色阴沉,看起来似乎并不高兴。
秦子儒朝二哥作揖,行了个礼,复又转身迎接贵客,突然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眼前,见到来人,他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才明白,秦子城看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旁边这个美丽的女人。
此人,正是他在荣湾镇救过且叫温兄弟想念得肝肠寸断的冷脸美人!难不成她还与自己的二哥有过什么纠葛?秦子儒瞬时瞪大了眼睛,直勾勾的望着她。
阿凉朝他做了个噤声的姿势,美丽的脸庞,皓齿星眸,笑起来亮丽动人,“我与你的二哥有不小的恩怨,为了你和秦家的融洽相处,最好不要将荣湾镇的事情说出来,否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哦。”
秦子儒一愣,张了张嘴,终于没有说出一句话。他回头看秦子城,对方已经快步走了过来。
“你居然还有胆量来?”秦子城阴鸷的眼眸闪着寒光,好像一条随时要吐出信子的毒蛇,模样阴沉得可怕。
“我们好歹是提过亲的关系,熟的很,你成亲我自然是要来的。”阿凉仪态优雅,不羞不恼,面对他的逼视,神态自若,嘴角淡淡挂起,似是微笑,又似是嘲讽,“绵薄小礼,还望收下。”
说着,命人抬着长条形的箱子呈了上来,那分明是装古琴的箱子,秦子城当下就明白了她的用意,额头青筋隐隐若现。
一打开,正是一把上好的古琴。
“此琴正是四大古琴之一的‘绕梁’,新郎官可满意?”阿凉定睛看他,神色如常,看不出喜怒。
“满意?怎么会不满意。”秦子城恨得咬牙切齿,碍于宾客如此之多,生生将满腔怒火给压了下去。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因此沉沦音色,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后有大臣劝阻,只得忍痛割爱将琴打碎。琴自然是没坏,被人偷偷带出宫重新做了修复,却从此在世上失传。琴是把好琴,可惜这内含的寓意实在不怎么吉利,她在大婚之日送来一把这样的古琴,明着是夸捧,出手大方,暗里其实想着法子来羞辱他,秦子城本就憋了一肚子火,被她这么一刺激,差点没吐出血来。
阿凉见他一副吃瘪的模样,表面装作恭敬礼遇的模样,心里实则笑开了花。当初他带了绿绮上门提亲,硬塞给她一门婚事,如今她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喜欢送人大礼,她就好好准备一番大礼给他,就看他吃不吃得消!
“多谢姑娘捧场,里面请。”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看出这两人的奇怪气氛,秦子儒刚到凤都没多久,并不清楚两人到底有何恩怨,不过有件事他很确定,若是他再不出手,这两人搞不好就要在现场打起来。到时候,这婚结不结得成,就难说了。
“多谢。”阿凉垂首,脚步轻挪,十分自然的往内堂走去。里面摆了几十桌的酒席,人几乎都坐满了,全是当朝重臣,甚至连皇位的另一个热门候选人二皇子凤雀南都在此地,可见此次联姻的盛大。
大家本是各自攀谈,聊得热火朝天,见到来人齐齐闭了嘴,有看热闹的,有惊讶的,甚至还有嘲笑的。众生反应各异,都在阿凉的预测范围之内,她并不在意,顶着众人的压力来到此地,其一为了堵住秦子儒的口,其二顺便给秦子城添堵,两个目的达到了,就没什么值得她在意的事情。
秦子儒将她引到人较少的一桌,位置在角落,遮挡了大部分人探寻的目光,他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会认识我二哥?”
“可曾听说过,你二哥提亲被拒之事?”阿凉说道。
“有所耳闻,据说对方是锦绣坊的老板,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秦子儒勉强回忆起,偶然听得下人说的那么一嘴,猛回过神来,“你就是锦绣坊的老板?”
阿凉点点头,饶有兴味的看着他,“你应该清楚秦子城龇牙必报的性格,我与他结下仇怨,这辈子怕是水火不容,你救过我的事情最好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若是旁人问起,你如何认得我,就说今晚初次相识,知否?”
她的意思很明确,不希望因为她与秦子城的纠葛,让秦子儒陷入两难,理由很正当,秦子儒没有理由不答应。
对于秦子儒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继续研读医学,做个潇洒自在的小郎中,若是说出他无意间救过二哥仇人的事情,只怕会遭到二哥的报复,不说别的,最起码,二哥会让他从此当不了郎中,这等同于要了他的命,是以这个秘密他不会轻易说出口,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这件事对于秦家来说无足轻重,根本没必要说出来。
“你说的我都了解。只是,现如今这样的情况,你再过来祝贺,是否不妥当?”秦子儒又道。
“没什么不妥当,你看你二哥现在不是表现挺好嘛!他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我也为他高兴呀。”阿凉假装听不懂他的意思,笑得爽快。
她哪能不懂秦子儒的意思,这是旁敲侧击暗示她速速离去,以免引来骚动。可她完全不理会众人的目光,十分自如的坐在酒席上,坦然的回瞪过去,反倒将那些人的目光生生怼了回去。秦子儒感叹她强大的心理素质,又默默回去门口接待了。再站下去,恐怕要被这无数犀利的目光扎成刺猬。
谁料,竟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