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历史 > 大唐键侠 > 第二十三章、厚此薄彼

手机直接访问:m.kkxsw .com

冀州方面,田承嗣遣孟希祐率领一支兵马,自战场东侧三十里外涉渡漳水,尝试截断官军的粮道。奈何李汲早有防备,在信都和漳水之间每隔五里便筑一垒,安排协军护守运路,遂使孟希祐无隙可乘。

魏州协军虽然战斗力有限,而且每垒不过一二百人,终究凭坚而守,仗恃强弓硬弩,还是能够扛得住天雄军几轮猛攻的。逢有危急,粮车往垒中一缩,孟希祐若不攻,则不能断其粮;若敢往攻——一天真未必打得下来,而等第二天,说不定见到狼烟报警,雷万春领骑兵就从漳水浮桥上杀过来了。

至于绕过信都,再往南行,危险系数太大,孟希祐不敢为此。

而且田承嗣秘密送给扈萼和秦睿的书信,也皆石沉大海。

李汲虽然留任了扈萼,但亦将其软禁在州署之中,不但于城防事插不进手去,就连煽动居民闹事都没机会。况且扈萼既得留任,还怎么会再听田承嗣的调遣呢?倘若来回跳反,这一辈子肯定彻底毁了啊!

至于秦睿,他与田承嗣本有心结,则只要李汲多许些财物,自然不会去搭理田承嗣——若真有诚意,你把沧、棣二州直接割给我啊?

田承嗣无奈之下,被迫倾尽全力,再攻官军。李汲这回却不出来了,只是凭垒而守,天雄军数次杀至垒前,都被有如飞蝗一般的箭矢射回,白白折损人马却毫无所得。

就连邢曹俊都不由得慨叹:“魏军之弩何其劲也,其矢何其多也!”李汲你真是来进攻的吗,怎么带了那么多弓弩箭矢出来?搞得倒好象我军才是越境征剿的一方似的……

战局就此迟滞下来,转眼间过了十日。已经得到密探禀报,说昭义军经过数日猛攻,克陷南宫县和唐阳县——唐阳在南宫北五十里,漳水北岸,本于战局毫无关碍,昭义军却偏偏分兵去打,仿佛这回过来就是为了抢地盘儿的,多得一县便多赚一分。

等到两县俱克,昭义军这才终于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据说主将是薛嵩之弟薛崿,所领步骑兵不下两万之众……

田承嗣无奈之下,开始谋求退步,乃与将吏商议道:“李汲固守不出,分明是牵绊我,以候昭义、河东两军前来合围。今我前不能破其坚垒,又不甘就此退归武强去……”真要是让人直打到老窝门口,那这仗就等于输一半啦,再想翻盘,只有寄望于对方粮尽退兵——田承嗣是真不喜欢主动权操在敌人手中的感觉。

“为今之计,只有降了……我当上表谢罪,堕毁四圣之祠,恳请朝廷宽宥……唯不知朝廷肯允否?将会如何处置我?”

王侑叹息道:“或许通过监军使,能够联络上王内侍(王驾鹤),请其在圣人驾前进言……”

许士则却说:“田帅上表谢罪,本是题中应有之意……”你既然不打算扯旗造反,那么不管是否真的有罪,既然朝命申讨,那都必须要谢罪啊,我等也早就奉劝过了,你却不听——“然而此去长安,路途遥远,唯恐等待朝命下达,吾等已无孑遗矣!还须在军争上,再定妙策,即便固守,是守衡水还是武强,或者弃武强而暂且退往瀛州,恳请田帅早下决断。”

田承嗣还在犹豫不决,谁成想突然间却传来了两个天大的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河东军来不了了。

且说辛云京接诏之后,便命节度副使崔?统率五千兵马,逾太行、经成德而取冀州。谁成想大军还未出井陉呢,便因崔?苛待士卒,且用法不一,引发了哗变……

第二个好消息,幽州方面派来了援军。

田承嗣跟幽州节度使李怀仙的关系还算不错,因而早便遣急使前往,申以唇亡齿寒之意,恳请救援。为此李怀仙幕下分成了两派,兵马使朱希彩和经略副使朱泚等主张坚决驳回,还要绑缚来使,押往长安去,另一位兵马使李抱忠却一力撺掇幽州兵南下往救。

