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烦闷
对待像小厮这等人的吹捧,她们大都是听过即忘,甚至是连入耳也不,何曾有人会像宫芳苓一般,不露傲色,不露得意之色,不露轻蔑嫌弃之色,不露高冷无视之色。毕竟,小厮们的夸赞并不能为她们带来任何的好处和荣耀。
更何况……这位宫三小姐竟然还说让小厮不要作贱自己?
难道不是只有贬低了自己,才能更有效地讨好别人吗?
莫名的,这大堂里比方才更安静了。
“宫三小姐可要唤张绣娘前来?”心中十分温热的小厮笑得很是真诚。
宫芳苓点头。
然而,还不等小厮要为宫芳苓领路去后院等张绣娘前来,忽然从铺子外呼呼啦啦地进来了一群人,说说笑笑的,十分嬉闹。
姑娘们的娇笑声和惊呼声混合在一起,霎时间竟能压下那屋外暴雨声。
众人纷纷转眼看去,宫芳苓也不例外。不过只是微微一个斜眼,而且一眼就看到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的白羽身影。
立即,她连随同白羽一起进入华裳衣庄的姑娘们都不看,速速收了目光,转回首,只当未见。
低声道:“带路。”
“是。”
察觉宫三小姐的口气冷淡了许多,小厮只以为她是嫌弃外面人多吵闹,于是立刻领路去后院。
秀言自然也是注意到,在新入铺子的众人里有翼王爷的身影。她以为小姐会停步和翼王爷说会儿话的,谁料尚未反应过来,小姐抬步就走。
“小姐,翼王爷也来了。”以为小姐没注意到,秀言低声提醒。
宫芳苓漠着神情,未有言语,速步跟着小厮。之前因为小厮的俏皮话,心中烦闷有些许的消散。可是当下,压抑烦躁不仅重新袭来,还因为白羽的突然现身,而愈加糟糕。
身后的嬉闹声比屋外的暴雨还要让她烦躁。烦得她从心底生出一把烈火,恨不得找片荒芜之地,将野草烧得精光,尽化为灰土。
心思细腻的秀言自然不会以为自家小姐是没有听见,虽然不知小姐为何不愿意见翼王爷,但她也不好开口多话。
只是在即将进入内室时,秀言悄悄地一瞥眼向外堂看去,却正正对上立于堂中极为突兀的翼王爷的目光。
虽然天下暴雨,但翼王爷并未有狼狈之色,反而是在身后大雨倾盆的映衬下,显出与以往不同的雷霆雨怒之气势。
秀言本就是性格胆小,对上翼王爷探查而来的目光,更是一惊。再也不敢多看一眼,急急步入内室。
内室与外堂是两个世界,而出了内室的后门,到了后院,就更是全然不同的样貌。
华裳衣庄是皇城最大的布衣庄,这里不仅有样色精美、纹路华丽的布料,也有花样出挑,款式新奇好看的成衣设计。
后院同前堂类似,分为三个大院,一个院只是用来织布染色处理布料的,也提供住宿;一个是供裁缝绣娘做活的,而另外一个比较小,但是有诸多的房间,提供给前来选料看衣的达官贵人们。
宫芳苓现在要去的,便是小院的屋子里,等候布庄的小厮去唤张绣娘过来。
“小姐稍候,小人这就唤张绣娘前来。”
“嗯。”
看到出屋的小厮要将房门关上,宫芳苓伸手阻止了:“不用关门了。”
“是。”
小厮走后,宫芳苓坐于屋内的红木圆凳上,视线穿过房门,看着小院子里被悍雨捶打的青砖黑地,不言一语。
自打刚才小姐未有留步,秀言便察觉到小姐情绪有异常,这会儿更是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一向不谈言谈,面对这种需要下人活络气氛的情况,秀言便束手无措起来。
看看桌上的小茶壶,里面备着水。虽然不是温热的茶水,但想着小姐不让关门的吩咐,秀言料到小姐一定是心情烦闷,此时喝些凉白水舒缓也正是不错,于是翻起一个小茶杯,倒了水,递到宫芳苓的面前。
“小姐,喝口水吧。”
罕见的发呆走神被一个小茶杯打断,看着茶杯,顺着手再看向秀言染上关心的脸,宫芳苓无力地笑了笑,摆手:“刚从酒楼里出来,不渴。”
“唔,是。”
秀言收回手,有些惴惴不安。是她粗心了,小姐走出酒楼时,一定是酒足饭饱的,哪里会这么快就口渴呢。
可是,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姐开心一点呢?秀言琢磨着,连翼王爷都不想理会,可见郁闷之气是很大了,她想出的法子怎么可能奏效。
不等秀言再绞尽脑汁,宫芳苓微勾着嘴角在秀言的手背上拍了两下。
“我只是看突降大雨,心情烦闷罢了,你不用多想。”
“嗯。”秀言只能应声。
很快,小厮便将张绣娘给带了过来。
“小人退下了。”
小厮出门时,秀言主动跟随出屋,在外面守着,以防绣娘给小姐量衣比划时被外人看到。
“小人终于等到三小姐了!”张绣娘双眼发亮,笑得爽朗。
这和宫芳苓印象中上一次见面别无两样,这位张绣娘还是一如之前的热情讨喜。因而宫芳苓的脸上也带了点客气的笑:“好久不见春兰绣娘,今日突降大雨,我正逢路过此处,想及姑娘曾说过得空可以来看看,便进来避雨了。”
“那小人可是得感谢老天爷的这场大雨呢!”一边将手中盖着一块红布的一叠衣物放到旁边的案几上,张春兰一边笑着道,“等了三小姐许多日,先是听闻您去了貔貅山,又是听闻您受了伤,可是强忍着心不去求见您。”
看着张春兰将红布掀开,露出的一叠不同颜色的衣裳,宫芳苓靠近了几步:“可是为我缝制的衣裳好了?”
“那是自然!”
说着,张春兰兴奋地拿起了第一件就要往宫芳苓的身上比划。
宫芳苓本任由她看,可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动静。
“是这个屋子?”
音色只是有几分耳熟,可是声音里的趾高气昂可是再让人熟悉不过。立刻,宫芳苓偏斜了眼珠,微偏首向房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