其实以李怀仙的本意,他是打算拉田承嗣一把的,唯恐冀、瀛两州若落朝廷之手,将会威胁到自己在幽州的统治,但却拗不过那几个姓朱的……于是暗讽李抱忠,要救天雄军,你自去救,倘若打赢了,我自能为你脱罪,若是打输了,你别连累我就好。

于是李抱忠起莫州精骑三千,兼程南下来援。

田承嗣得报,不由得仰天大笑道:“此天不绝我也!”心说难道是安史四圣在天之灵庇佑,要给他们的老部下谋个好结局么?也不知道他怎么就觉得那四个货自家造反都失败,会有本事保佑别人了……

于是通告诸将吏:“昭义兵易杀耳,薛嵩不过守户之犬,薛崿更等而下之,但河东兵不来,我无所惧。且幽州军既南下,示国家我天雄军并非孤立无援,则成德或亦不再首鼠两端,而将助我矣!”

就此传下号令,咱们好好歇几天,等莫州兵到了,并力奋战,把李汲赶回他老家去!

再说官军营中,尚未知晓幽州兵南下的讯息,但得报河东军哗变,抑且成德镇聚兵于安平附近……

李汲也曾经遣人去成德探问过,李宝臣敷衍说只是惯例的秋日会操,跟你们征剿天雄军没啥关系——李汲等自然不信。

田乾真分析说:“安平在滹沱之西,距我尚远。倘若成德有附逆援冀之心,则当军于水南之深州,若欲趁机抄掠瀛州,则当军于水东之饶阳——今在安平,是效卞庄刺虎之计耳。”李宝臣在观望哪,倘若官军占据优势,他可能跑去瀛州地界抢上一票,占点儿便宜;倘若天雄军处于上风,或许就要与田承嗣相勾连,袭我侧翼了。

“且河东兵之乱,就中未必无李宝臣的手脚。”

李汲点点头:“河东兵便不指望了,唯期昭义军速速来援。”顿了一顿,又问田乾真:“薛帅乃是宿将,便无经纬之才,亦必持重,可惜此番不来。未知其弟薛崿,是何等样人啊?”

田乾真摇摇头:“我不知也。”

他说故范阳节度使薛楚玉有五子,号为“薛家五虎”,薛嵩是老大,老二薛巃、老三薛嶷均已辞世,下面老四薛岌、老五薛崿——“旧日曾闻薛嵩之言,薛岌忠厚,然止一勇夫耳,至于薛崿,从未言及。”

尹申在旁接口道:“薛帅使薛岌掌牙兵,以薛崿为长史,推倚甚重。镇中皆云,设若薛帅不讳,而公子尚幼,则当请以薛崿继为昭义军节度使……”

李汲冷笑一声:“兄终弟及?还真当这节镇是他自家的产业了!”

其实他从前也跟李泌谈起过,觉得某些情况特殊的节镇,将来有可能一门相继——因为能得众军之心啊,倘若朝廷空投一名节度使过去,反倒容易出乱子——问题这终究是预判,尚无先例,李汲也不希望这先例就开在自家身边儿。

不过嘛,倘若河北局势并无太大的改变,某一天薛嵩真翘了辫子,说不定诸将会拥戴其弟薛崿,或者其子薛平,而朝廷多半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如今燕、赵诸藩,于辖境内连刺史都可自行指派,几乎整个河北,除掉魏博,再除掉几个监军使,并无一名真正朝廷委任的官员。

薛嵩之子薛平才刚十二岁,年初时薛嵩便上表,请任为磁州刺史,朝廷准奏——这十二岁的刺史,恐怕是有唐一代空前了吧,且恐怕并不绝后……

暗自慨叹一番,然后说:“但望薛崿是个能战之将,且是容易相处之人吧。”

薛崿所部昭义军是三天之后抵达的,见面先解释,之所以姗姗来迟,不是忙着抢地盘,是因粮饷不足之故——“诚恐至后,反要请李帅、秦帅支应……”

李汲心说支应就支应呗,我虽然钱粮也不甚足,倒不差你三万人马十日之内的吃用,而且你不至于一粒粮食都不肯带出镇吧?

那么薛崿如今为啥肯来了呢?因为他终于等到了朝廷自淮南转运而来的漕粮。

江淮漕粮,原本经水路供奉关中,经过李泌、刘晏等人的协调,今岁转输河北,以供征伐天雄军之用。其粮六十万斛,经永济渠运至清河,再走陆路输入信都城。永济渠是在黎阳山附近连接黄河的,恰在昭义军境内,因此薛崿才能对其运送速度、何时抵达,有个大概的判断,他就卡着点儿来了。

粮食已入信都,将络绎送抵前线,此外还有钱绢价值五十万缗,先期北上,以犒赏三军,鼓舞士气。押运官员,一是度支判案郎中赵赞,一是中使马承倩。

李汲和秦睿先出营去迎接薛崿,坐谈不到半日,三人又并肩而出,恭迎赵赞、马承倩。马承倩见了李汲,率先行礼,相当的客气,还话里话外,道明自己是王驾鹤所简拔,且与窦文场、霍仙鸣关系都挺不错的。然而于秦睿、薛崿,却多少有点儿摆钦差的架子——秦、薛二人心中不快,却还不敢发作。

随即马承倩宣读诏旨,申以朝廷犒劳之意,勉励诸军并力向前,早灭逆贼,以定四州。完了将诏书一卷,塞给李汲,笑着问道:“不知如今的战况如何?李帅要多少时日才能破贼哪?”

李汲随口敷衍道:“昭义军今日初至,总须休歇一两日,然后往攻田逆,但将士用命,破之必矣。”旋请中使暂时归营休息,然后一转头,朝尹申使个眼色。

李汲并非道德楷模,他知道很多时候“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天晓得这马承倩当面言笑晏晏,背后会使什么小动作?若是回京说几句坏话,影响到李豫那软蛋的信心,自己有可能徒劳无功啊。所以该给的贿赂,咱得给,绝不能寄望于这票阉宦本身的节操。

尹申会意,便暗取上好的锦缎两百匹,送至中使营中。马承倩还假模假式推拒:“李帅是圣人爱将,河北重镇,区区马某,焉敢受李帅之赐啊?”尹申忙道:“马君奉诏远来,颁赏阵前,我等俱感朝廷隆恩,及马君劬劳。不过一些劣帛而已,想马君数千里之行,足衣必废,可以此帛做几双丝履罢了。望勿推辞。”

马承倩这才答应收下,等到尹申去后,忙不迭地命人启封,查看贿物,然后长出一口气,对左右笑道:“这般好锦,如何舍得做履?数量虽然不多,总是李帅心意——但不知武顺、昭义两军,又会送些何物来?”

可是左等右等,等不到两军送礼的使者上门,反倒是赵赞跑来请示:“犒赏如何分派?马君乃天子直命,自当听从马君安排。”

马承倩冷笑一声:“予魏博六成,昭义军三成,武顺军一成可也。”

赵赞一皱眉头:“便不论兵数分派,亦不当如此悬殊啊——吾不明马君之意。”

马承倩将身子稍稍前俯,低声道:“赵君因何不悟?所谓好钢做兵,坏铁为犁,武顺军不但兵寡,抑且今日瞧上去,阵列也不齐整,竟是应付差事,则朝廷犒赏,予之一成便不错了。昭义军虽兵多,初来乍到,尚未接敌,岂能无功而酬以重赏?

“且李魏博是圣人爱将,皇太子殿下腹心,李相的从弟,君素知也,则我等只要照顾好了魏博,那些安史旧将,理他做甚?稍稍赐予一些,不为不公。”

马承倩是记恨秦睿、薛崿不给他送礼,又想巴结李汲,故而如此关照赵赞。赵赞却也是个没主意的,心说既然中使发话了,哪怕将来昭义、武顺两军恼怒,也不干我事啊,我只是一个执行者,当即拱手应诺。

于是分派犒赏。诸军相邻扎营,即便纪律森严,也总难免相互间串个门儿,通个气什么的,由此不过两日,谁家多得,谁家少得,尽皆一目了然。李汲闻讯,心知不妥,便欲请秦睿、薛崿过来,解释一二,只可惜他还没动作呢,武顺军先自大哗。

昭义军方面还好,终究薛崿初来乍到,不比其余两军都在这儿硬扛优势敌军十好几天啦,且他们才刚抄掠了堂阳、南宫两县府库,因而并不在意。但武顺军卒皆道,论兵力,我是魏博的半数不足,四成有余;论功勋,魏博军正面对敌,我军护守浮桥,也打了好几场恶仗啊,怎么如今朝廷颁给的犒赏,竟连他们两成都还不到呢?

厚此薄彼,太也不公!

恰在此时,田承嗣开营来攻……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卡卡小说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